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新案涉及一种蓄电单元。
技术介绍
1、专利文献1公开了蓄电单元。该蓄电单元具备正极层和负极层、隔板、间隔物(以下也称为“树脂体”)和加强部件。正极层和负极层在由金属箔构成的集电体的一面具有活性物质层。正极层和负极层以上述活性物质层彼此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隔板配置于上述正极层与上述负极层之间,介于上述活性物质层间。间隔物配置于上述正极层与上述负极层之间,以包围上述活性物质层的方式将上述集电体的缘部间密封而形成收容电解液(以下也称为“非水电解液”)的收容空间。加强部件对上述集电体的未设置上述活性物质层的未涂布部分进行加强。上述集电体在从上述正极层和上述负极层中的上述活性物质层的相对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上述间隔物与上述活性物质层之间具有上述未涂布部分。上述加强部件以在从上述相对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跨越上述活性物质层与上述未涂布部分的边界、和上述间隔物与上述未涂布部分的边界的方式沿着上述未涂布部分配置。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2-069042号公报
3、如果在收容空间中存在空气,则有可能非水电解液难以进入收容空间。因此,有时在向蓄电单元注入非水电解液之前对收容空间进行减压。
4、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蓄电单元的收容空间在注入非水电解液之前的状态下,在正极层和负极层的集电体的未涂布部分与隔板之间包含空间(以下也称为“未涂布部分空间”)。因此,在收容空间被减压时,由于收容空间内的压力与大气压的压力差,集电体有可能会被推向蓄电单元的内部,未涂布部分空间缩小。如果在未涂布部分空间缩小的状态下注入非水电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非水电解液的液量的分布更均匀的蓄电单元。
2、在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中包含以下的实施方式。
3、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蓄电单元具备包含隔着隔板层叠的多个双极性电极的电极层叠体、在所述多个双极性电极中相邻的双极性电极之间形成收容空间的树脂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中的非水电解液、和多个多孔质树脂片,所述双极性电极具有在周缘熔接有所述树脂体的集电体、形成于所述集电体的第一主面的正极层、和形成于所述集电体的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反侧的第二主面的负极层,所述第一主面包含不与所述正极层和所述树脂体接触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主面包含不与所述负极层和所述树脂体接触的第二区域,所述多孔质树脂片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多孔质树脂片和配置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多孔质树脂片中的至少一方。
4、第一方式中,多孔质树脂片具有第一多孔质树脂片和第二多孔质树脂片中的至少一方。因此,在非水电解液注入前的蓄电单元的状态下,收容空间被减压时,多孔质树脂片的支承使集电体不易变形。由此,收容空间与以往相比不易缩小。进而,多孔质树脂片容易在其内部保持非水电解液。其结果,第一方式的蓄电单元的收容空间内的非水电解液的液量的分布与以往相比均匀。因此,即使反复进行充电和放电,在收容空间内也不易发生非水电解液的局部性的枯竭。即,第一方式的蓄电单元的充电特性与以往相比容易维持。
5、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蓄电单元是在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的蓄电单元中,所述多孔质树脂片具有所述第一多孔质树脂片和所述第二多孔质树脂片中的一方。
6、如果反复进行蓄电单元的充电和放电,则有时会在收容空间内产生气体(以下也称为“内部气体”)。在第二方式中,内部气体容易积聚于收容空间中的未形成有第一多孔质树脂片和第二多孔质树脂片中的一方的空间内。即,与多孔质树脂片具有第一多孔质树脂片和第二多孔质树脂片的构成相比,内部气体不易存在于正极层与负极层之间。因此,锂金属不易在正极层和负极层中的至少一方析出。其结果是,第二方式的蓄电单元进一步抑制了短路的发生。
7、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蓄电单元是在所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述的蓄电单元中,所述第一多孔质树脂片的厚度与所述正极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多孔质树脂片的厚度与所述负极层的厚度相同。
8、第三方式中,在非水电解液注入前的蓄电单元的状态下,收容空间被减压时,集电体容易被多孔质树脂片支承,更难变形。其结果,第三方式的蓄电单元的收容空间内的非水电解液的液量的分布更均匀。
9、本公开的第四方式的蓄电单元是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单元中,所述第一多孔质树脂片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整个区域,所述第二多孔质树脂片配置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整个区域。
10、第四方式中,在非水电解液注入前的蓄电单元的状态下,收容空间被减压时,集电体容易被多孔质树脂片支承,更不易变形。因此,第四方式的蓄电单元的收容空间内的非水电解液的液量的分布更均匀。
11、第五方式本公开的第五方式的蓄电单元是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单元中,所述多孔质树脂片包含聚烯烃。
12、聚烯烃对于非水电解液的耐久性优异。第五方式的蓄电单元与多孔质树脂片不含有聚烯烃的构成相比,能够长期地维持充电特性。
13、根据本公开,提供非水电解液的液量的分布更均匀的蓄电单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质树脂片具有所述第一多孔质树脂片和所述第二多孔质树脂片中的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质树脂片的厚度与所述正极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多孔质树脂片的厚度与所述负极层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质树脂片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整个区域,所述第二多孔质树脂片配置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整个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质树脂片包含聚烯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质树脂片具有所述第一多孔质树脂片和所述第二多孔质树脂片中的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质树脂片的厚度与所述正极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多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