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药物罐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药物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4204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物罐,包括药物罐本体、电极片以及气泵,所述电极片设置有与患者皮肤粘接的第一粘接层,所述电极片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粘接所述药物罐本体的第二粘接层,所述电极片设置有若干用于透气的透气孔;所述药物罐本体设置有通气柱,所述通气柱与所述气泵相通设置。上述药物罐设计合理,药物罐疗法和电理疗疗法可以同时进行,缩短患者治疗时长,提高患者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药物罐


技术介绍

1、药物罐是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以竹罐或木罐为工具,经浸泡药液煎煮后,利用高热排除罐内空气,造成罐内负压,使竹罐吸附于穴位,即可起到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作用,又可发挥中药的药理作用;其核心作用就是使中药药效被患者皮肤吸收。

2、电理疗疗法采用电极对人体穴位进行电刺激,可迅速提高肌体的痛阀水平和调整神经系统,可使肌肉有节律的舒缩和按摩血管,从而调整全身血管的舒缩状态,达到治病目的。

3、药物罐疗法和电理疗疗法在常规治疗中都是分开单独进行的,治疗时长较长,影响患者体验。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药物罐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药物罐,药物罐疗法和电理疗疗法可以同时进行,缩短患者治疗时长,提高患者体验。

2、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药物罐,包括药物罐本体、电极片以及气泵,所述电极片设置有与患者皮肤粘接的第一粘接层,所述电极片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粘接所述药物罐本体的第二粘接层,所述电极片设置有若干用于透气的透气孔;所述药物罐本体设置有通气柱,所述通气柱与所述气泵相通设置。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提供中药蒸汽的蒸汽桶,所述药物罐本体设置有入气柱,所述蒸汽桶与所述入气柱相通设置。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蒸汽桶设置有出气模组,所述出气模组设置有若干出气柱,所述出气柱与所述入气柱相通设置。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蒸汽桶与所述出气模组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是否出气的阀门。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药物罐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吸收中药药效的凸起部。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罩设于所述药物罐本体外的隔热罩,所述隔热罩与所述药物罐本体相分离设置,所述药物罐本体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隔热罩的承载部。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承载部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上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隔热罩相面接触的平面。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提手与所述隔热罩之间设置有相限位配合的凸杆与通孔。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隔热罩设置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的探测头与所述药物罐本体相邻设置,所述温度计的显示部设置于所述隔热罩外。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隔热罩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加热丝。

1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药物罐结构合理,通过设置电极片、药物罐本体以及气泵,电极片粘贴于患者皮肤上进行电理疗治疗,药物罐本体与电极片相粘接连接,通过气泵对药物罐本体的内腔进行抽气形成负压,进行药物罐疗法;同时也可通过气泵对药物罐的内腔进行吹气,使患者皮肤实现反复上下隆起、凹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提高治疗效果以及缓解患者不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物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3)、若干个药物罐本体(1)、与所述药物罐本体(1)相一一对应的电极片(2),所述电极片(2)设置有用于与患者皮肤粘接的第一粘接层(21),所述电极片(2)设置有用于粘接所述药物罐本体(1)的第二粘接层(22),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与所述第二粘接层(22)相背设置,所述电极片(2)设置有若干用于透气的透气孔(23),所述透气孔(23)贯穿所述第一粘接层(21)设置;所述药物罐本体(1)设置有通气柱(11),所述通气柱(11)与所述气泵(3)相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提供中药蒸汽的蒸汽桶(4),所述药物罐本体(1)设置有入气柱(12),所述蒸汽桶(4)与所述入气柱(12)相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桶(4)设置有出气模组(41),所述出气模组(41)设置有若干出气柱(42),所述出气柱(42)与所述入气柱(12)相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桶(4)与所述出气模组(41)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气模组(41)是否出气的阀门(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罐本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吸收中药药效的凸起部(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罩设于所述药物罐本体(1)外的隔热罩(5),所述隔热罩(5)与所述药物罐本体(1)相分离设置,所述药物罐本体(1)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隔热罩(5)的承载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提手(14),所述提手(14)的上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隔热罩(5)相面接触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4)与所述隔热罩(5)之间设置有相限位配合的凸杆(141)与通孔(5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5)设置有温度计(6),所述温度计(6)的探测头与所述药物罐本体(1)相邻设置,所述温度计(6)的显示部设置于所述隔热罩(5)外。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5)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加热丝(5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3)、若干个药物罐本体(1)、与所述药物罐本体(1)相一一对应的电极片(2),所述电极片(2)设置有用于与患者皮肤粘接的第一粘接层(21),所述电极片(2)设置有用于粘接所述药物罐本体(1)的第二粘接层(22),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与所述第二粘接层(22)相背设置,所述电极片(2)设置有若干用于透气的透气孔(23),所述透气孔(23)贯穿所述第一粘接层(21)设置;所述药物罐本体(1)设置有通气柱(11),所述通气柱(11)与所述气泵(3)相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提供中药蒸汽的蒸汽桶(4),所述药物罐本体(1)设置有入气柱(12),所述蒸汽桶(4)与所述入气柱(12)相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桶(4)设置有出气模组(41),所述出气模组(41)设置有若干出气柱(42),所述出气柱(42)与所述入气柱(12)相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桶(4)与所述出气模组(41)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丹肖燕孙筱虹周倩周琼洁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