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亚胺、其制备方法以及含聚酯电子胶。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柔性覆铜板(fccl)所用的胶黏剂大都是环氧胶或聚酯体系,一般未达到要求的阻燃性能,需要添加无机粉体固体(氢氧化物)或者磷系的阻燃剂,这就会造成粘合力下降,或者电学性能下降。使用聚酰亚胺(pi)胶往往对工艺设备要求较高,需要高温高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聚酯电子胶选择性单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其制备方法以及聚酯电子胶。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可对聚酯或者环氧体系进行改性,可以极大提高阻燃性能和粘合剥离力。涂布工艺在较低温度下挥干,而且体系的溶剂沸点低,可以满足现有工艺需要。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其聚合单体包括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其中,所述二酐单体选自bpada(4,4'-(4,4'-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btda(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odpa(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和α-bpda(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胺单体选自dds(氨苯砜)、tpe-r(1,3-双(4'-氨基苯氧基)苯)、bapp(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s-m(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基砜)、1,3-bac(1,3-环己二甲胺)、oda(4,4'-二氨基二苯醚)、二聚二胺和三聚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3、在某一方案中,所述二酐单体为bpada和α-bpda,例
4、或,所述二酐单体为opda和bpada,例如所述opda和bpada的摩尔比为1:1。
5、在某一方案中,所述二胺单体为二聚胺priamine 1075。
6、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二胺单体和所述的二酐单体的摩尔比为(0.7-1.2):1,例如为0.9:1。
7、在某一方案中,所述二酐单体为bpada和α-bpda,所述bpada和α-bpda的摩尔比为1:1;所述二胺单体为二聚胺priamine 1075;所述二胺单体和所述的二酐单体的摩尔比为0.9:1;
8、或,所述二酐单体为opda和bpada,所述opda和bpada的摩尔比为1:1;所述二胺单体为二聚胺priamine 1075;所述二胺单体和所述的二酐单体的摩尔比为0.9:1。
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60℃-150℃条件下,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发生亚胺化反应,得到所述聚酰亚胺;所述二酐单体选自bpada(4,4'-(4,4'-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btda(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odpa(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和α-bpda(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胺单体选自dds(氨苯砜)、tpe-r(1,3-双(4'-氨基苯氧基)苯)、bapp(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s-m(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基砜)、1,3-bac(1,3-环己二甲胺)、oda(4,4'-二氨基二苯醚)、二聚二胺和三聚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在某一方案中,所述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以溶液的形式参与反应。
11、在某一方案中,所述溶液的溶剂选自酮类溶剂、烃类溶剂和酯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酮类溶剂例如为环丁酮,所述烃类溶剂例如为芳香烃和/或烷烃类溶剂,所述芳烃类溶剂例如为甲苯和/或二甲苯,所述烷烃类溶剂例如为甲基环己烷;再例如所述溶液的溶剂为环己酮与甲基环己烷的混合溶剂,又例如所述环己酮与甲基环己烷的质量比为(6-10):1,再例如为9:1。
12、在某一方案中,所述二酐单体的溶液中,所述溶剂与所述二酐单体的质量比为(8-12):1。再例如为10:1。
13、在某一方案中,所述二胺单体的溶液中,所述溶剂与所述二胺单体的质量比为(8-12):1。再例如为10:1。
14、在某一方案中,将所述二胺单体加入到所述二酐单体中反应;例如60℃下,将所述二胺单体加入到所述二酐单体中反应。
15、在某一方案中,所述二酐单体如前任一方案中所述。
16、在某一方案中,所述二胺单体如前任一方案中所述。
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其由上述的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8、在某一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为可溶性溶液形式。
19、在某一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可以溶于丁酮、环己酮、甲苯、二甲苯、dmf、甲基环己烷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所述的聚酰亚胺作为改性剂在制备聚酯电子胶用组合物或聚酯电子胶中的应用。
21、在某一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加入到聚酯电子胶中可以提高体系的阻燃性能。
22、在某一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加入到聚酯电子胶中可以提高体系的剥离力。
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酯电子胶用组合物,其包含90-95质量份聚酯、250-270质量份酮类溶剂、0.3-1质量份如前任一方案所述聚酰亚胺、2-5质量份环氧树脂、5-10质量份无卤阻燃剂和3-6质量份异氰酸酯。
24、在某一方案中,所述聚酯为共聚聚酯,例如选自共聚聚酯vylon 560、共聚聚酯vylon 600、共聚聚酯vylon 290中的一种或多种。
25、在某一方案中,所述酮类溶剂为脂肪酮溶剂,例如为丁酮。
26、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例如为二官能团环氧树脂或三官能团环氧树脂,再例如为二官能团环氧树脂yn-1828或三官能团环氧树脂304。
27、在某一方案中,所述无卤阻燃剂为无机阻燃剂和/或有机阻燃剂;所述无机阻燃剂例如为氢氧化物,再例如为氢氧化铝,所述有机阻燃剂例如为hpctp。
28、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异氰酸酯为芳香族异氰酸酯,例如为异氰酸酯pdmi(异氰酸聚亚甲基聚亚苯基酯),再例如为异氰酸酯pm200(万华)。
29、在某一方案中,其包含92或93质量份聚酯。
30、在某一方案中,其包含264质量份酮类溶剂。
31、在某一方案中,其包含0.5质量份如前任一方案所述聚酰亚胺。
32、在某一方案中,其包含2或3质量份环氧树脂。
33、在某一方案中,其包含10质量份无机阻燃剂。
34、在某一方案中,其包含5质量份有机阻燃剂。
35、在某一方案中,其包含4质量份异氰酸酯。
36、在某一方案中,其包含或为以下任一方案:
37、方案一:92质量份共聚聚酯、264质量份酮类溶剂、0.5质量份如前任一方案所述聚酰亚胺、3质量份环氧树脂、10质量份氢氧化铝、5质量份hpctp和4质量份异氰酸酯;
38、方案二:93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其聚合单体包括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其中,所述二酐单体选自4,4'-(4,4'-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和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胺单体选自氨苯砜、1,3-双(4'-氨基苯氧基)苯、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基砜、1,3-环己二甲胺、4,4'-二氨基二苯醚、二聚二胺和三聚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3.一种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60℃-150℃条件下,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发生亚胺化反应,得到所述聚酰亚胺;所述二酐单体选自4,4'-(4,4'-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和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胺单体选自氨苯砜、1,3-双(4'-氨基苯氧基)苯、2,2'-双[4-(4-
4.一种聚酰亚胺,其由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5.如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作为改性剂在制备聚酯电子胶用组合物或聚酯电子胶中的应用。
6.一种聚酯电子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90-95质量份聚酯、250-270质量份酮类溶剂、0.3-1质量份如权利要求1-2和5中任一项所述聚酰亚胺、2-5质量份环氧树脂、5-10质量份无卤阻燃剂和3-6质量份异氰酸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电子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8.一种聚酯电子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聚酯电子胶用组合物;
9.一种聚酯电子胶,其由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聚酯电子胶用组合物制备得到,或其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一种柔性覆铜板,其包含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酯电子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其聚合单体包括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其中,所述二酐单体选自4,4'-(4,4'-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和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胺单体选自氨苯砜、1,3-双(4'-氨基苯氧基)苯、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基砜、1,3-环己二甲胺、4,4'-二氨基二苯醚、二聚二胺和三聚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3.一种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60℃-150℃条件下,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发生亚胺化反应,得到所述聚酰亚胺;所述二酐单体选自4,4'-(4,4'-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和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胺单体选自氨苯砜、1,3-双(4'-氨基苯氧基)苯、2,2'-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吴小杰,李振宇,贾妍,郑天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