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控制电路、供电系统以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控制电路、供电系统以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2605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供电系统以及控制方法,其中,控制电路包括:启动电路,启动电路包括功率电阻、第一开关以及第一延时电路,功率电阻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功率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延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延时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缓启动电路,缓启动电路包括第二开关、以及第二延时电路,第二开关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第二延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延时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有效抑制瞬态冲击电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电路、供电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技术中,供电设备为设备供电的过程中会存在瞬态冲击电流,容易造成设备损坏。

2、由此可知,相关技术中存在无法抑制瞬态冲击电流的问题。

3、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供电系统以及控制方法,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抑制瞬态冲击电流的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包括:启动电路,所述启动电路包括功率电阻、第一开关以及第一延时电路,所述功率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所述功率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延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延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缓启动电路,所述缓启动电路包括第二开关以及第二延时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所述第二延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延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存在电压时,所述第一延时电路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所述第二延时电路向所述第二开关发送第二导通信号,所述第一延时电路发送所述第一导通信号的时间早于所述第二延时电路发送所述第二导通信号的时间。

<p>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包括:供电电源以及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用于输出第三电压以及第四电压,所述第三电压小于所述第四电压。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供电系统中,包括:所述供电电源输出电流,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导通之前,所述功率电阻抑制所述输出电流;所述第一延时电路在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存在电压时,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以导通所述第一开关,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传输所述输出电流;所述第二延时电路在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存在电压时,向所述第二开关发送第二导通信号,以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为负载供电;其中,所述第一延时电路发送所述第一导通信号的时间早于所述第二延时电路发送所述第二导通信号的时间。

5、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在控制电路中功率电阻与第一开关并联,在开始通电时,电流通过功率电阻流经第一开关的输出端,第一延时电路在第一时间间隔后,向第一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第一开关导通,避免在供电瞬间,电流流过第一开关,防止第一开关被烧坏。第二延时电路可以在第二时间间隔后向第二开关发送第二导通信号,由于第一导通信号发送的时间早于第二导通信号的发送时间,实现了通过第二延时电路保证在第一开关导通后,再为负载供电,避免二次冲击电流,保护了电路的安全。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抑制瞬态冲击电流的问题,达到有效抑制瞬态冲击电流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隔离电源,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输出电源,所述输出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隔离电源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输出电源用于对接收到的来自所述隔离电源的电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并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源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时电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抑制电路,其中,所述抑制电路用于抑制所述隔离电源发出的干扰信号,所述抑制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抑制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抑制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隔离电源的功率地端连接,所述抑制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隔离电源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电路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时电路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动电路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动电路还包括:第八电阻以及第九电容;

12.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连接。

14.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2至13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系统中,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隔离电源,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输出电源,所述输出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隔离电源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输出电源用于对接收到的来自所述隔离电源的电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并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源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时电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抑制电路,其中,所述抑制电路用于抑制所述隔离电源发出的干扰信号,所述抑制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抑制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抑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旺朱磊磊郑瑞芳吴威徐礼伟刘思远黄强强张瑶林一磊蔡通元张坤郑远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