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路连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航空、航天、兵器、雷达等高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对连接器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些领域中的连接器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电气电路可靠互联功能,还需要具备高密度、轻型化、微型化等特性,以适应设备内部空间的紧凑布局。同时,由于工作环境复杂多变,连接器还需具备印制板板间距浮动、气密封、方便拆卸、耐高温、耐受强振动和冲击等能力。
2、在现有的板对板连接连接器应用中,尽管连接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本的电气连接需求,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显著的缺陷。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通常通过引脚与pcb板焊孔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板间距离固定。这种连接方式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累计公差,使得组装后经常出现过定位或过压现象,从而损伤连接器对插界面,甚至导致引脚焊点松动。在这种情况下,电气信号传输可能会中断,严重时还会造成pcb板或集成线路的损坏,进而引发系统信号数据传输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能够实现固定端印制板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的要求,实现电气电路的可靠互联,以提高产品的环境适用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包括第一插针安装块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正上方的第二插针安装块,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与所述第二插针安装块采用上下浮动连
4、进一步地,所述上下浮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连接在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一侧靠近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撑块连接在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另一侧靠近另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插针安装块的两侧,且所述第三支撑块与所述第一支撑块正对设置,所述第四支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块正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上表面均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上均贯穿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每个所述第一螺栓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抵在对应的所述第三支撑块或所述第四支撑块上,所述弹性件的下端抵在对应的所述螺纹套筒上。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块和所述第四支撑块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限位阶梯孔,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抵在对应的限位阶梯孔内。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上均贯穿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栓。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栓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块或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垫圈。
8、进一步地,所述垫圈包括平垫、弹簧垫或二者组合。
9、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采用弹簧。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针安装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柱安装块,所述导向柱安装块上设置有导向柱。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将第一插针安装块与第二插针安装块上的第一插针与第二插针分别与对应的印制板进行相应的电连接,因为第一插针安装块与第二插针安装块采用上下浮动连接组件连接,因此可以实现第一插针安装块与第二插针安装块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浮动,能够实现不同板间距的印制板之间的连接,当印制板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第一插针安装块和第二插针安装块会在上下浮动连接组件的作用下相对浮动,以适应间距的变化,由于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之间通过柔性导线连接,因此插针之间的电连接不会因间距变化而中断,保证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实现固定端印制板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的要求,实现电气电路的可靠互联,以提高产品的环境适用性。
1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针安装块(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1)正上方的第二插针安装块(2),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1)与所述第二插针安装块(2)采用上下浮动连接组件(6)实现上下浮动连接;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1)上装设有若干竖直向下的第一插针(3),所述第二插针安装块(2)上装设有若干竖直向上的第二插针(4),所述第一插针(3)与所述第二插针(4)通过柔性导线(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浮动连接组件(6)包括第一支撑块(61)、第二支撑块(62)、第三支撑块(63)和第四支撑块(64),所述第一支撑块(61)连接在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1)一侧靠近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撑块(62)连接在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1)另一侧靠近另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三支撑块(63)和第四支撑块(64)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插针安装块(2)的两侧,且所述第三支撑块(63)与所述第一支撑块(61)正对设置,所述第四支撑块(64)与所述第二支撑块(62)正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块(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块(63)和所述第四支撑块(6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限位阶梯孔,所述弹性件(67)的上端抵在对应的限位阶梯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61)和所述第二支撑块(62)上均贯穿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套筒(65)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栓(6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68)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块(61)或所述第二支撑块(62)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垫圈(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9)包括平垫、弹簧垫或二者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7)采用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针安装块(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柱安装块(7),所述导向柱安装块(7)上设置有导向柱(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针安装块(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1)正上方的第二插针安装块(2),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1)与所述第二插针安装块(2)采用上下浮动连接组件(6)实现上下浮动连接;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1)上装设有若干竖直向下的第一插针(3),所述第二插针安装块(2)上装设有若干竖直向上的第二插针(4),所述第一插针(3)与所述第二插针(4)通过柔性导线(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印制板的板间距浮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浮动连接组件(6)包括第一支撑块(61)、第二支撑块(62)、第三支撑块(63)和第四支撑块(64),所述第一支撑块(61)连接在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1)一侧靠近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撑块(62)连接在所述第一插针安装块(1)另一侧靠近另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三支撑块(63)和第四支撑块(64)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插针安装块(2)的两侧,且所述第三支撑块(63)与所述第一支撑块(61)正对设置,所述第四支撑块(64)与所述第二支撑块(62)正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块(61)和所述第二支撑块(62)的上表面均连接有螺纹套筒(65),所述第三支撑块(63)和第四支撑块(64)上均贯穿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套筒(65)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66),每个所述第一螺栓(66)上套设有弹性件(6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英,贾昭,王霄,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艾力特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