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显示装置、有机el照明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作为薄膜型电致发光元件,正在开发使用有机薄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来代替使用无机材料的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oled)通常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具有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等,正在开发适合于该各层的材料,关于发光颜色,也分别正在对红色、绿色、蓝色进行开发。
2、另外,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层的形成方法,可举出真空蒸镀法和湿法成膜法(涂布法)。真空蒸镀法由于容易层叠化,因此具有下述优点:容易改善从阳极和/或阴极的电荷注入、容易将激子封闭于发光层内。另一方面,湿法成膜法具有下述优点:不需要真空工艺,容易大面积化,通过使用将具有各种功能的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涂布液,能够容易地形成含有具有各种功能的多种材料的层等。因此,近年来,正在积极地进行基于通过涂布法制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研究开发。
3、例如,专利文献1~3中记载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具有含有聚苯乙烯磺酸的空穴注入层和含有发光材料的发光层,该发光材料具有包含硼和氮的多环杂环化合物骨架。
4、另外,正在研究开发以活用占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产生的激子的75%的三重态激发状态。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作为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的方法,报告了在通过真空蒸镀法形成的发光层中,除了具有多环杂环化合物骨架的发光材料以外,还含有以磷光材料即铱为中心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作为辅助发光的材料。
5、现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国际公布第2016/152418号
8、专利文献2:国际公布第2019/198699号
9、专利文献3:国际公布第2019/235452号
10、【非专利文献】
11、【非专利文献1】advanced materials,2022年,2201442页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通常,包含硼的多环杂环化合物在硼上具有空的p轨道,容易与各种反应性基团发生反应。因此,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技术中,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压的降低不充分,另外,也未能提升驱动寿命。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技术,认为原因在于由于使用含有强酸性的聚苯乙烯磺酸的空穴注入层,因此在空穴注入层形成时所摄入的水分、磺酸基与包含硼的多环杂环化合物在元件驱动中发生反应。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当包含主体材料时,需要将3种以上的材料的蒸镀速度比保持为恒定,难以得到稳定的性能。
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驱动寿命长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4、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5、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空穴注入层和含有多环杂环化合物以及以铱为中心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发光层,所述空穴注入层含有在硼上不具有空的p轨道的满足八隅体规则的稳定的四芳基硼酸根离子,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多环杂环化合物的三重态能级满足特定的关系,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6、另外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空穴注入层和含有多环杂环化合物以及以铱为中心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发光层,所述空穴注入层含有具有交联基的电子接受性化合物的交联物,特别优选为具有交联基的四芳基硼酸根离子的交联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多环杂环化合物的三重态能级满足特定的关系,从而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7、即,本专利技术的要旨如下所述。
8、本专利技术的方式1为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9、其为具有阳极、阴极、发光层以及空穴注入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10、所述发光层被设置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
11、所述空穴注入层被设置于所述阳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
12、所述发光层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多环杂环化合物和下述式(201)表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13、所述多环杂环化合物与所述有机金属化合物满足下述关系式(e-1),
14、t1a≥t1b 式(e-1)
15、(式(e-1)中,
16、t1a:表示所述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三重态能级(ev)
17、t1b:表示所述多环杂环化合物的三重态能级(ev)。)
18、所述空穴注入层含有四芳基硼酸根离子,
19、【化学式1】
20、
21、[式(1)中,环cy1、环cy2、环cy3以及环cy4各自独立地表示5元环或6元环的芳香族烃环或芳香族杂环,
22、环cy1、环cy2、环cy3以及环cy4可进一步具有稠环。
23、r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
24、x、y、z、w分别表示r可键合于环cy1、环cy2、环cy3、环cy4的最大数量。
25、q11、q12、q21以及q22表示n-r、o或s,
26、存在多个r时,各自可相同或不同,
27、r为取代基时,可与邻接的r彼此或与r邻接的环cy1、环cy2、环cy3以及环cy4键合而形成环。]
28、【化学式2】
29、
30、[环a201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烃环结构、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杂环结构。
31、环a202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杂环结构。
32、r201、r202各自独立地为上述式(202)所表示的结构。
33、r201、r202分别存在多个时,它们可相同或不同。
34、ar201、ar203各自独立地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烃环结构、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杂环结构。
35、ar202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烃环结构、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杂环结构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脂肪族烃结构。
36、ar201、ar202以及ar203分别存在多个时,它们可相同或不同。
37、*表示与环a201或环a202键合。
38、b201-l200-b202表示阴离子性的双齿配体。b201以及b20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氧原子或氮原子,这些原子可为构成环的原子,此时的b201和/或b202表示环结构,l200表示单键或、与b201以及b202一同构成双齿配体的原子团。
39、b201-l200-b202存在多个时,它们可相同或不同,
40、i1、i2各自独立地表示0以上且12以下的整数,
41、i3为以可取代于ar202的数量为上限的0以上的整数,
42、j为以可取代于ar201的数量为上限的0以上的整数,
43、k1、k2各自独立地为以可取代于环a201、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为具有阳极、阴极、发光层和空穴注入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空穴注入层包含具有交联基的所述四芳基硼酸根离子和/或具有交联基的所述四芳基硼酸根离子的交联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式(1)所表示的所述多环杂环化合物如式(2-1)或式(2-2)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式(1)所表示的所述多环杂环化合物如式(2-3)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发光层进一步包含主体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四芳基硼酸根离子如下述式(112)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式(112)中的Ar1、Ar2、Ar3以及Ar4的至少一个为下述式(113)所表示的基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交联基如下述式(X1)~(X18)中的任一个所示,
9.根据权利
10.一种有机EL显示装置或有机EL照明,其中,具备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1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为在基板上依次具有阳极、空穴注入层、发光层以及阴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式(1)所表示的所述多环杂环化合物如式(2-1)或式(2-2)所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式(1)所表示的所述多环杂环化合物如式(2-3)所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四芳基硼酸根离子具有交联基。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四芳基硼酸根离子如下述式(112)所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空穴注入层形成用组合物是经过将具有四芳基硼酸根离子结构的电子接受性离子化合物以及空穴传输材料溶解或分散于有机溶剂的工序而得到的组合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工序中,通过将所述空穴注入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并干燥后加热,形成所述四芳基硼酸根离子的交联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为具有阳极、阴极、发光层和空穴注入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空穴注入层包含具有交联基的所述四芳基硼酸根离子和/或具有交联基的所述四芳基硼酸根离子的交联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式(1)所表示的所述多环杂环化合物如式(2-1)或式(2-2)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式(1)所表示的所述多环杂环化合物如式(2-3)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发光层进一步包含主体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四芳基硼酸根离子如下述式(112)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式(112)中的ar1、ar2、ar3以及ar4的至少一个为下述式(113)所表示的基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交联基如下述式(x1)~(x18)中的任一个所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交联基如所述式(x1)~(x4)中的任一个所示。
10.一种有机el显示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山和弘,冈部一毅,长谷川司,饭田宏一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