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加热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加热炉的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1、真空加热炉是通过发热体产热并对其内侧的产品进行加热的设备,发热体需要通过电极接入外部电源,而电极与发热体直接连接,导致电极也时刻位于高温状态,现有的电极材料在炉内真空环境下的耐热性较为良好,但是电极必然需要伸出真空炉外连接外部电源使用,电极暴露于空气中的部位在高温条件下极易氧化,一些现有技术中在电极上配套设置有冷却系统,但是整体效果不理想,在实际使用时,仍然需要对电极进行频繁的更换。
2、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稳定性和耐用性更强的电极供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加热炉的供电系统,包括:
2、电极组件,包括石墨电极以及铜电极,用于向所述真空加热炉内的发热体供电,所述石墨电极位于所述真空加热炉内且连接于所述发热体,所述铜电极一端位于所述真空加热炉内与所述石墨电极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真空加热炉的外部用于连接电源,所述铜电极与所述真空加热炉密封连接;
3、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铜电极上,用于对所述铜电极进行降温冷却。
4、优选的,所述石墨电极与所述铜电极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所述铜电极远离所述石墨电极的端面上开设有冷却内孔,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入口管以及出口管,所述入口管伸入所述冷却内孔用于向所述冷却内孔内导入换热介质,所述出口管安装于所述冷却内孔的孔口端用于导出所述冷却内孔内的换热介质。
5、优选的,所述铜电极为沿
6、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铜电极远离所述石墨电极的一端,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入口孔与出口孔,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入口管以及所述出口管。
7、优选的,当所述供电系统在所述真空加热炉上装配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出口孔以及所述出口管朝向为竖直向上。
8、优选的,所述出口管连接有循环水泵。
9、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安装部,所述密封安装部外侧端与所述真空加热炉密封安装,所述密封安装部内侧端与所述铜电极密封安装,且所述密封安装部采用绝缘以及隔热材料制成。
10、优选的,所述密封安装部为双层套筒结构,其外层套筒连接于所述真空加热炉,内层套筒连接于所述铜电极。
11、优选的,所述铜电极上设置有与所述铜电极外轮廓相贴合的保持件。
12、优选的,所述电极组件在所述发热体上间隔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电极组件均配备有所述冷却组件。
13、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供电系统包括电极组件以及冷却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石墨电极以及铜电极,石墨电极位于真空加热炉内且连接于发热体,铜电极一端与石墨电极连接,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铜电极与真空加热炉采用密封连接,在铜电极上设置冷却组件用于冷却降温;采用石墨电极连接于发热体、铜电极连接石墨电极以及外部电源的串联的方式,石墨电极整体处于无氧的真空环境下,从而能够承受发热体的高温,铜电极则处于相对低温的环境中,且通过冷却组件对铜电极进行降温,能够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导电性,进而使得石墨电极以及铜电极均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耐热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加热炉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电极与所述铜电极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所述铜电极远离所述石墨电极的端面上开设有冷却内孔,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入口管以及出口管,所述入口管伸入所述冷却内孔用于向所述冷却内孔内导入换热介质,所述出口管安装于所述冷却内孔的孔口端用于导出所述冷却内孔内的换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电极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柱状电极,所述冷却内孔为开设于所述铜电极远离所述石墨电极的圆端面上的且与所述铜电极同轴的圆孔,所述入口管与所述冷却内孔以及所述铜电极同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铜电极远离所述石墨电极的一端,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入口孔与出口孔,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入口管以及所述出口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供电系统在所述真空加热炉上装配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出口孔以及所述出口管朝向为竖直向上。
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安装部,所述密封安装部外侧端与所述真空加热炉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安装部内侧端与所述铜电极密封安装,且所述密封连接部采用绝缘以及隔热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安装部为双层套筒结构,其外层套筒连接于所述真空加热炉,内层套筒连接于所述铜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电极上设置有与所述铜电极外轮廓相贴合的保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在所述发热体上间隔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电极组件均配备有所述冷却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加热炉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电极与所述铜电极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所述铜电极远离所述石墨电极的端面上开设有冷却内孔,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入口管以及出口管,所述入口管伸入所述冷却内孔用于向所述冷却内孔内导入换热介质,所述出口管安装于所述冷却内孔的孔口端用于导出所述冷却内孔内的换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电极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柱状电极,所述冷却内孔为开设于所述铜电极远离所述石墨电极的圆端面上的且与所述铜电极同轴的圆孔,所述入口管与所述冷却内孔以及所述铜电极同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铜电极远离所述石墨电极的一端,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入口孔与出口孔,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入口管以及所述出口管。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由顺,梅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领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