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驱动模组及电动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动旋转工具基于其具有高效、便携、易操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相关技术中,电动旋转工具的外壳上设有开孔,电动旋转工具包括穿设于开孔的按钮,用户通过按压按钮从而控制电动旋转工具的工作参数,例如可以控制电动旋转工具的转速以及通断电等工作参数。由于按钮的外周与外壳上的开孔的孔壁之间无法紧密贴合,使得外壳的内腔通过按钮与开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而与外界连通,外界灰尘能够通过该间隙进入外壳内,从而影响电动旋转工具的内部元件的运行。综上,相关技术中的电动旋转工具的防水防尘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驱动模组及电动装置,能够提升驱动模组的防水以及防尘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驱动模组,包括:
3、外壳组件,包括壳主体以及与所述壳主体一体连接的感应部;
4、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外壳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传动轴,所述电机和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
5、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彼此电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传感器,所述电机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感应部的内侧,以用于接收所述感应部产生的感应信号,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电机。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发光元件,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
7、所述控制器配置成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元件为一个时,所述发光元件为灯带,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长度对应所述传动轴的转速。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池;
10、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组件运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开关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池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机开启,所述开关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电池和所述控制器断开电连接,所述电机关闭,所述开关由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传动轴的转速降低。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主体,并能相对于所述壳主体由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设于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充电组件具有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开设于所述壳主体,所述充电插口通过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以及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限位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限位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传动轴停止转动。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止动销、止动弹簧和按钮,所述止动销通过所述止动弹簧和所述按钮连接,所述按钮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主体,所述按钮沿其周向形成有边缘部,所述传动轴开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边缘部抵接于所述壳主体,所述止动销脱离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边缘部远离所述壳主体,所述止动销与所述限位部接合。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应部具有相对的内侧和外侧,所述感应部由所述外侧朝向所述内侧方向凹陷。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接触所述感应部,以获取所述感应部受到的压力;
17、或者,所述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接触所述感应部,以获取所述感应部的温度。
18、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电动装置,包括:
19、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模组;
20、功能模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驱动模组,所述功能模组包括功能头,所述功能头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驱动模组的所述传动轴。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装置还包括锁紧模组,所述功能模组通过所述锁紧模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驱动模组。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模组包括夹头和夹头锁帽,所述夹头锁帽套设于所述夹头,所述夹头锁帽相对于所述夹头具有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夹头锁帽中设有锁孔,所述锁孔与所述传动轴的轴面螺纹连接,所述夹头包括夹持部和连接部,所述传动轴中设有轴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轴孔螺纹连接;
23、所述夹持部开设有间隙,所述夹头锁帽处于锁紧位置时,所述间隙缩小,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功能头,所述夹头锁帽处于解锁位置时,所述间隙张开,所述夹持部松开所述功能头。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装置还包括识别模组,所述功能模组通过所述识别模组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组,所述识别模组用于检测所述功能模组的电阻信号并将所述电阻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电阻信号控制所述电机的输出转速。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组包括导电环和至少两个导电触点,所述导电环设置于所述功能头靠近所述传动轴的一端,所述导电触点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电环,所述导电环通过所述导电触点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导电环用于检测所述功能头的电阻信号,所述导电触点用于将所述电阻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7、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驱动模组包括外壳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控制组件。其中,外壳组件包括壳主体以及与壳主体一体连接的感应部,驱动组件连接于外壳组件,该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连接于电机的传动轴。控制组件设于外壳组件内,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传感器,传感器设于感应部的内侧,以用于接收感应部产生的感应信号,控制器能够响应该感应信号并根据该感应信号控制设于外壳内的电机。该方案中,由于驱动模组的外壳组件的壳主体与感应部一体连接,从而感应部与壳主体之间不存在缝隙,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按钮穿出壳主体的开孔的结构而言,本技术中,外部灰尘或水渍不会由感应部与壳主体之间的缝隙进入外壳内,从而提升了驱动模组的防水及防尘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设于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充电组件具有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开设于所述壳主体,所述充电插口通过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以及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限位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限位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传动轴停止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止动销、止动弹簧和按钮,所述止动销通过所述止动弹簧和所述按钮连接,所述按钮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主体,所述按钮沿其周向形成有边缘部,所述传动轴开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边缘部抵接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部具有相对的内侧和外侧,所述感应部由所述外侧朝向所述内侧方向凹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接触所述感应部,以获取所述感应部受到的压力;
11.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装置还包括锁紧模组,所述功能模组通过所述锁紧模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驱动模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模组包括夹头和夹头锁帽,所述夹头锁帽套设于所述夹头,所述夹头锁帽相对于所述夹头具有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夹头锁帽中设有锁孔,所述锁孔与所述传动轴的轴面螺纹连接,所述夹头包括夹持部和连接部,所述传动轴中设有轴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轴孔螺纹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装置还包括识别模组,所述功能模组通过所述识别模组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组,所述识别模组用于检测所述功能模组的电阻信号并将所述电阻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电阻信号控制所述电机的输出转速。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组包括导电环和至少两个导电触点,所述导电环设置于所述功能头靠近所述传动轴的一端,所述导电触点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电环,所述导电环通过所述导电触点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导电环用于检测所述功能头的电阻信号,所述导电触点用于将所述电阻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设于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充电组件具有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开设于所述壳主体,所述充电插口通过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以及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限位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限位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传动轴停止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止动销、止动弹簧和按钮,所述止动销通过所述止动弹簧和所述按钮连接,所述按钮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主体,所述按钮沿其周向形成有边缘部,所述传动轴开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边缘部抵接于所述壳主体,所述止动销脱离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边缘部远离所述壳主体,所述止动销与所述限位部接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部具有相对的内侧和外侧,所述感应部由所述外侧朝向所述内侧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飚,胡邦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范泰克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