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动,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及机车车辆。
技术介绍
1、在现代轨道车辆中,设置制动装置,通过制动装置的动作提供常用制动、快速制动和紧急制动。在轨道车辆行驶过程中,常用制动控制可以对车辆速度进行调整;并且快速制动和紧急制动可以针对高速铁路动车组运行时出现的突发状况提供有效快速的制动从而提高安全性,紧急制动也是列车制动系统的最后安全保障。
2、在现代轨道车辆制动系统中,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具有高精度控制的优点,在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施加常用制动、快速制动和紧急制动时,如果直通式制动系统中的部件出现故障,那么受控制的制动力将会丢失,此时列车运行制动将会迟缓,列车运行的危险性将会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制动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动控制系统内部件故障时无法提供充足的制动力,导致列车制动运行造成危险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车辆。
3、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辆制动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双向止回阀,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一风缸,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二风缸,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的输出端连接至制动装置;
4、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在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和所述制动装置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制动装置的空气压力;
5、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在所述第二风缸和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之间,所述第一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还包括制动控制单元,所述制动控制单元连接在第一风缸和第一双向止回阀之间,所述制动控制单元用于调节输出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的空气压力。
7、作为本技术的所述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制动控制单元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三电磁阀和排气阀,所述第三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一风缸,所述第三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的第一输入端。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还包括分配阀和第三双向止回阀,所述第三双向止回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制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双向止回阀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
9、分配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列车管,所述分配阀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三风缸,所述分配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双向止回阀的第二输入端。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还包括第四风缸,所述第四风缸连接至所述分配阀的输出端。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制动控制单元还包括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磁阀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一风缸,所述第四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的第一输入端。
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还包括中继阀,所述制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中继阀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中继阀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风缸,所述中继阀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
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三双向止回阀的输出端和所述中继阀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压力限制阀,所述第一压力限制阀具有第一负载接口,所述第一负载接口连接至所述车辆制动控制系统的载重检测模块,用于接收车辆负载压力。
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二风缸和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减压阀。
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还包括第二双向止回阀,所述第二风缸和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之间还串联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减压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减压阀串联于所述第二双向止回阀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减压阀和所述第一电磁阀串联于所述第二双向止回阀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双向止回阀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的第二输入端。
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的第二输入端串联有第二压力限制阀,所述第二压力限制阀具有第二负载接口,所述第二负载接口连接至所述车辆制动控制系统的载重检测模块,用于接收车辆负载压力。
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总风管通过第一切除塞门连接至所述第一风缸;
18、所述总风管通过第二切除塞门连接至所述第二风缸,第一切除塞门和第二切除塞门之间串联设置单向阀。
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列车管和所述分配阀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切除塞门。
20、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机车车辆,所述机车车辆包括如上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了两路制动控制单元,即第一电磁阀可以控制第二风缸对车辆的制动,根据压力传感器测得的空气压力,在第一风缸所在气路中的部件损坏导致制动力降低时,可以通过第一电磁阀控制第二风缸通过第一双向止回阀介入制动,提供充足的制动力至制动装置中,从而保证列车制动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控制单元(5),所述制动控制单元(5)连接在第一风缸(B1)和第一双向止回阀(1)之间,所述制动控制单元(5)用于调节输出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1)的空气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控制单元(5)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三电磁阀(A3)和排气阀(C),所述第三电磁阀(A3)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一风缸(B1),所述第三电磁阀(A3)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1)的第一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配阀(6)和第三双向止回阀(4),所述第三双向止回阀(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制动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双向止回阀(4)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风缸(B4),所述第四风缸(B4)连接至所述分配阀(6)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继阀(7),所述制动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中继阀(7)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中继阀(7)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风缸(B1),所述中继阀(7)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双向止回阀(4),所述第三双向止回阀(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制动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双向止回阀(4)的输出端和所述中继阀(7)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压力限制阀(8),所述第一压力限制阀(8)具有第一负载接口,所述第一负载接口连接至所述车辆制动控制系统的载重检测模块(T),用于接收车辆负载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缸(B2)和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减压阀(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双向止回阀(3),所述第二风缸(B2)和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1)之间还串联设置有第二电磁阀(A2)和第二减压阀(22),所述第二电磁阀(A2)和所述第二减压阀(22)串联于所述第二双向止回阀(3)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减压阀(21)和所述第一电磁阀(A1)串联于所述第二双向止回阀(3)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双向止回阀(3)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1)的第二输入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1)的第二输入端串联有第二压力限制阀(9),所述第二压力限制阀(9)具有第二负载接口,所述第二负载接口连接至所述车辆制动控制系统的载重检测模块(T),用于接收车辆负载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总风管(MR)通过第一切除塞门(F1)连接至所述第一风缸(B1);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管(BP)和所述分配阀(6)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切除塞门(F3)。
14.一种机车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控制单元(5),所述制动控制单元(5)连接在第一风缸(b1)和第一双向止回阀(1)之间,所述制动控制单元(5)用于调节输出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1)的空气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控制单元(5)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三电磁阀(a3)和排气阀(c),所述第三电磁阀(a3)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一风缸(b1),所述第三电磁阀(a3)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1)的第一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配阀(6)和第三双向止回阀(4),所述第三双向止回阀(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制动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双向止回阀(4)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风缸(b4),所述第四风缸(b4)连接至所述分配阀(6)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控制单元(5)还包括第四电磁阀(a4),所述第四电磁阀(a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a3)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磁阀(a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一风缸(b1),所述第四电磁阀(a4)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1)的第一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继阀(7),所述制动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中继阀(7)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中继阀(7)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风缸(b1),所述中继阀(7)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止回阀(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亮,马俊飞,张晓娟,花力平,赵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