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凝血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是含量已知的处于与实际标本相同的基质中的特性明确的物质,主要是用于凝血检测过程中,针对检测设备和试剂的精密度测试和实验室日常室间及室内质量控制等场合,对产品的均一性、复溶稳定性等有严格的要求。
2、凝血七项检测是指,针对患者临床样本开展的aptt、pt、tt、fib、at-iii、fdp和d-dimer七项检测。这七项检测涵盖凝血、抗凝和纤溶三大关联体系,对患者的凝血、抗凝、溶栓等疾病诊断、监测和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3、aptt检测可反映:1.内源凝血途径凝血因子缺陷(如因子ⅷ(甲型血友病)、因子ⅸ(乙型血友病)、因子ⅺ和因子xii、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及因子v、因子x);2.血中抗凝物质(狼疮抗凝物、凝血因子抑制物或肝素)增多等;3.以及一些免疫性疾病(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及大量输入库存血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pt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活性和评价体内凝血功能的指标,是临床调整抗凝药剂量的依据。pt检测也是检查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有无障碍的过筛试验。可造成pt延长的具体现象有:1.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因子ⅰ));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3.使用肝素;4.血液循环中存在抗体(如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等因子的抗体)。可
5、tt是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后凝固的时间,由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能使tt延长,可作为纤溶系统的筛选试验,反映共同凝血途径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情况。临床上会导致tt延长的现象有: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6、fib是参与凝血和止血过程中的重要蛋白纤维蛋白的前体,其浓度变化对凝血功能有重要影响。临床上fib增高,是各种血栓性疾病重要危险因素,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灼伤、休克、大手术后、恶性肿瘤及血栓前状态、老年人等;而fib减低,常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也可见于降纤药(抗栓酶、去纤酶)使用和溶栓治疗。
7、at-iii是体内重要的抗凝物质,可抑制凝血酶以及凝血因子ⅸa、ⅹa、ⅺa、ⅻa等的活性,从而调节凝血过程,维持凝血与抗凝的平衡。临床上,at-iii缺乏或活性降低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易引发血栓形成,常见于先天性at-iii缺乏症、dic、肝脏疾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过程中。另外,在抗凝治疗监测方面,某些抗凝药物(如肝素)的作用依赖于at-iii,如果at-iii水平过低,肝素的抗凝作用可能无法充分发挥,此时需要补充at-iii或调整抗凝治疗方案。
8、fdp是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被分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其含量的高低可反映体内纤溶活性的强度。
9、d-dimer是一种可溶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作为反映体内血浆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激活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10、所以在诊断、检测和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在近年血栓相关疾病越来越受重视的情况下,凝血七项检测在对血栓等疾病的监测、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1、为提高临床监测效率,降低监测成本,越来越多的凝血检查设备厂商和试剂注重包含以上凝血七项一体化检测系统开发。由此,也催生了针对该凝血七项检测的质控品的需求。以往的凝血质控品主要针对单项或者前4-5项等凝血指标的检测,针对凝血七项的复合质控品的开发比较少见。
12、中国专利cn117741166a的说明书中记载了一种多项目复合凝血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该法利用人血浆和人血清加入凝血因子ⅴ、ⅶ、ⅷ、ⅸ、ⅹ、ⅺ、ⅻ、at-iii、d-d、fdp和纤维蛋白原制备复合质控品,其专利技术的质控品可同时用于临床上pt、inr、aptt、tt、fib、at-iii、d-d和fdp质量控制。
13、中国专利cn118425538a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异常值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使用兔血浆为基质血浆,主要以水蛭素作为抗凝物质调节有关凝血时间项目,制备异常值质控品,可同时用于pt、aptt、tt、fib、at-ⅲ、d-dimer、fdp项目。该专利中完全使用兔血浆作为基质血浆,这可能与真实检测时的人血基质环境有所差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人源血浆为主要组分是最为理想的。非人源材料的水蛭素添加,也会增加基质效应。且该方法仅用于制备异常值质控品,正常质控品尚未包含,因此该方法有较大局限性。
14、凝血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凝血因子、其他条件)共同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最终体现在pt、aptt、tt、fib、at-ⅲ、d-dimer、fdp等项目上,单独来调试某个项目,而完全不改变其他项目较为困难。另外,由于生物性原料差异的存在,质控品可能存在较大的批间差,甚至出现靶值无法调试成功的现象。
15、中国专利cn117741166a的说明书中记载了使用了血清作为混合基质主要组分之一。由于血清在形成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凝血因子的激活,这些激活的凝血因子会给多项凝血质控品的长期稳定性带来不确定性,所以多项质控品基质应尽量避免或者混合使用人血清。且该专利通过添加凝血因子的制备方法,增加了凝血因子纯化所需要的成本。
16、因此亟需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制备方法,可适应任意人血浆原材料,且该法制备的质控品长期稳定,其各项目含量或测值可在正常范围、或异常值范围内任意调试,满足多系统检测需求或质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人血浆为基质血浆,避免了基质效应,制备工艺可靠、可操作性强;制备的质控品可满足广范围靶值要求、且精准对标质控需要的任何靶值,同时具备广泛的试剂仪器适用性、长时间的稳定性。
2、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获取枸橼酸钠抗凝的人混合血浆和枸橼酸钠抗凝的动物血浆pp,备用;
4、血浆中有的凝血因子很容易失去活性,因此原料血浆越新鲜越好。
5、使用的人混合血浆,是正常人的血浆,但在实践中由于冰冻、存放等因素,导致凝血活性衰减,aptt、pt测值延长。pp,凝血因子活性强于人类,较人类有更短的aptt和pt值,动物血浆(pp)的作用,调节质控品的aptt、pt;失去部分活性的血浆,调整到新鲜人混合血浆相应的aptt、pt值,需要更多的pp。
6、pp,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检测筛选,其中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氢氧化铝胶体用量(V/V)为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缓冲稳定保护剂为海藻糖、甘氨酸、HEPES、氯化钠、柠檬酸三钠、Tris、Proclin300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糖浓度范围为50~500g/L,甘氨酸浓度范围为0~160 g/L,HEPES浓度范围为100~250g/L,氯化钠浓度范围为0~10g/L,柠檬酸三钠浓度范围为0~5g/L,Tris浓度范围为0~5g/L,Proclin300浓度范围千分之1到10;缓冲稳定保护剂添加量为4% ~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FIB调节液为人血浆浓缩物,其添加量为R0和R1总体积的0~50 %;PP0或PP1的添加量占总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水平1的凝血酶原时间10~15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1~45s,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为2~4 g/L,抗凝血酶III活性为80~120%,D-二聚体的浓度为0.1~ 0.9 μg/m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浓度为2.5~5.5μg/mL,凝血酶时间10~2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水平2的凝血酶原时间15~74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150s,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为0.6~2 g/L,抗凝血酶III活性为5~80%,D-二聚体的浓度为0.9~3.0 μg/m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浓度为5.5~55 μg/mL,凝血酶时间20~50s。
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水平1的固定成份和体积含量为:R0 36~81%,R1 0~45%,FIB调节液0~8.2%,PP0 0~8.2%,FDP 0~0.73%,DD 0~0.73%,AT Ⅲ 0~0.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水平2固定成份和体积含量为:R1 14~37%,稀释液37~59%,FIB调节液0~3%,R0 0~11%,PP1 0~15%,FDP 0~0.73%,DD 0~0.7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氢氧化铝胶体用量(v/v)为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缓冲稳定保护剂为海藻糖、甘氨酸、hepes、氯化钠、柠檬酸三钠、tris、proclin300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糖浓度范围为50~500g/l,甘氨酸浓度范围为0~160 g/l,hepes浓度范围为100~250g/l,氯化钠浓度范围为0~10g/l,柠檬酸三钠浓度范围为0~5g/l,tris浓度范围为0~5g/l,proclin300浓度范围千分之1到10;缓冲稳定保护剂添加量为4% ~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fib调节液为人血浆浓缩物,其添加量为r0和r1总体积的0~50 %;pp0或pp1的添加量占总体积0~20%;稀释液占总体积0~60%;r0占总体积0~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凝血七项复合质控品水平1的凝血酶原时间10~15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显福,范丽,龚鑫,王凤莲,瞿付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协和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