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3200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13
本申请提供一种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各精轧机架的辊缝设定值;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前,根据带钢厚度规格执行对应的精轧机架辊缝调整策略以对咬钢后的辊缝冲击进行补偿,使得精轧轧制后的带钢头部厚度满足预设厚度需求。本申请有效解决了精轧带钢咬钢瞬间轧机辊缝被弹开导致的带钢头部超厚问题,有效提升了成品带钢头部及全长厚度控制精度;避免了因头部厚度超厚严重AGC反馈快速压下F7辊缝过大导致机架间秒流量不匹配起套堆钢事故的重复发生,提升了产线轧制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生产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热连轧带钢精轧轧制过程中,主要通过中间坯精轧入口高温计实测温度计算f1-f7机架辊缝来实现成品带钢头部厚度精准控制,在带钢头部进入轧机咬钢瞬间,轧机上下工作辊对带钢进行压下的同时,带钢对轧机有反向作用力(轧机产生弹跳辊缝),导致精轧各机架咬钢瞬间轧机辊缝被弹开,不能保持原有二级预设定辊缝值,严重时辊缝被弹开+500um以上,导致带钢头部穿带实际执行辊缝与二级预设定辊缝偏差较大,成品带钢头部超厚,影响成品带钢头部厚度控制精度;同时,由于带钢头部厚度超厚时,厚度反馈控制(agc)快速压下f7机架辊缝,导致机架间秒流量不匹配,影响精轧轧制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及系统,主要解决现有精轧机架咬钢瞬间辊缝被弹开易导致带钢头部厚度超厚,进而影响产品厚度质量及控制精度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提供一种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包括:获取各精轧机架的辊缝设定值;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前,根据带钢厚度规格执行对应的精轧机架辊缝调整策略以对咬钢后的辊缝冲击进行补偿,使得精轧轧制后的带钢头部厚度满足预设厚度需求。

4、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后间隔预设时长内,将跟所述精轧机架的辊缝控制值恢复至所述辊缝设定值。

5、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根据带钢厚度规格执行对应的精轧机架辊缝调整策略以对咬钢后的辊缝冲击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带钢厚度规格与预设控制厚度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对应带钢厚度规格落入的控制区间;根据所述控制区间调用对应的辊缝调整策略。

6、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辊缝调整策略包括:所述控制区间为小于或等于6mm时,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前,将精轧第一至第六机架的辊缝减小0.2mm,并将精轧第七机架的辊缝减小0.25mm。

7、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辊缝调整策略包括:所述控制区间为大于6mm且小于或等于12mm时,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前,将精轧第一至第四机架的辊缝减小0.2mm,将精轧第五机架的辊缝减小0.25mm,将精轧第六机架的辊缝减小0.3mm,将精轧第七机架的辊缝减小0.35mm。

8、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辊缝调整策略包括:所述控制区间为大于12mm且小于或等于16mm时,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前,将精轧第一至第四机架的辊缝减小0.2mm,将精轧第五机架的辊缝减小0.25mm,将精轧第六机架的辊缝减小0.35mm,将精轧第七机架的辊缝减小0.4mm。

9、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辊缝调整策略包括:所述控制区间为大于16mm时,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前,将精轧第一至第四机架的辊缝减小0.25mm,将精轧第五机架的辊缝减小0.3mm,将精轧第六机架的辊缝减小0.4mm,将精轧第七机架的辊缝减小0.45mm。

10、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不同辊缝调整策略执行后,恢复至所述辊缝设定值所间隔的所述预设时长不同。

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各精轧机架的辊缝设定值;辊缝补偿模块,用于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前,根据带钢厚度规格执行对应的精轧机架辊缝调整策略以对咬钢后的辊缝冲击进行补偿,使得精轧轧制后的带钢头部厚度满足预设厚度需求。

12、如上所述,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申请在精轧第一机架带钢咬钢前进行预设辊缝冲击补偿,通过预先调整对应机架的冲击辊缝值,使得带钢头部穿带实际执行的辊缝与辊缝设定值的偏差减小,可有效减少带钢头部超厚的问题,提高产品厚度质量和全长厚度控制精度,提升精轧轧制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带钢厚度规格执行对应的精轧机架辊缝调整策略以对咬钢后的辊缝冲击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缝调整策略包括:所述控制区间为小于或等于6mm时,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前,将精轧第一至第六机架的辊缝减小0.2mm,并将精轧第七机架的辊缝减小0.2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缝调整策略包括:所述控制区间为大于6mm且小于或等于12mm时,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前,将精轧第一至第四机架的辊缝减小0.2mm,将精轧第五机架的辊缝减小0.25mm,将精轧第六机架的辊缝减小0.3mm,将精轧第七机架的辊缝减小0.35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缝调整策略包括:所述控制区间为大于12mm且小于或等于16mm时,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前,将精轧第一至第四机架的辊缝减小0.2mm,将精轧第五机架的辊缝减小0.25mm,将精轧第六机架的辊缝减小0.35mm,将精轧第七机架的辊缝减小0.4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缝调整策略包括:所述控制区间为大于16mm时,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前,将精轧第一至第四机架的辊缝减小0.25mm,将精轧第五机架的辊缝减小0.3mm,将精轧第六机架的辊缝减小0.4mm,将精轧第七机架的辊缝减小0.45mm。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所述的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辊缝调整策略执行后,恢复至所述辊缝设定值所间隔的所述预设时长不同。

9.一种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带钢厚度规格执行对应的精轧机架辊缝调整策略以对咬钢后的辊缝冲击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缝调整策略包括:所述控制区间为小于或等于6mm时,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前,将精轧第一至第六机架的辊缝减小0.2mm,并将精轧第七机架的辊缝减小0.2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轧咬钢冲击辊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缝调整策略包括:所述控制区间为大于6mm且小于或等于12mm时,在精轧第一机架咬钢前,将精轧第一至第四机架的辊缝减小0.2mm,将精轧第五机架的辊缝减小0.25mm,将精轧第六机架的辊缝减小0.3mm,将精轧第七机架的辊缝减小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赵高建严勇王晓凤刘琼徐少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