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r1234yf作为一种替代r134a的冷媒被逐渐推广使用,以替代会引发温室效应的传统冷媒,然而随着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的禁用法规颁布(如:欧美英日pfas全氟化合物禁限),因为r1234yf等冷媒难以被降解,且对微生物会造成永久性伤害,可能被禁用,而包括r290在内的新型冷媒,或许将成为新一代冷媒的替代方案。
2、然而,虽然r290冷媒的热力性能优良,但是可燃性高,难以满足安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更高,适用于新型冷媒。
2、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媒侧组件,冷却介质侧组件、九通阀、第一三通阀以及第二三通阀,所述冷媒侧组件具有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却介质侧组件包括:加热芯体、冷却芯体、冷板以及动力总成冷却件,所述加热芯体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均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所述冷却芯体的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均与所述蒸发器相连,所述九通阀具有第一接口至第九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流路相连,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流路相连,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三流路相连,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四流路相连;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动力总成冷却件的第五流路相连,所述第六接口与所述动力总成冷却件的第六流路相连,所述第七接口与所
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将冷媒侧组件远离乘员舱设置,以提高系统安全性,满足新型冷媒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集成度更高,布置紧凑,并通过冷媒介质流路实现丰富的热管理模式。
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流路内还设置有高压加热器,所述高压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一三通阀与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第二流路内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四流路内设置有第二水泵。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七流路并联的第九流路,所述第九流路的一端与所述冷板相连,所述第九流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接口相连。
7、进一步地,所述第九流路内设置有第三水泵和单向阀。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五流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七口与所述动力总成冷却件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八口与所述第一支路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九口与所述第二支路相连,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五接口相连。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路内设置有前端散热器。
10、进一步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十流路,所述第十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九接口相连,所述第四流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端散热器相连。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侧组件还包括:压缩机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压缩机出口、所述冷凝器、所述换热器的高压冷媒进口、高压冷媒出口、蒸发器、低压冷媒进口、低压冷媒出口、压缩机进口依次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具有高压冷媒管路和低压冷媒管路,所述高压冷媒管路和所述低压冷媒管路中的一个构造为同轴管或毛细管。
1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14、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101)内还设置有高压加热器(25),所述高压加热器(25)位于所述第一三通阀(40)与所述冷凝器(11)之间,所述第二流路(102)内设置有第一水泵(261),所述第四流路(104)内设置有第二水泵(2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23)还具有与所述第七流路(107)并联的第九流路(109),所述第九流路(109)的一端与所述冷板(23)相连,所述第九流路(10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接口(38)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流路(109)内设置有第三水泵(263)和单向阀(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三通阀(60),所述第五流路(105)包括:第一支路(1051)和第二支路(1052),所述第三三通阀(60)的第七口(61)与所述动力总成冷却件(24)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60)的第八口(62)与所述第一支路(10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1052)内设置有前端散热器(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流路(110),所述第十流路(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九接口(39)相连,所述第十流路(110)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端散热器(28)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侧组件(10)还包括:压缩机(13)和换热器(14),所述压缩机(13)的压缩机(13)出口、所述冷凝器(11)、所述换热器(14)的高压冷媒进口、高压冷媒出口、蒸发器(12)、低压冷媒进口、低压冷媒出口、压缩机(13)进口依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4)具有高压冷媒管路和低压冷媒管路,所述高压冷媒管路和所述低压冷媒管路中的一个构造为同轴管或毛细管。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101)内还设置有高压加热器(25),所述高压加热器(25)位于所述第一三通阀(40)与所述冷凝器(11)之间,所述第二流路(102)内设置有第一水泵(261),所述第四流路(104)内设置有第二水泵(2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23)还具有与所述第七流路(107)并联的第九流路(109),所述第九流路(109)的一端与所述冷板(23)相连,所述第九流路(10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接口(38)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流路(109)内设置有第三水泵(263)和单向阀(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三通阀(60),所述第五流路(105)包括:第一支路(1051)和第二支路(1052),所述第三三通阀(60)的第七口(61)与所述动力总成冷却件(24)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60)的第八口(62)与所述第一支路(1051)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迎,
申请(专利权)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