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设备运输的,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电设备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1、供电设备提供电力以满足各种设备、系统和应用的能源需求,在基础建设的施工现场中,供电设备属于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因此将供电设备安全、迅速运输到施工现场很重要,传统的运输方式是使用货车将供电设备运输到需要的地方,但是对于设置在山区的施工现场,道路不平稳比较狭窄,通常使用推车将设备运输到指定位置,由于道路不平稳加上上下坡,供电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颠簸的同时倾斜角度过大,容易造成设备内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供电设备用运输装置,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运输道路不平稳,导致供电设备受到颠簸,容易造成损坏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电设备用运输装置,包括
3、履带车;
4、外箱体,所述外箱体设置在履带车的上面;
5、箱盖,所述箱盖的底部与外箱体的顶部活动连接;
6、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设置在外箱体的表面,所述稳定组件包括角度传感器、控制器、伸缩杆、箱体机构,所述角度传感器的底部与外箱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底部与外箱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角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外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箱体机构设置在外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机构的内部与伸缩杆的顶端滑动连接。
7、其中,还包括支撑板、减震器组件,所述
8、其中,所述减震器组件包括外壳、活塞杆、弹簧,所述外壳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底端与外壳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设置在弹簧的外部。
9、其中,箱体机构包括绳环、内箱体、限位槽,所述绳环的数量有若干个,分别设置在外箱体、内箱体、箱盖的外表面,所述内箱体设置在外箱体的内部,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内箱体的底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稳定组件,在运输供电设备的过程中,遇到上坡或者下坡时角度传感器感知到外箱体的角度变化,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伸缩杆运动,将内箱体左侧或者右侧推高,使箱体内部的供电设备始终保持平稳,通过上述结构由控制器实时控制伸缩杆的运动,保证了供电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即使遇到上下坡也能在箱体中保持平衡,避免供电设备因为倾斜角度过大而造成的损害。
12、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箱体机构,设备在运输时放置在内箱体中,工作人员根据设备的大小,将木板放置在限位槽内、再用绳子通过绳环将设备固定在内箱体中,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将供电设备牢牢固定在内箱体中,在运输过程中与减震器组件共同作用,使设备避免在不平稳路段受到移动,降低运输过程中因颠簸造成的损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设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设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2)、减震器组件(3),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与履带车(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组件(3)的底部与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电设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组件(3)包括外壳(30)、活塞杆(31)、弹簧(32),所述外壳(30)的底部与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31)的底端与外壳(30)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弹簧(32)的底部与外壳(30)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设置在弹簧(32)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设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机构(63)包括绳环(630)、内箱体(631)、限位槽(632),所述绳环(630)的数量有若干个,分别设置在外箱体(4)、内箱体(631)、箱盖(5)的外表面,所述内箱体(631)设置在外箱体(4)的内部,所述限位槽(632)开设在内箱体(63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设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设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2)、减震器组件(3),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与履带车(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组件(3)的底部与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电设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组件(3)包括外壳(30)、活塞杆(31)、弹簧(32),所述外壳(30)的底部与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世洋,周洋,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久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