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注塑工艺及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设备,被广泛应用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2、如图1和图2所示,压力传感器的上壳体通常由压力传感器上壳体半成品、衬套以及硅胶件组合构成,而硅胶件又具有独立的三个区域,采用每个部件单独成型的方式,生产效率低、周期长并且成本高,一次成型出整体的成型难度又较大,并且硅胶件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出现毛刺、裂痕或气泡等缺陷。
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注塑工艺及其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注塑工艺及其成型模具。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注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对压力传感器上壳体半成品原料依次进行来料质量控制、入库和烘料作业,将压力传感器上壳体半成品原料加入用于一射的注塑机料桶内熔融,熔融温度为250-270℃;对衬套进行来料质量控制和入库作业,将衬套植入该注塑机的一射成型模具内;
5、步骤二:一射成型模具合模处理,启动注塑机将熔融上壳体半成品原料挤入一射成型模具内,挤出力为800-1800kgf/cm3,保压时间为2.5s,成型出压力传感器上壳体半成品,完成对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成品的一射成型作业,将一射成型成品顶出
6、步骤三:通过机械手移送一射成型成品,通过ccd组件对一射成型成品进行外观检测,将合格一射成型成品自动装盘,并通过人工对一射成型成品进行外观复检,将合格一射成型成品入库;
7、步骤四:对硅胶件原料进行来料质量控制和入库作业,将硅胶件原料注入用于二射的注塑机料桶内熔融,熔融温度为15-20℃;将一射成型成品植入二射成型模具,
8、步骤五:二射成型模具合模处理,通过高频预热机对成型腔预热,预热温度为120-130℃;
9、步骤六:启动将熔融硅胶件原料挤入二射成型模具内,挤出力为30-55bar,保压时间为1.0s,一次将硅胶件的三个独立存在的第一硅胶部、第二硅胶部和第三硅胶部成型,完成对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成品的二射成型作业;
10、步骤七:二射成型模具分模,取出料头,将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成品顶出并清理模面;
11、步骤八:将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成品分穴装盘,经过清洗、烘干和外观检测作业后入库。
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母模和公模以及成型机构;
13、所述母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定位杆,公模的上端开设有多个与定位杆一一对应并配合插接的定位孔;母模和公模之间设置用于使二者锁定的自动锁定机构以及用于成型硅胶件的成型机构;
14、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成型凸台、成型凹槽以及辅助固定组件,母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成型凸台,公模的上端开设有配合成型凸台的成型凹槽,成型凸台和成型凹槽之间构成用于成型硅胶件的成型腔;辅助固定组件设置有两组并对称分布在成型凸台的两侧,辅助固定组件用于对衬套进行限位;成型凸台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胶液流动的胶液流道。
15、更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压杆、第三弹簧和凸块,多个压杆设置在母模的下端并与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成品的衬套一一对应,压杆的上端位于母模内侧并与母模限位滑动连接,压杆的上端与母模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压杆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对衬套的孔洞定位的凸块。
16、更进一步的,第一进胶点和第一溢胶点配合成型出第一硅胶部,第二进胶点和第二溢胶点配合成型出第二硅胶部,第三进胶点和第三溢胶点配合成型出第三硅胶部。
17、更进一步的,第二进胶点、第三进胶点和第三溢胶点的浇口破口直径为零点零七毫米。
18、更进一步的,所述自动锁定机构包括锁定杆和锁定板;公模内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与滑槽限位滑动连接的锁定板;每个锁定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锁定槽;母模的下端设置有多个与锁定槽对应的锁定杆,锁定杆与母模限位滑动连接;锁定杆的下端采用球头结构,并且锁定杆的下端还开设有配合锁定槽的卡槽,锁定杆和锁定板通过锁定槽和卡槽实现卡接;
19、更进一步的,锁定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凸板,母模内开设有与凸板限位滑动连接的容纳槽;第一弹簧套设在锁定杆外侧,第一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凸板和容纳槽内底部抵接;锁定板的中部开设有h型槽,第二弹簧位于滑槽以及h型槽内侧。
20、更进一步的,母模和公模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保温的保温管道。
21、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独立的三个进胶点和三个溢胶点实现对硅胶件的三个完全独立的区域一次成型,并确保注塑的硅胶件成品饱满无缺陷,其轮廓度也符合设定值。
22、2、通过一射注塑和二射注塑配合实现对压力传感器上壳体半成品和硅胶件的分开注塑,得到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成品,有效提高注塑成型的效率,并提高注塑产品的整体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为权利要求1的步骤四至步骤七提出的二射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母模(2)和公模(3)以及成型机构(5),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压杆(53)、第三弹簧(54)和凸块(55),多个压杆(53)设置在母模(2)的下端并与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成品(1)的衬套(12)一一对应,压杆(53)的上端位于母模(2)内侧并与母模(2)限位滑动连接,压杆(53)的上端与母模(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54);压杆(5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对衬套(12)的孔洞定位的凸块(5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进胶点(561)和第一溢胶点(562)配合成型出第一硅胶部(131),第二进胶点(563)和第二溢胶点(564)配合成型出第二硅胶部(132),第三进胶点(565)和第三溢胶点(566)配合成型出第三硅胶部(1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进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锁定机构(4)包括锁定杆(41)和锁定板(42);公模(3)内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45),滑槽(45)内设置有与滑槽(45)限位滑动连接的锁定板(42);每个锁定板(42)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锁定槽(43);母模(2)的下端设置有多个与锁定槽(43)对应的锁定杆(41),锁定杆(41)与母模(2)限位滑动连接;锁定杆(41)的下端采用球头结构,并且锁定杆(41)的下端还开设有配合锁定槽(43)的卡槽(44),锁定杆(41)和锁定板(42)通过锁定槽(43)和卡槽(44)实现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锁定杆(4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凸板,母模(2)内开设有与凸板限位滑动连接的容纳槽;第一弹簧(47)套设在锁定杆(41)外侧,第一弹簧(4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凸板和容纳槽内底部抵接;锁定板(42)的中部开设有H型槽(46),第二弹簧(48)位于滑槽(45)以及H型槽(46)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母模(2)和公模(3)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保温的保温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为权利要求1的步骤四至步骤七提出的二射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母模(2)和公模(3)以及成型机构(5),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压杆(53)、第三弹簧(54)和凸块(55),多个压杆(53)设置在母模(2)的下端并与压力传感器上壳体成品(1)的衬套(12)一一对应,压杆(53)的上端位于母模(2)内侧并与母模(2)限位滑动连接,压杆(53)的上端与母模(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54);压杆(5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对衬套(12)的孔洞定位的凸块(5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进胶点(561)和第一溢胶点(562)配合成型出第一硅胶部(131),第二进胶点(563)和第二溢胶点(564)配合成型出第二硅胶部(132),第三进胶点(565)和第三溢胶点(566)配合成型出第三硅胶部(1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进胶点(563)、第三进胶点(565)和第三溢胶点(56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道荣,佘焕章,高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飒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