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内饰,尤其涉及一种扶手箱及车辆。
技术介绍
1、汽车扶手箱是安装在两个座椅中间的汽车配件,处于汽车内饰系统。其人性化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使汽车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能够放置胳膊,从而能够使胳膊得到有效的休息。
2、扶手箱逐渐流行双门的设计结构,虽然双门扶手箱有很多优点,但是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双侧扶手由于自身设计,制造或者运动摩擦等因素有偏差时,即会使得两侧门打开过程中不同步,不满足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扶手箱及车辆,旨在保证扶手箱双侧箱门同步运动。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扶手箱,所述扶手箱包括:
3、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储物空间;
4、对开的两个箱门,两个所述箱门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运动,以打开所述储物空间或关闭所述储物空间;
5、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连接两个所述箱门,所述联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两个所述箱门同时运动;
6、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基轴和安装于所述基轴的第一传动模组、第二传动模组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传动模组与所述第二传动模组能够相对于所述基轴转动,所述第一传动模组和所述第二传动模组远离所述基轴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箱门连接;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传动模组与所述第二传动模组同步转动。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传动模组包括铰接的第一连杆组和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套设在所述基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组远离所述第一转盘的一端与对应的
8、所述第二传动模组包括铰接的第二连杆组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套设在所述基轴上,所述第二连杆组远离所述第二转盘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箱门固定连接;
9、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基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对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施加压力,使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保持相对静止。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11、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盘抵接;
12、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转盘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第二转盘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配合部卡接配合。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扶手箱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
15、沿所述扶手箱的长度方向,所述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16、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箱门,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扶手箱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箱门的一侧;
18、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带动所述箱门转动,以打开所述储物空间。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箱体至少设置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箱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沿所述扶手箱的宽度方向分布;
20、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箱门的一端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或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弹性件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回弹速度与所述第二弹性件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孔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回弹速度不同。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箱门包括卡接配合的内板和外板;
22、所述扶手箱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阻尼器安装于所述外板。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板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阻尼器的部分结构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能够限制所述阻尼器转动;
24、所述内板与所述阻尼器抵接,以限制所述阻尼器在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围成的空间内晃动。
2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
26、车身;
27、扶手箱,所述扶手箱安装于所述车身的车厢内,所述扶手箱为上述所述的扶手箱。
28、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对第一传动模组与第二传动模组施加压力,使第一传动模组与第二传动模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对开的两个箱门同步运动,减小两个箱门开启时间差,提升用户体验感。
2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模组(14)包括铰接的第一连杆组(141)和第一转盘(142),所述第一转盘(142)套设在所述基轴(13)上,所述第一连杆组(141)远离所述第一转盘(142)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箱门(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轴(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31)和第二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142)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第二转盘(152)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配合部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1)还包括连接轴(17),所述连接轴(17)连接所述箱门(12)与所述箱体(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1)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8),所述第二弹性件(18)套设于所述连接轴(17),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远离所述箱门(12)的一侧;
7.根据权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2)包括卡接配合的内板(121)和外板(1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22)设置有限位槽(122a),所述阻尼器(19)的部分结构卡设于所述限位槽(122a)内,所述限位槽(122a)能够限制所述阻尼器(19)转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模组(14)包括铰接的第一连杆组(141)和第一转盘(142),所述第一转盘(142)套设在所述基轴(13)上,所述第一连杆组(141)远离所述第一转盘(142)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箱门(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轴(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31)和第二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142)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第二转盘(152)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配合部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1)还包括连接轴(17),所述连接轴(17)连接所述箱门(12)与所述箱体(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1)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云开,郝加杰,韦孔辉,黄维琨,李发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