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3816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声纳,其包括一电子舱、一接线头、至少一电路板以及一换能器,其中所述电子舱具有一舱腔和连通所述舱腔的一舱口,所述接线头被水密地安装于所述电子舱,所述电路板以位于所述舱腔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并且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接线头通过一第一导通件被导通地连接,所述换能器以封闭所述电子舱的所述舱口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并且所述换能器和所述电路板通过一第二导通件被导通地连接,这样,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接线头之间的所述第一导通件可以被缩短,以避免所述第一导通件碰触所述电子舱而造成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下探测,特别涉及一种声纳,其中所述声纳的电路板被直接安装于电子舱,因此用于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接线头的导通件的尺寸能够被缩短,避免出现导通件被所述电子舱碰触而干扰的问题。


技术介绍

1、声纳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来进行导航和测距的装置,其在水声学中被普遍应用,被广泛装备在各种船只上。现有技术的声纳一般包括电子舱、设置于该电子舱的底部的接线头、安装于该电子舱的顶部的换能器以及安装于该换能器的电路板,该电路板被收容于该电子舱,并且该电路板通过飞线方式被连接于该接线头。由于现有技术的该声纳的电路板被安装于该换能器,且在该换能器被安装于该电子舱之后必须通过飞线连接该电路板和该接线头,因此用于连接该电路板和该接线头的连接线的尺寸较长,在该换能器被安装于该电子舱之后,该连接线不得不弯曲变形,而弯曲变形的连接线容易碰触该电子舱的内壁,从而造成干扰问题,影响该声纳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纳,其中所述声纳的电路板被安装于电子舱,因此用于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接线头的第一导通件的尺寸能够被缩短,避免出现所述第一导通件被所述电子舱碰触而干扰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纳,其中所述电路板站立在所述电子舱的舱腔,以使所述电路板的顶部邻近所述电子舱的舱口,并且所述声纳的换能器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和用于封闭所述电子舱的所述舱口,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换能器可以通过第二导通件连接,由于所述电路板的顶部邻近所述换能器,因此所第二导通件的长度尺寸可以较短,从而避免出现所述第二导通件被所述电子舱碰触而干扰的问题。

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纳,其中所述电路板被站立地安装于所述电子舱的舱腔,有利于所述电路板散热,尤其是在所述电路板的数量超过两个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舱使得相邻所述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隙,避免出现热量集中的问题。

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纳,其中所述电路板的端部和顶部均被限位,以避免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电子舱的所述舱腔晃动。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的端部被卡入形成于所述电子舱的卡装柱的卡槽,以由所述卡装柱限位所述电路板的端部,安装于所述卡装柱的顶部的第一螺钉的螺帽压住所述电路板的顶部,以由所述第一螺钉限位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被安装于所述声纳的支架装置,所述支架装置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如此所述支架装置避免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电子舱的所述舱腔晃动。

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纳,其中通过先将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支架装置、再将所述支架装置安装于所述电子舱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所述声纳的装配效率。

6、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纳,其中所述支架装置的第一连接体的第一锁臂搭靠在并锁住所述电子舱的第一锁柱,所述支架装置的第二连接体的第二锁臂搭靠在并锁住所述电子舱的第二锁柱,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电子舱的所述舱腔倾斜而保证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接线头的连接关系的可靠性,而且便于使所述第一锁臂锁住所述电子舱的所述第一锁柱和便于使所述第二锁臂锁住所述电子舱的所述第二锁柱。

7、依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声纳,其包括一电子舱、一接线头、至少一电路板以及一换能器,其中所述电子舱具有一舱腔和连通所述舱腔的一舱口,所述接线头被水密地安装于所述电子舱,所述电路板以位于所述舱腔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并且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接线头通过一第一导通件被导通地连接,所述换能器以封闭所述电子舱的所述舱口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并且所述换能器和所述电路板通过一第二导通件被导通地连接。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舱具有至少一对卡槽,一对所述卡槽在所述电子舱的内壁被设于所述电子舱的相对两侧,并且一对所述卡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电子舱的高度方向一致,其中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自上而下地被卡入所述电子舱的一对所述卡槽,以站立地安装所述电路板于所述电子舱的所述舱腔。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舱在内壁的相对两侧设有至少一对卡装柱,所述卡装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电子舱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卡槽自所述卡装柱的顶端向下延伸,其中所述卡装柱在所述电路板的端部夹持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和所述卡装柱的顶端平齐,所述卡装柱的顶端具有一第一螺孔,其中所述声纳包括至少一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被安装于所述卡装柱的所述第一螺孔,并且所述第一螺钉的螺帽压住所述电路板的顶部。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舱具有多对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电子舱的同侧的所述卡槽相互间隔,其中所述电路板的数量是多个,每个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自上而下地被卡入所述电子舱的每对所述卡槽,如此所述电子舱使相邻所述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隙。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声纳进一步包括一支架装置,所述电路板被安装于所述支架装置,所述支架装置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从而使得所述电路板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装置包括一底板、一第一连接体以及两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自所述底板的一侧朝向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体分别自所述底板的另一侧的两端朝向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以由所述底板、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围成一站立腔,其中所述电路板的两端分别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体,并且所述电路板站立在所述支架装置的所述站立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舱的相对两侧具有凸向所述舱腔的至少一第一锁柱和至少一第二锁柱,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顶部具有平行于所述底板的至少一第一锁臂,所述第一锁臂搭靠并被锁在所述第一锁柱的顶部,以使所述第一锁臂被锁装于所述电子舱,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中部具有平行于所述底板的一第二锁臂,所述第二锁臂搭靠并被锁在所述第二锁柱的顶部,以使所述第二锁臂被锁装于所述电子舱。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装置包括至少两支撑安装部,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安装部用于将所述电路板的一个端部安装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体,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安装部用于将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个端部安装于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体。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路板的数量是两个以上,所述支撑安装部包括一第一支撑柱以及至少一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以隔离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支撑柱被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以隔离相邻所述电路板。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能器包括一装配架、一接收部、一发射部以及一硫化部,其中所述装配架包括一架体、自所述架体的顶部一体地向上延伸的一结合体以及自所述架体的底部一体地向下延伸的一插装体,所述硫化部以包裹所述接收部和所述发射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声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子舱、一接线头、至少一电路板以及一换能器,其中所述电子舱具有一舱腔和连通所述舱腔的一舱口,所述接线头被水密地安装于所述电子舱,所述电路板以位于所述舱腔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并且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接线头通过一第一导通件被导通地连接,所述换能器以封闭所述电子舱的所述舱口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并且所述换能器和所述电路板通过一第二导通件被导通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电子舱具有至少一对卡槽,一对所述卡槽在所述电子舱的内壁被设于所述电子舱的相对两侧,并且一对所述卡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电子舱的高度方向一致,其中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自上而下地被卡入所述电子舱的一对所述卡槽,以站立地安装所述电路板于所述电子舱的所述舱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电子舱在内壁的相对两侧设有至少一对卡装柱,所述卡装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电子舱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卡槽自所述卡装柱的顶端向下延伸,其中所述卡装柱在所述电路板的端部夹持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和所述卡装柱的顶端平齐,所述卡装柱的顶端具有一第一螺孔,其中所述声纳包括至少一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被安装于所述卡装柱的所述第一螺孔,并且所述第一螺钉的螺帽压住所述电路板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电子舱具有多对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电子舱的同侧的所述卡槽相互间隔,其中所述电路板的数量是多个,每个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自上而下地被卡入所述电子舱的每对所述卡槽,如此所述电子舱使相邻所述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声纳进一步包括一支架装置,所述电路板被安装于所述支架装置,所述支架装置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从而使得所述电路板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一底板、一第一连接体以及两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自所述底板的一侧朝向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体分别自所述底板的另一侧的两端朝向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以由所述底板、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围成一站立腔,其中所述电路板的两端分别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体,并且所述电路板站立在所述支架装置的所述站立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电子舱的相对两侧具有凸向所述舱腔的至少一第一锁柱和至少一第二锁柱,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顶部具有平行于所述底板的至少一第一锁臂,所述第一锁臂搭靠并被锁在所述第一锁柱的顶部,以使所述第一锁臂被锁装于所述电子舱,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中部具有平行于所述底板的一第二锁臂,所述第二锁臂搭靠并被锁在所述第二锁柱的顶部,以使所述第二锁臂被锁装于所述电子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至少两支撑安装部,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安装部用于将所述电路板的一个端部安装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体,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安装部用于将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个端部安装于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电路板的数量是两个以上,所述支撑安装部包括一第一支撑柱以及至少一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以隔离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支撑柱被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以隔离相邻所述电路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换能器包括一装配架、一接收部、一发射部以及一硫化部,其中所述装配架包括一架体、自所述架体的顶部一体地向上延伸的一结合体以及自所述架体的底部一体地向下延伸的一插装体,所述硫化部以包裹所述接收部和所述发射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一体地结合于所述结合体,所述插装体经所述电子舱的所述舱口插入所述舱腔,所述架体封闭所述电子舱的所述舱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换能器的所述接收部和所述发射部分别通过软排线被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装配架的所述架体的边沿搭靠在所述电子舱的用于围成所述舱口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电子舱在内壁设有一环形的第一锁槽和在外壁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锁槽的一穿线孔,其中所述装配架的所述插装体具有一环形的第二锁槽,所述插装体的所述第二锁槽位于所述电子舱的所述第一锁槽的内侧,其中一线材在经所述电子舱的所述穿线孔穿入所述电子舱的所述第一锁槽和所述插装体的所述第二锁槽后形成一锁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锁环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声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子舱、一接线头、至少一电路板以及一换能器,其中所述电子舱具有一舱腔和连通所述舱腔的一舱口,所述接线头被水密地安装于所述电子舱,所述电路板以位于所述舱腔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并且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接线头通过一第一导通件被导通地连接,所述换能器以封闭所述电子舱的所述舱口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并且所述换能器和所述电路板通过一第二导通件被导通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电子舱具有至少一对卡槽,一对所述卡槽在所述电子舱的内壁被设于所述电子舱的相对两侧,并且一对所述卡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电子舱的高度方向一致,其中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自上而下地被卡入所述电子舱的一对所述卡槽,以站立地安装所述电路板于所述电子舱的所述舱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电子舱在内壁的相对两侧设有至少一对卡装柱,所述卡装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电子舱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卡槽自所述卡装柱的顶端向下延伸,其中所述卡装柱在所述电路板的端部夹持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和所述卡装柱的顶端平齐,所述卡装柱的顶端具有一第一螺孔,其中所述声纳包括至少一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被安装于所述卡装柱的所述第一螺孔,并且所述第一螺钉的螺帽压住所述电路板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电子舱具有多对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电子舱的同侧的所述卡槽相互间隔,其中所述电路板的数量是多个,每个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自上而下地被卡入所述电子舱的每对所述卡槽,如此所述电子舱使相邻所述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声纳进一步包括一支架装置,所述电路板被安装于所述支架装置,所述支架装置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从而使得所述电路板被安装于所述电子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纳,其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一底板、一第一连接体以及两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自所述底板的一侧朝向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体分别自所述底板的另一侧的两端朝向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以由所述底板、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围成一站立腔,其中所述电路板的两端分别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体,并且所述电路板站立在所述支架装置的所述站立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子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保利天同水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