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为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至关重要。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粪尿水(也称黑水)、洗衣水和厨房水(合称为灰水),其浓度不高、排放量也较少,但若长期乱排乱放,会带来村庄内大量生活污水积存、杂物堵塞沟渠、村内及周边水塘沟渠水体黑臭等恶果,严重影响乡村建设。
2、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既要简单有效,方便运维,又要节能环保,产生经济效益,才能真正走进乡村,为农民所接受。也就是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既要治理环境,又要资源化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才能真正助力乡村建设和农民增产增收。
3、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生物单元,其主要包括厌氧单元、缺氧单元和好氧单元,主要去除有机物,和部分氮磷物质;另一部分为生态单元,其主要包括蔬菜滤床、人工湿地、多功能氧化塘等工艺,主要通过栽培经济型植物,实现氮磷资源化。对于生物单元,如何将其简化以便于维护管理以及降低能耗,值得关注;而对于生态单元,如何将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最大化,以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也值得关注。只有将上述问题解决好,才能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真正融入“三农”体系,提高农民维护积极性。
4、cn111196669a中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及氮磷资源化利用系统,即是结合了生物单元和生态单元的特点,来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利用;具体是,包括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格栅井和设置在格栅井出水端的调节池,所述格栅井进水端设有进水
5、所述生物转笼一体化单元包括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缺氧池和沉淀池内设有纤维束填料;所述好氧池内设有转笼,所述转笼包括填料笼和转轴,所述填料笼由同心的内外筒构成的环状夹层结构,环状夹层中填充有填料,所述内外筒由不锈钢制成且筒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转轴设置在填料笼轴向中心,转轴水平设置且与水流方向垂直,转轴两端通过固定设置在好氧池两池壁上的两轴承固定在好氧池池壁上,所述填料笼固定支撑在转轴上,从而使得填料笼部分位于好氧池水体中,部分露出于水体外;所述转轴与电机连接,便于通过电机带动填料笼转动;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对应的池壁上设有溢流堰,便于缺氧池内的水体通过溢流堰进入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和沉淀池的底部相通设置,使得好氧池内的水体从底部进入沉淀池。
6、上述污水处理及氮磷资源化利用系统中的尾水氮磷吸收单元仅是通过栽培经济作物来对氮磷进行吸收,应用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单一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生物处理单元与其相连的鱼菜共生单元;
3、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缺氧池和与其相连的好氧池,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设置有污水循环部,污水循环部用于调节好氧池出水中的氮、磷含量至预设含量值;
4、所述鱼菜共生单元包括与好氧池相连的养殖池,养殖池内顶部栽培有以好氧池处理后的富含氮、磷的污水来提供营养进行生产的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按照预设栽培密度进行栽培,养殖池内底部养殖有多个种类混合的生态鱼,多个种类混合的生态鱼按照预设养殖密度进行养殖且包括以经济作物的根系为食的鱼类和以鱼粪便为食的鱼类。
5、技术原理:
6、生活污水经过缺氧池和好氧池处理,且污水循环部与好氧池和缺氧池之间还形成了一个水循环,来调节好氧池出水中的氮、磷含量至预设含量值;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养殖池中来为在养殖池中栽培的经济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同时在养殖池内饲养包括以经济作物的根系为食的鱼类和以鱼粪便为食的鱼类等多种生态鱼来共生;且调节好出水中的氮、磷含量,配合经济作物的预设栽培密度以及生态鱼的预设养殖密度,确保鱼菜共生良好,且还有效的去除了污水中的氮、磷含量,来到达一个生态共生平衡。
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1、资源化利用方式多样化,经济效益高。通过采用鱼菜共生单元作为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的尾水氮磷吸收单元,在栽培经济作物的同时养殖生态鱼,不仅能利用经济作物吸收污水中的氮磷元素,同时合理的在养殖池内按照预设养殖密度来养殖不同鱼类,来充分利用经济作物的根系等为为食,来进行良好共生,不仅具有经济作物带来的收益,还增加了生态鱼带来的收益,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9、2、运维成本低。首先,经济作物与养殖生态鱼均被整合在养殖池所在空间内,占用空间小,且不需要过多铺设水管等,运维方便。
10、3、能耗低。养殖池的入水不需要消毒杀菌,反而需要一些微生物来分解养殖池污水的残留有机物以及鱼类粪便,降低了系统能耗;养殖池的水位容易控制,减小了生物处理单元的负担,同样降低了能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处理单元与其相连的鱼菜共生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梯级利用单元,所述梯级利用单元包括利用高度差依次布置且相连的饲养水培区,其中,位于最高处的饲养水培区与养殖池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水培区内均设置有液位监控设备且均还配合设置有第一水质监测仪、第一硝态氮传感器和第一溶解氧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循环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浮筒,喷泉曝气机设置在浮筒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生物处理单元前侧的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水管上设置有进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内设置有网格支撑组件,网格支撑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单元还包括位于缺氧池前侧且与其相连的厌氧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与缺氧池内均设置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在好氧池或缺氧池内均距离其池底和池顶之间具有一定预留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处理单元与其相连的鱼菜共生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梯级利用单元,所述梯级利用单元包括利用高度差依次布置且相连的饲养水培区,其中,位于最高处的饲养水培区与养殖池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水培区内均设置有液位监控设备且均还配合设置有第一水质监测仪、第一硝态氮传感器和第一溶解氧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循环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梯级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浮筒,喷泉曝气机设置在浮筒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盛,韩乔宇,王磊,龚振辉,余帛阳,罗菁瑶,方草,姜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