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3696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4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如何优化剪刀梯的结构的问题,提供楼梯结构。楼梯结构包括第一梯梁、第二梯梁和梯段板。第一梯梁用于与剪力墙固定连接。第二梯梁与第一梯梁间隔设置,第二梯梁用于与剪力墙固定连接。梯段板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的一端与第一梯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梯梁固定连接,梯段板的载荷通过第一梯梁和第二梯梁传递至剪力墙。本实施例提供的楼梯结构通过梯段板的纵向受力钢筋与第一梯梁和第二梯梁固定连接,使梯段板的载荷通过第一梯梁和第二梯梁传递至剪力墙,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楼梯结构传力路径简洁,不需要通过斜梁承受载荷,以达到优化剪刀梯的结构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工程,具体而言,涉及楼梯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设计时,剪刀梯在不同楼层之间形成类似剪刀交叉的形态,每一层的楼梯平台分别服务于上行和下行,从而实现了在同一垂直空间内高效利用面积,提供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垂直疏散通道。

2、现有技术中,剪刀梯包括梁式楼梯,梁式楼梯的斜梁存在影响楼梯美观和楼梯宽度的情况,如何优化剪刀梯的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楼梯结构,以解决如何优化剪刀梯的结构的问题。

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楼梯结构,包括第一梯梁、第二梯梁和梯段板。第一梯梁用于与剪力墙固定连接。第二梯梁与所述第一梯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梯梁用于与所述剪力墙固定连接。梯段板包括纵向受力钢筋,所述纵向受力钢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梯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梯梁固定连接,所述梯段板的载荷通过所述第一梯梁和所述第二梯梁传递至所述剪力墙。

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楼梯结构通过第一梯梁和第二梯梁分别与剪力墙固定连接,梯段板设于第一梯梁和第二梯梁之间,梯段板的纵向受力钢筋与第一梯梁和第二梯梁固定连接,使梯段板的载荷通过第一梯梁和第二梯梁传递至剪力墙,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楼梯结构传力路径简洁,楼梯结构不需要通过斜梁承受载荷,楼梯结构简洁美观并且楼梯宽度不因斜梁受限制,以达到优化剪刀梯的结构的效果。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梯段板还包括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与所述纵向受力钢筋一体连接。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楼梯结构还包括休息平台,所述休息平台一端与所述剪力墙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梯梁或者所述第二梯梁固定连接。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楼梯结构还包括踏步板,所述踏步板设于所述梯段板。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楼梯结构第三梯梁,所述第三梯梁设于所述第二梯梁和所述第一梯梁之间,所述第三梯梁与剪力墙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梯梁与所述梯段板的中部固定连接。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梯段板设有多个,至少两个所述梯段板与所述第三梯梁固定连接。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剪力墙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墙、第二墙、第三墙和第四墙,所述第一墙和所述第三墙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墙和所述第四墙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梯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墙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墙固定连接。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梯梁靠近所述第一墙,并且与所述第二墙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梯梁靠近所述第三墙,并且与所述第二墙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2、1.本实施例提供的楼梯结构通过梯段板的纵向受力钢筋与第一梯梁和第二梯梁固定连接,使梯段板的载荷通过第一梯梁和第二梯梁传递至剪力墙,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楼梯结构传力路径简洁,楼梯结构不需要通过斜梁承受载荷,楼梯结构简洁美观并且楼梯宽度不因斜梁受限制,以达到优化剪刀梯的结构的效果;

13、2.本实施例提供的楼梯结构通过混凝土与纵向受力钢筋浇筑成型,以提升梯段板的强度,从而减小梯段板的厚度,减少楼梯结构的自重,以达到优化剪刀梯的结构的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袁强张达生杨元强张展熊承烈徐智凌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