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绿凉粉加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绿凉粉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3177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绿凉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凉粉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新鲜凉粉草,洗净,剪成2‑4cm的小段,置于电饭锅内,加入碳酸钠和和清水,煮粥模式下煮1‑2h,倒入过滤袋中过滤,收集滤液,记作滤液a;S2.往过滤袋中加清水,按压揉搓,过滤,重复2次,收集滤液,记作滤液b;S3.合并滤液a和滤液b,大火加热至沸腾,加入淀粉液,大火转小火,持续搅拌,至看不见白色白淀粉液后关火,继续搅拌直至凉粉顺滑无气泡。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凉粉草制备凉粉草时,先将凉粉草剪成小段,加入碳酸钠和清水进行熬煮过滤,并往收集的滤液中加水淀粉液,制备出的绿凉粉口感爽滑、细腻,富有弹性;成型好,气泡少;风味清香,可为凉粉草开发利用提供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绿凉粉加工,具体涉及一种绿凉粉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凉粉草(mesona hinensis benth.),是唇形科凉粉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全株可药用食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凉粉草中含有多糖胶、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多糖胶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成分的槲皮素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等功效;三萜类化合物中的熊果酸具有镇静、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菌、美白、抗癌、抗糖尿病、抗溃疡和降低血糖等多种功效;齐墩果酸具有消炎、抑菌、降转氨酶、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硬化、强心、利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变态反应等作用。药理学研究还表明,凉粉草具有抗氧化、抗损伤、抗缺氧、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和抗菌等多种功效。

2、现有技术中还未见到利用凉粉草加工凉粉的相关报道,基于此,提供一种利用凉粉草加工凉粉的方法,以期为凉粉草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持。

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凉粉加工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绿凉粉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 取新鲜凉粉草,洗净,剪成2-4cm的小段,置于电饭锅内,加入碳酸钠和清水,煮粥模式下煮1-2h,倒入过滤袋中过滤,收集滤液,记作滤液a;

5、s2. 往过滤袋中加清水,按压揉搓,过滤,重复2次,收集滤液,记作滤液b;

6、s3. 合并滤液a和滤液b,大火加热至沸腾,加入淀粉液,大火转小火,持续搅拌,至看不见白色白淀粉液后关火,继续搅拌直至凉粉顺滑无气泡,冷却至室温即可。

7、作为优选,步骤s1中,凉粉草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30-40:1。

8、作为优选,步骤s1和s2中,凉粉草和清水的质量比为1:4-5。

9、作为优选,步骤s1和s2中,过滤袋的过滤孔径为200目。

10、作为优选,步骤s3中,淀粉液中淀粉和清水的质量比为1:5-7;淀粉和凉粉草的质量比为1:5-7。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专利技术选用凉粉草制备凉粉草时,先将凉粉草剪成小段,加入碳酸钠和清水进行熬煮过滤,并往收集的滤液中加水淀粉液,从而制备成绿凉粉。制备出的绿凉粉口感爽滑、细腻,富有弹性;成型好,气泡少;风味清香,可为凉粉草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凉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凉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凉粉草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30-4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凉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S2中,凉粉草和清水的质量比为1: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凉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S2中,过滤袋的过滤孔径为2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凉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淀粉液中淀粉和清水的质量比为1:5-7;淀粉和凉粉草的质量比为1: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凉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凉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凉粉草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30-4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凉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s2中,凉粉草和清水的质量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霞兰秀李恒锐梁振华蔡兆琴黄若兰赵春慧黄珍玲马仙花韦婉羚陈会鲜黄小娟何文阮丽霞李天元谢君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