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尤其适用于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
技术介绍
1、施工支洞是地下工程(如隧洞、地下厂房)施工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可起到加快工程进度、减少施工干扰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支洞布置方案对于合理选择地下工程设计方案、提高施工组织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安全等产生直接影响。现在施工支洞布置需要在地下建筑物布置确定的基础上,先根据施工总进度、各类洞室的长度(高度)、工程量和利用的永久洞室通道等条件确定施工支洞数量和主洞交叉位置,再根据周边地形、地块、交通、施工便捷情况确定支洞洞口、支洞轴线和支洞工区位置。
2、在设计过程中,由于不同设计单位和工程师的水平、经验和设计习惯不同,往往导致针对同一工程,会设计出不同的方案,不同方案之间的比选过程费时费力,并且容易因为地类等原因导致返工,传统的技术手段不利于工程目标的决策,同时也不利于工程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3、因此,亟需引入新的设计方式来打破这一僵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智能评价算法的智能设计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可行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用于解决传统施工支洞洞口设计过程中方案比选困难、返工情况频发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
5、s2,根据施工支洞与隧洞交叉口位置信息与施工支洞的参数,确定施工支洞长度;
6、s3,根据施工支洞洞口高程和施工支洞长度,结合隧洞周围的地形信息,搜索符合施工支洞洞口布置要求的区域;
7、s4,建立施工支洞洞口评价体系,并对s3中符合要求的区域进行评价打分;
8、s5,根据得分由高到低排序,推荐洞口布置方案。
9、进一步地,s1步中,所述施工支洞布置方式包括施工支洞数量、施工支洞与隧洞的交叉口位置。
10、进一步地,所述施工支洞数量m=(n-2)/2;n为施工工作面数量。所述施工支洞与隧洞的交叉口位置应满足与隧洞进、出口距离在3km以内且相邻两个施工支洞与隧洞的交叉口位置控制在3km以内。
11、进一步地,所述施工支洞与隧洞交叉口位置信息包括交叉口桩号、交叉口的底板高程h0;所述施工支洞的参数包括施工支洞进出口高差、施工支洞综合坡比、施工方法和施工工期;所述施工支洞长度包括最小施工支洞长度和最大施工支洞长度。
12、进一步地,搜索符合施工支洞洞口布置要求的区域,具体为
13、s3.1,确定的施工支洞洞口的最小高程平面和最大高程平面,得到搜索高程范围;
14、s3.2,以施工支洞与隧洞交叉口位置为圆心,在交叉口底板高程平面上,根据最小施工支洞长度和最大施工支洞长度,绘制搜索半径范围;
15、s3.3,根据搜索高程范围和搜索半径范围,形成环柱形搜索空间;
16、s3.4,将环柱形搜索空间与施工区域的三维地形曲面进行布尔运算,得到符合洞口距离和高程要求的地形曲面;
17、s3.5,对得到的地形曲面进行地势分析和坡度分析,推荐符合要求的施工支洞洞口布置区域。
18、进一步地,s4步中施工支洞洞口打分评价体系包括施工支洞轴线与隧洞轴线的交叉角度、洞口周边布置施工场地与渣场的条件、交通条件以及是否占用农田和林地,每个评价项目由优到劣划分为a级、b级、c级、d级;
19、进一步地,s4.1,施工支洞轴线与隧洞轴线的交叉角度大于75°为a级,大于60°且小于75°为b级,大于45度且小于60°为c级,小于45°为d级;
20、s4.2,对施工支洞洞口200米半径范围内地形进行搜索,根据地势分析和坡度分析结果进行判定;存在地势为山谷且坡度较小的区域为a级,存在地势为山谷且坡度较大的区域为b级,存在地势为山坡且坡度较小的区域为c级,存在地势为山坡且坡度较大的区域为d级;
21、s4.3,根据地图影像的图像识别结果判定施工支洞洞口50米范围内存在乡道、县道及以上等级的交通通道为a级,存在水泥施工通道为b级,存在乡村土路为c级,不存在进场道路为d级;
22、s4.4,根据施工支洞洞口区域边界范围内的地图影像识别结果判定,不存在建筑且不占用农田或林地的为a级,不存在建筑但占用农田或林地的为b级,存在建筑但不占用农田或林地的为c级,存在建筑且占用农田或林地的为d级。
2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改变了传统施工支洞洞口设计过程,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gis技术,将施工支洞洞口设计过程程序化,并建立了一套施工施工支洞洞口选址的评价体系,能够自动推荐出最优的施工支洞洞口选址,避免了对工程师的水平、经验和设计习惯的依赖,并且效率更高,效果更优,且能够做到回溯性分析,有利于积累工程数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中,所述施工支洞布置方式包括施工支洞数量、施工支洞与隧洞的交叉口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洞数量m=(n-2)/2;n为施工工作面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洞与隧洞交叉口位置信息包括交叉口桩号、交叉口的底板高程h0;所述施工支洞的参数包括施工支洞进出口高差、施工支洞综合坡比、施工方法和施工工期;所述施工支洞长度包括最小施工支洞长度和最大施工支洞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其特征在于:搜索符合施工支洞洞口布置要求的区域,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中施工支洞洞口打分评价体系包括施工支洞轴线与隧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中,所述施工支洞布置方式包括施工支洞数量、施工支洞与隧洞的交叉口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洞数量m=(n-2)/2;n为施工工作面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施工支洞洞口智能快速选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洞与隧洞交叉口位置信息包括交叉口桩号、交叉口的底板高程h0;所述施工支洞的参数包括施工支洞进出口高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顺群,胡夏恺,蓝祖秀,李晓娜,杨丹,穆立超,张翔,刘万乐,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