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2643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响应于交叉口出口溢流报警信息,确定溢出出口方向和上下游交叉口关联流向相位;根据边缘端的溢出响应,基于获取的溢出路段的流入流出流量求取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基于消散速度、预置溢出车辆数以及绿灯时间确定绿灯调整时间,并结合溢出出口方向和上下游交叉口关联流向相位,生成并调整下游路口和/或溢出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在排队消散后,逐步调整绿灯时间,直至溢出路段的离开率不小于到达率,恢复至动态调整之前的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云边协同、智能化的信号配时控制和动态调整策略,成功解决了现有路口协调方案存在的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交通,尤其涉及一种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城市交通管理中,路口溢出已然成为引发交通拥堵和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路口内的车辆数量超出其设计承载能力时,便会发生溢出情况。若此状况未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理,不仅会显著降低该路口的交通效率,还可能进一步对周边路段造成连锁影响,最终导致更大范围的交通瘫痪。

2、传统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在面对路口溢出挑战时,通常依赖于固定的信号配时方案来应对。然而,这种固定方案在灵活性和实时性方面存在显著不足。由于它无法根据实际的交通流量、路况等动态因素进行及时调整,且未排除上下游待行区影响,因此在处理溢出问题时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导致溢出状况的进一步恶化。这种缺乏适应性的信号控制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复杂多变的交通管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解决了现有的路口协调方案无法根据实际的交通流量、路况等动态因素进行及时调整且未排除上下游待行区影响,导致路段容量溢出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包括:

6、响应于交叉口出口溢流报警信息,确定溢出出口方向和上下游交叉口关联流向相位;>

7、根据边缘端的溢出响应,基于获取的溢出路段的流入流出流量求取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

8、基于获得的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预置溢出车辆数以及绿灯时间确定绿灯调整时间,并结合溢出出口方向和上下游交叉口关联流向相位,生成并动态调整下游路口和/或溢出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

9、在溢出路段的排队消散后,逐步调整下游路口关联相位和/或溢出路口关联相位的绿灯时间,直至满足溢出路段的离开率不小于到达率,恢复至动态调整之前的原始信号控制方案。

10、可选地,根据边缘端的溢出响应,基于获取的溢出路段的流入流出流量求取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包括:

11、待边缘端根据交叉口出口溢流报警信息实施溢出响应后,通过部署于边缘端的检测设备获取溢出路段的实时流入流量数据和流出流量数据;

12、对获取的实时流入流量数据和流出流量数据进行处理,分别计算出溢出路段的总流入流量和总流出流量,流入流量为流入溢出路段的关联相位左转、直行、右转流入流量之和,流出流量为流出溢出路段的关联相位左转、直行、右转流出流量之和;

13、根据总流入流量和总流出流量数据,计算拥堵集结/消散速度;

14、其中,检测到交叉口出口溢出时,边缘端的溢出响应包括:

15、对下游路口实施如下操作:若下游路口关联相位为红灯,则关联相位绿灯早启,若下游路口关联相位为绿灯,则增加一个绿灯延长时间;

16、对溢出路口实施如下操作:若溢出路口关联相位为红灯,则延长红灯时间,溢出路口关联相位为绿灯,则施行绿灯早断,若下一相位仍是关联相位,则跳相至非关联相位。

17、可选地,基于获得的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预置溢出车辆数以及绿灯时间确定绿灯调整时间,并结合溢出出口方向和上下游交叉口关联流向相位,生成下游路口和/或溢出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包括:

18、根据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和预置溢出车辆数,确定消散所需要的时间;

19、对下游路口增加一绿灯延长时间,形成消散波;

20、将绿灯延长时间按设定比例分配给下游路口的左转和直行流出相位,并计算分配绿灯延长时间后的下游路口的左转和直行流出相位的流量和溢出路段的离开率,以确定调整后的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

21、以能清空滞留排队为目标,求解下游路口的关联相位直行和左转运行的绿灯时间,以及,在保持周期不变的前提下,减少下游路口的非关联相位的绿灯延长时间;

22、若下游路口的关联相位直行和左转运行的绿灯时间均取最大绿灯时间,则配置下游路口关联相位运行最大绿灯时间,对溢出路口流入相位减少一绿灯缩短时间;

23、将绿灯缩短时间按设定比例分配给溢出路口的左转和直行流入相位,并计算分配绿灯缩短时间后的溢出路口的左转和直行流入相位的流量和溢出路段的到达率,以确定调整后的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

24、以能清空滞留排队为目标,求解溢出路口的关联相位直行和左转运行的绿灯时间,以及,在保持周期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溢出路口的非关联相位的绿灯缩短时间;

25、若溢出路口的关联相位直行和左转运行的绿灯时间均取最小绿灯时间,则配置下游路口关联相位运行最大绿灯时间,溢出路口关联相位运行最小绿灯时间,并请求人工处置干预。

26、可选地,动态调整下游路口和/或溢出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包括:

27、选取溢出路口和下游路口中周期之中的较大一个作为公共周期,并确定下游路口为关键路口;

28、选取流量最大的关联流向所在的相位作为协调相位;

29、计算溢出路口和下游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结束时间之差,并将所得差值作为当前下游路口和/或溢出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的首相位差;

30、计算协调相位差,并根据协调控制的需求调整协调相位差,进而求取得到相位差变化量;

31、配置溢出路口和下游路口采用各自原方案的绿信比;

32、若相位差变化量的正负取值,基于溢出路口的周期、下游路口的周期以及相位差变化量进行调整下游路口和/或溢出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

33、基于调整之后的下游路口和/或溢出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对溢出路口协调相位关联流向的绿灯时间进行校验,判断溢出路口协调相位关联流向的绿灯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下游路口的相应绿灯时间;

34、如果溢出路口协调相位关联流向的绿灯时间不小于或等于下游路口的相应绿灯时间,则对超出时间的流向实施早断处理;

35、其中,

36、相位差变化量为:

37、δtp=min[tp-t'p|,|t-(tp-t'p)|]

38、式中,tp为协调相位差,t'p为调整之后的协调相位差,t为公共周期;

39、当相位差变化量大于0,调整周期ttran:

40、ttran=min[t1,t2]+δtp;

41、当相位差变化量小于0,调整周期ttran:

42、ttran=max[t1,t2]+δtp。

43、可选地,基于获得的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预置溢出车辆数以及绿灯时间确定绿灯调整时间,并结合溢出出口方向和上下游交叉口关联流向相位,生成并动态调整下游路口和/或溢出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之后,还包括:

44、当下游关联相位的绿灯时间增加后,监测消散期间是否会造成下游路段出口的车辆溢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边缘端的溢出响应,基于获取的溢出路段的流入流出流量求取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获得的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预置溢出车辆数以及绿灯时间确定绿灯调整时间,并结合溢出出口方向和上下游交叉口关联流向相位,生成下游路口和/或溢出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调整下游路口和/或溢出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获得的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预置溢出车辆数以及绿灯时间确定绿灯调整时间,并结合溢出出口方向和上下游交叉口关联流向相位,生成并动态调整下游路口和/或溢出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之后,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溢出路段的排队消散后,逐步调整下游路口关联相位和/或溢出路口关联相位的绿灯时间,直至满足溢出路段的离开率不小于到达率,恢复至动态调整之前的原始信号控制方案包括: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溢出路口下游无路口或下游路口不可控时,

8.一种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边缘端的溢出响应,基于获取的溢出路段的流入流出流量求取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获得的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预置溢出车辆数以及绿灯时间确定绿灯调整时间,并结合溢出出口方向和上下游交叉口关联流向相位,生成下游路口和/或溢出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调整下游路口和/或溢出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协同路口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获得的溢出拥堵/集结的消散速度、预置溢出车辆数以及绿灯时间确定绿灯调整时间,并结合溢出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素崔夏毛若昕卢一笑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控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