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防,尤其涉及一种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生防菌剂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多种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抑制病原菌、增加植物免疫力、促进植物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还可以保护环境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但是大多数生防菌在田间施用后往往因定殖能力弱,不能形成足够的生物群体而降低了生防效果。定殖的生防菌也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光照、土壤ph值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存活时间和稳定性受限,难以持续发挥生防效果,尤其是单一生防菌剂的抗病能力更容易受到病原菌的适应性变化和抗药性的影响。复配生防菌剂通过不同种类生防菌之间的协同效应,扩大防治谱,从而增强生防效果。
2、固定化可以显著提高生防细菌的稳定性,使其更能适应田间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但对于复配生防菌剂而言,不同的菌株可能对固定化载体有不同的适应性,选择适合的固定化载体对于确保菌株的稳定性和活性至关重要。现有技术在复配生防菌的筛选、复配比例、固定化方法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研究,导致生防菌剂不能充分发挥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缺乏复配生防菌及有效的固定化方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由海藻酸钠-氯化钙包埋复配生防菌组成,所述复配生防菌包括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rosea);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
4、进一步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与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的活菌数比为1~2:1~2。
5、一种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一、将贝莱斯芽孢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液,将粉红螺旋聚孢霉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粉红螺旋聚孢霉菌丝;将所得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液与粉红螺旋聚孢霉菌丝混合,得到复配菌液;
7、步骤二、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将步骤一得到的复配菌液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得到混合体系;
8、步骤三、使用装有针头的无菌注射器,将步骤二所得混合体系逐滴滴加到氯化钙溶液中,经过硬化处理和洗涤得到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
9、进一步的,步骤一所述液体培养基为lb培养基,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为28℃、200rpm的条件下培养24h,所述固体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培养条件为28℃的条件下培养7天。
10、进一步的,步骤一所述复配菌液中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106cfu/ml,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的活菌数为1×106cfu/ml。
11、进一步的,步骤二所述混合体系中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5%,所述混合体系中复配菌液的质量浓度为20~40%。
12、进一步的,步骤三所述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3%,所述硬化处理的温度为4℃下处理2~6h,所述洗涤为先用生理盐水洗涤,再用无菌水冲洗。
13、进一步的,步骤三所得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平均粒径为3.5mm。
14、一种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在农业病害防治、植物促生、土壤改良、环保污染治理或食品保鲜防腐领域的应用。
15、进一步的,所述农业病害防治为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中贝莱斯芽孢杆菌与粉红螺旋聚孢霉复配后,对番茄灰霉病具有出色的抑制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化技术将复配菌液固定在海藻酸钙微球中,显著提高了生物防治的稳定性和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系统性研究优化了生防菌的复配比例和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制备工艺,使得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抑菌效果达到76.19%,优于复配菌剂本身以及传统化学农药。
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为复配生防菌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能够更有效地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延长了贮藏有效期,从而保证了复配菌剂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不仅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还能促进番茄植物的生长。实验证明,复配菌剂及其固定化微球能显著提升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和胚根长度,同时增加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鲜重和干重等形态指标,此外,还能显著提高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植株的sod和pod酶活性,增强防御机制,进一步增强其抗病能力、产量和品质。
20、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生物菌剂及其固定化技术对环境更为友好,减少了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这符合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
21、本专利技术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制备工艺相对简便,所需原料易得且成本低廉。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可以确保微球的粒径一致、稳定性高且易于保存和运输。这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农业病害防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其特征在于,由海藻酸钠-氯化钙包埋复配生防菌组成,所述复配生防菌包括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497;所述粉红粘帚霉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7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与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的活菌数比为1~2:1~2。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液体培养基为LB培养基,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为28℃、200rpm的条件下培养24h,所述固体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培养条件为28℃的条件下培养7天。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复配菌液中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106CFU/mL,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混合体系中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5%,所述混合体系中复配菌液的质量浓度为20~40%。
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3%,所述硬化处理的温度为4℃下处理2~6h,所述洗涤为先用生理盐水洗涤,再用无菌水冲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得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平均粒径为3.5mm。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在农业病害防治、植物促生、土壤改良、环保污染治理或食品保鲜防腐领域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在农业病害防治、植物促生、土壤改良、环保污染治理或食品保鲜防腐领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病害防治为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其特征在于,由海藻酸钠-氯化钙包埋复配生防菌组成,所述复配生防菌包括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497;所述粉红粘帚霉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7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与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的活菌数比为1~2:1~2。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液体培养基为lb培养基,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为28℃、200rpm的条件下培养24h,所述固体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培养条件为28℃的条件下培养7天。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复配生防菌固定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复配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傲雪,刘佳音,侯赛因·加尼扎德,杨晨晨,缪沅阳,潘思孟,刘洋,曹蕾,仇有文,张瑶,陈秀玲,刘树森,刘钊,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