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258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膜上移栽机构存在破膜面积大的问题,具有有效控制破膜面积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包括机架组件,机架组件包括动力源和装置固定件,动力源安装于装置固定件,装置固定件可固定于移栽机,动力源的驱动端穿过装置固定件与连杆组件的主摇臂连接,装置固定件、主摇臂、副摇臂和横拉杆组成连杆组件,副摇臂同装置固定件的连接处低于主摇臂同装置固定件的连接处,主摇臂远离装置固定件的一端能够与机架组件之间产生旋转动力,横拉杆能够在设定平面内实现平移和旋转运动,横拉杆处设置齿轮箱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以甘薯裸苗膜上移栽为例,现阶段甘薯膜上移栽工作已从传统的人工复杂操作逐渐由自动或半自动化机械代替,这类移栽机械主要以钳夹式、链夹式为主,由于机械化移栽装置原理的特殊性及甘薯移栽复杂的农艺要求,在进行膜上移栽时钳夹式、链夹式很难保证薯苗栽植质量,该两种移栽装置在栽植时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链夹式移栽装置在移栽前需对垄进行开沟工序,因此其无法实现对薯苗进行膜上栽植的工作,而钳夹式在移栽过程中入土部分尺寸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可进行膜上移栽。

3、另外,两种移栽装置结构设置不够合理,稳定性较差,工作过程中存在扦插位置不准的问题,由于两侧夹苗机构需要频繁的进行取放薯苗动作,容易致使移栽膜口开口及垄内土壤扰动程度过大,土壤扰动过大导致覆土效果差、薯苗栽植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满足裸苗移栽后其姿态符合农艺要求的基础上解决膜口偏大、土壤回填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包括机架组件,机架组件包括动力源和装置固定件,动力源安装于装置固定件,装置固定件可固定于移栽机,动力源的驱动端穿过装置固定件与连杆组件的主摇臂连接,装置固定件、主摇臂、副摇臂和横拉杆组成连杆组件,副摇臂同装置固定件的连接处低于主摇臂同装置固定件的连接处,主摇臂远离装置固定件的一端能够与机架组件之间产生旋转动力,横拉杆能够在设定平面内实现平移和旋转运动,横拉杆处设置齿轮箱组件,齿轮箱组件内部设置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主摇臂连接,从动齿轮与往复苗插组件连接,主摇臂在旋转过程中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带动往复苗插组件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在主摇臂运动至低处时往复苗插组件伸长至较长状态以实现插苗。

4、如上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所述齿轮箱组件包括齿轮箱壳体,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设于齿轮箱壳体内,从动齿轮与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配合,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一端穿过齿轮箱壳体后设置限位部件,限位部件同固定于齿轮箱壳体的丝杆旋转限位座配合,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的另一端设置苗插。

5、如上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所述齿轮箱壳体包括两半,每一半齿轮箱壳体内部设置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外侧通过轴承支撑所述的从动齿轮以使得从动齿轮相对于第一凸部可转动,卡簧位于轴承远离另一轴承的位置处。

6、如上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所述齿轮箱壳体内部设置第二凸部,第二凸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部的高度,所述主动齿轮位于两侧第二凸部之间,第二凸部的内径大于齿轮箱壳体从动轴孔的直径,从动轴穿过主动齿轮并与主动齿轮连接以带动主动齿轮的转动,从动轴与所述的主摇臂连接,从动轴与第二凸部之间设置轴承以使得从动齿轮相对于第二凸部可转动。

7、如上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所述从动齿轮的键槽处置有丝杆滑块,丝杆滑块与所述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相接,所述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时,因丝杆滑块的设置使得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8、如上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所述丝杆旋转限位座包括与所述齿轮箱壳体连接的支撑座,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支撑板,支撑板朝向从动轴的一侧设置限位轨道,所述限位部件卡入限位轨道中;

9、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的一端设置限位导向环,限位导向环的一侧同所述的限位部件连接。

10、如上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所述主摇臂、所述副摇臂均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装置固定件的同一侧,主摇臂、副摇臂之间间隔距离设置,主动锥齿轮轴穿过主摇臂和所述的横拉杆设置,主动锥齿轮轴穿过主摇臂的一端装有动力齿轮,动力齿轮与齿圈啮合,齿圈固定于所述的装置固定件,齿圈与所述动力源驱动端的轴线重合,齿圈的半径小于横拉杆的长度。

11、如上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所述主动锥齿轮轴穿过所述横拉杆的一端同齿轮传动组件连接,齿轮传动组件与所述的从动轴连接。

12、如上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所述横拉杆通过铰接轴座同所述的齿轮箱组件连接,铰接轴座设置铰接轴,铰接轴穿过横拉杆和所述的副摇臂设置;

13、所述装置固定件相对于移栽机的安装角度可更换,以满足不同需求。

14、第二方面,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方法,采用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包括如下内容:

15、机架组件固定于移栽机;

16、主摇臂远离装置固定件的一端能够与机架组件之间产生旋转动力,进而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带动往复苗插组件实现往复直线运动,连杆组件在完成一次旋转的同时往复苗插组件完成一次往复轴线运动,在主摇臂运动至低处时往复苗插组件伸长至较长状态以实现膜上插苗。

17、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膜上移栽装置,结构设置合理,主摇臂能够与机架组件之间产生旋转动力,横拉杆能够在设定平面内实现平移和旋转运动,横拉杆处设置齿轮箱组件,齿轮箱组件与往复苗插组件配合,在主摇臂运动至低处时往复苗插组件伸长至较长状态以实现插苗,对裸苗进行膜上移栽工作时能够有效解决稳定性差、膜口偏大、土壤扰动大及覆土效果差等问题,其采用机械化的方式模拟人工手持式叉形薯苗栽植器代替人工将薯苗直接插入土壤内部从而不断进行裸苗栽植,已达到裸苗较高的移栽质量。

19、2)本专利技术的膜上移栽装置相比于其它类型的裸苗移栽装置(钳夹式、链夹式、轮式等),由于组成该装置的零部件较少、原理及结构简单,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不易损坏、稳定性好;由于该装置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得其与钳夹式、链夹式等其它类型的移栽装置相比,该装置在移栽入土时其苗插只在单一纵向平面上运动而没有横向运动,并且其入土和出土时只有苗插这一结构狭小的零件在土壤中运动,即其移栽过程中工作空间相对较小,因此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具有破膜口小、土壤扰动小及覆土效果好等优势。

20、3)本专利技术的膜上移栽装置中装置固定件用于同现有的移栽机连接,如此能够通过调整装置固定件的位置即可调整整体的安装角度、调整齿轮箱组件中齿轮的传动比及各部分的长度尺寸来实现裸苗各种形式如“船底形”、“钩形”、“水平形”、“斜形”等不同移栽农艺要求的栽植方法。

21、4)本专利技术中驱动电机工作将连续单向的旋转动力传递至主摇臂,主摇臂带动连杆组件做平移旋转运动,并将齿轮齿圈啮合所产生的旋转扭矩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传递至往复丝杆组件处,齿轮传动组件将旋转运动90°变向通过从动轴传递至齿轮箱组件内部,齿轮箱组件内部通过齿轮传动将旋转动力传递至反向双螺旋往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组件,机架组件包括动力源和装置固定件,动力源安装于装置固定件,装置固定件可固定于移栽机,动力源的驱动端穿过装置固定件与连杆组件的主摇臂连接,装置固定件、主摇臂、副摇臂和横拉杆组成连杆组件,副摇臂同装置固定件的连接处低于主摇臂同装置固定件的连接处,主摇臂远离装置固定件的一端能够与机架组件之间产生旋转动力,横拉杆能够在设定平面内实现平移和旋转运动,横拉杆处设置齿轮箱组件,齿轮箱组件内部设置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主摇臂连接,从动齿轮与往复苗插组件连接,主摇臂在旋转过程中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带动往复苗插组件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在主摇臂运动至低处时往复苗插组件伸长至较长状态以实现插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组件包括齿轮箱壳体,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设于齿轮箱壳体内,从动齿轮与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配合,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一端穿过齿轮箱壳体后设置限位部件,限位部件同固定于齿轮箱壳体的丝杆旋转限位座配合,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的另一端设置苗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壳体包括两半,每一半齿轮箱壳体内部设置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外侧通过轴承支撑所述的从动齿轮以使得从动齿轮相对于第一凸部可转动,卡簧位于轴承远离另一轴承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壳体内部设置第二凸部,第二凸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部的高度,所述主动齿轮位于两侧第二凸部之间,第二凸部的内径大于齿轮箱壳体从动轴孔的直径,从动轴穿过主动齿轮并与主动齿轮连接以带动主动齿轮的转动,从动轴与所述的主摇臂连接,从动轴与第二凸部之间设置轴承以使得从动齿轮相对于第二凸部可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的键槽处置有丝杆滑块,丝杆滑块与所述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相接,所述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时,因丝杆滑块的设置使得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旋转限位座包括与所述齿轮箱壳体连接的支撑座,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支撑板,支撑板朝向从动轴的一侧设置限位轨道,所述限位部件卡入限位轨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摇臂、所述副摇臂均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装置固定件的同一侧,主摇臂、副摇臂之间间隔距离设置,主动锥齿轮轴穿过主摇臂和所述的横拉杆设置,主动锥齿轮轴穿过主摇臂的一端装有动力齿轮,动力齿轮与齿圈啮合,齿圈固定于所述的装置固定件,齿圈与所述动力源驱动端的轴线重合,齿圈的半径小于横拉杆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锥齿轮轴穿过所述横拉杆的一端同齿轮传动组件连接,齿轮传动组件与所述的从动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杆通过铰接轴座同所述的齿轮箱组件连接,铰接轴座设置铰接轴,铰接轴穿过横拉杆和所述的副摇臂设置;

10.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包括如下内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组件,机架组件包括动力源和装置固定件,动力源安装于装置固定件,装置固定件可固定于移栽机,动力源的驱动端穿过装置固定件与连杆组件的主摇臂连接,装置固定件、主摇臂、副摇臂和横拉杆组成连杆组件,副摇臂同装置固定件的连接处低于主摇臂同装置固定件的连接处,主摇臂远离装置固定件的一端能够与机架组件之间产生旋转动力,横拉杆能够在设定平面内实现平移和旋转运动,横拉杆处设置齿轮箱组件,齿轮箱组件内部设置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主摇臂连接,从动齿轮与往复苗插组件连接,主摇臂在旋转过程中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带动往复苗插组件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在主摇臂运动至低处时往复苗插组件伸长至较长状态以实现插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组件包括齿轮箱壳体,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设于齿轮箱壳体内,从动齿轮与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配合,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一端穿过齿轮箱壳体后设置限位部件,限位部件同固定于齿轮箱壳体的丝杆旋转限位座配合,反向双螺旋往复丝杆的另一端设置苗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壳体包括两半,每一半齿轮箱壳体内部设置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外侧通过轴承支撑所述的从动齿轮以使得从动齿轮相对于第一凸部可转动,卡簧位于轴承远离另一轴承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往复直插式裸苗膜上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壳体内部设置第二凸部,第二凸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部的高度,所述主动齿轮位于两侧第二凸部之间,第二凸部的内径大于齿轮箱壳体从动轴孔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张修文何腾飞刘虎汪宝卿史嵩史玉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