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盐碱地修复,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
技术介绍
1、盐碱地是指地表土壤中含有过高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导致植被很难存活和生长的土地。针对盐碱地的改良修复措施主要包括水利改良、农业技术改良、生物改良和化学改良等。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成分和结构,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恢复土地的农业生产能力。
2、现有技术中,在盐碱地中铺设渗水管进行排盐是水利改良常用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在盐碱地的地面以下埋设渗水管,渗水管上开设多个渗水孔,在土壤中的盐分溶于水后形成盐水,进而盐水从渗水孔进入渗水管内,最终被渗水管排走,从而降低盐碱地中盐分的含量,达到盐碱地修复的目的。然而,在盐水进入渗水管内部的过程中,部分盐分会从盐水中析出结晶,进而沾附在渗水管上,对渗水管造成堵塞,使渗水管的排水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盐水进入渗水管内部的过程中,部分盐分会从盐水中析出结晶,进而沾附在渗水管上,对渗水管造成堵塞,使渗水管的排水效率不佳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包括渗水管,所述渗水管上开设有若干渗水孔,所述渗水管内同轴转动配合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沿渗水管轴向延展的刮条,所述刮条一侧面与渗水管的内圆面相贴;
4、所述安装架上连接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使安装架以渗水管的轴线
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包括与渗水管同轴的转轴、分别与转轴两端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撑环;
6、所述刮条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环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渗水管两端内圆面上开设有两个环形滑槽,两个所述支撑环分别与两个环形滑槽转动配合。
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支撑环的内圆面均与渗水管的内圆面共面。
9、进一步的,所述刮条呈螺旋状。
10、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渗水孔沿渗水管轴向分为若干组,每组所述渗水孔均沿渗水管圆周均匀分布;
11、所述刮条上面向渗水管内圆面一侧开设有与若干组渗水孔一一对应的若干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沿渗水管径向滑动配合有顶针;
12、所述收纳槽背向开口的一端与顶针面向刮条的一端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自然伸展状态时顶针凸出于收纳槽外。
13、进一步的,所述顶针背向转轴的一端呈球头状。
14、进一步的,所述顶针背向转轴的一端呈楔形,且楔形的倾斜方向为面向转轴转动方向的一侧。
1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相啮合的两个锥齿轮、驱动杆以及转柄,其中一个所述锥齿轮与转轴同轴且固定连接;
16、所述驱动杆一端与另一个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另一端贯穿渗水管的管壁伸出渗水管外、且与转柄固定连接;
17、所述驱动杆中部与渗水管的管壁转动配合。
1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背向转轴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风轮。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0、该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在渗水管内设置刮条,通过驱动部驱使安装架及刮条于渗水管内做旋转运动,进而刮条对渗水管的内圆面进行刮擦清扫,以将沾附于渗水管内圆面上的盐分晶体推动分离,最终该盐分晶体跟随渗水管内的盐水一起排出,使渗水管内保持通畅,提高渗水管的排水效率。
21、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包括渗水管(1),所述渗水管(1)上开设有若干渗水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1)内同轴转动配合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上固定连接有沿渗水管(1)轴向延展的刮条(3),所述刮条(3)一侧面与渗水管(1)的内圆面相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包括与渗水管(1)同轴的转轴(21)、分别与转轴(21)两端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撑环(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1)两端内圆面上开设有两个环形滑槽(12),两个所述支撑环(22)分别与两个环形滑槽(12)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环(22)的内圆面均与渗水管(1)的内圆面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3)呈螺旋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渗水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32)背向转轴(21)的一端呈球头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32)背向转轴(21)的一端呈楔形,且楔形的倾斜方向为面向转轴(21)转动方向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一所述的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相啮合的两个锥齿轮(41)、驱动杆(42)以及转柄(43),其中一个所述锥齿轮(41)与转轴(21)同轴且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42)背向转轴(21)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风轮(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包括渗水管(1),所述渗水管(1)上开设有若干渗水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1)内同轴转动配合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上固定连接有沿渗水管(1)轴向延展的刮条(3),所述刮条(3)一侧面与渗水管(1)的内圆面相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包括与渗水管(1)同轴的转轴(21)、分别与转轴(21)两端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撑环(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1)两端内圆面上开设有两个环形滑槽(12),两个所述支撑环(22)分别与两个环形滑槽(12)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环(22)的内圆面均与渗水管(1)的内圆面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水利进行盐碱地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杜雷超,李晓敏,李星月,王致和,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