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取暖器。
技术介绍
1、电暖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加热周围空气提升温度,从而达到取暖的目的。
2、然而,随着智能家居理念的蓬勃兴起与生活需求的多元化,尽管电暖器在基本取暖需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现有电暖器产品产生的热量可能会向四周发散,导致热效率低下,不仅增加了能耗而且还降低了取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取暖器,以解决现有电暖器产品产生的热量可能会向四周发散,导致热效率低下,不仅增加了能耗而且还降低了取暖效果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取暖器,取暖器包括底座和第一加热装置;
3、其中,第一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反射部件和加热部件;壳体安装于底座,反射部件包括第一反射件,加热部件包括第一加热件,第一反射件和第一加热件均安装于壳体,第一加热件呈环形设置,第一反射件呈半球形设置,第一反射件的凹陷侧与第一加热件相对且间隔设置。
4、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第一加热件为碳素加热管。
5、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反射部件还包括第二反射件,加热部件还包括第二加热件,第二加热件与第二反射件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二加热件的形状与第一加热件的形状不同,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沿壳体的内周向依次排布于壳体的不同两侧。
6、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第二加热件呈条状设置,第二加热件和第二反射件均沿第一加热装置的高度方向延伸。
7、
8、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第二加热件为石英加热管。
9、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反射部件还包括第三反射件,加热部件还包括第三加热件,第三反射件与第三加热件相对且间隔设置,且壳体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第一侧与第三侧相背设置,第二侧与第四侧相背设置;
10、第一加热件和第一反射件位于第一侧;
11、第三侧用于与墙壁相对设置;
12、第二加热件和第二反射件位于第二侧;
13、第三反射件和第三加热件位于第四侧。
14、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取暖器还包括感温元件和电路板,感温元件安装于第二加热件,电路板电连接于感温元件、第一加热件、第二加热件和第三加热件。
15、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取暖器还包括按键组件和控制旋钮;
16、其中,按键组件和控制旋钮均电连接于电路板,按键组件用于控制第一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控制旋钮用于控制第二加热件的工作状态。
17、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取暖器还包括第二加热件;其中,第二加热件包括加热本体、安装支架、微晶板和桌板,加热本体与安装支架连接,安装支架与壳体、微晶板连接,且位于加热本体和微晶板之间,桌板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
1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加热装置上设置第一反射件和第一加热件,当第一加热部件开始工作发热时,与第一加热部件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反射部件则用于将第一加热部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聚集再发散在空气中,即通过设置第一反射部件有利于第一加热部件的发热和散热,加快热量循环,提高取暖器的加热效率,并且通过将第一加热件设置为环形,将第一反射件设置为半球形,以及限定第一反射件的凹陷侧与第一加热件相对且间隔设置,可以更好地将热量聚集在第一反射件,进而促进热量的定向传递,减少热能损失,提高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包括底座和第一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件为碳素加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件还包括第二反射件,所述加热部件还包括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反射件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加热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加热件的形状不同,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加热件沿所述壳体的内周向依次排布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件呈条状设置,所述第二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反射件均沿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高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件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反射件的内弧面与所述第二加热件相对且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件为石英加热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件还包括第三反射件,所述加热部件还包括第三加热件,所述第三反射件与所述第三加热件相对且间隔设置,且所述壳体设有依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还包括感温元件和电路板,所述感温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加热件,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感温元件、所述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二加热件和所述第三加热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还包括按键组件和控制旋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还包括第二加热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包括底座和第一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件为碳素加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件还包括第二反射件,所述加热部件还包括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反射件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加热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加热件的形状不同,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加热件沿所述壳体的内周向依次排布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件呈条状设置,所述第二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反射件均沿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高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件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反射件的内弧面与所述第二加热件相对且间隔设置。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瑞斌,李飞雄,程友兵,吕佩纯,
申请(专利权)人: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