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1992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用于移动的限位移动机构,所述限位移动机构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抬升的导向穿线机构,所述限位移动机构包括稳定底板,所述稳定底板的顶部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转动柱,且转动柱的顶端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承重转板,所述承重转板顶部的后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支撑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网铺设技术领域。该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限位移动机构和导向穿线机构进行组合式使用,这两个机构能够在进行电线搭接时直接调节稳定底板的位置,使导向斜管能够靠近高空电线的位置,然后再利用滚压轮的传动,使电缆线能够以直行的方式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铺设,具体为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供电系统是由电源系统和输配电系统组成的产生电能并供应和输送给用电设备的系统。供电系统包括发电、高、低压变电、输电、配电等多个电力环节,常见的电网输电线路多采用高空架设或地埋铺设两种布线方式,低压输电线缆一般采用电线杆架空布设方式。

2、当前最常见的电线架设大多为高空架设,一般都是先按照铺设路线进行电线杆的安装,随后再将电线依次安装在其顶端,实现线路的铺设,而该铺设方式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逐渐暴露出明显需要改进的缺陷,如:

3、现有对电线铺设时,需要将部分电线从已搭接完成的电线顶部穿过,而为了保证安全通常都是使用竹竿将电线的一端固定住,然后人力举起竹竿将其一端穿过安装好的电线束,这种方式导致沉重的电缆线容易将竹竿较细的一端压弯,从而无法快速的进行搭接,并且由人工将竹竿的底端扶持上抬,增加了整体的吃力程度,不方便进行操作,降低了整体的铺设效率。

4、因此现在设计方便进行穿线的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来解决此类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电线架设时,电线不方便进行高处搭接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包括用于移动的限位移动机构,所述限位移动机构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抬升的导向穿线机构。

3、优选的,所述限位移动机构包括稳定底板,所述稳定底板的顶部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转动柱,且转动柱的顶端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承重转板,所述承重转板顶部的后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支撑壁板,所述支撑壁板的后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的前端贯穿支撑壁板并延伸至支撑壁板的前部,所述第一转动杆延伸至支撑壁板前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角杆,所述多角杆的表面套设有收卷筒。

4、优选的,所述承重转板顶部的前侧通过开设开口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环形压板,且转动柱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另一侧的矩形导向槽,所述环形压板内侧的两边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穿过矩形导向槽,所述转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

5、优选的,所述稳定底板顶部的前侧通过开设开口滑动安装有第一锥杆,所述第一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盘和环形压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二齿盘,所述第一锥杆的表面且位于第二齿盘和稳定底板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一锥杆的表面且位于稳定底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同步杆,且同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杆。

6、优选的,所述稳定底板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轮胎,所述承重转板顶部后侧的左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弯型板。

7、优选的,所述导向穿线机构包括斜面内弧座,且斜面内弧座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承重转板顶部的左侧,所述斜面内弧座的左端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斜管。

8、优选的,所述斜面内弧座的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滑动套,且滑动套两个为一组设置有若干组,所述滑动套的内侧滑动安装有矩滑杆,同组所述矩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表面的两侧均通过开设开口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若干个所述第二转动杆之间的前部均通过第二皮带轮和第二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表面的后部固定连接有滚压轮。

9、优选的,最右侧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后端通过轴承件与弯型板转动连接,最右侧所述第二转动杆通过第一皮带轮和第一皮带与第一转动杆传动连接,所述斜面内弧座的表面且位于最右侧l型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联动板,且联动板的顶部通过开设开口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件与l型板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矩滑杆的底端之间通过同步连板固定连接。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s1、使用前,利用轮胎将设备推动至施工现场,在转动柱的作用下旋转承重转板使斜面内弧座面朝指定方向,随后将导向斜管通过螺纹管与螺纹套进行螺纹连接,完成安装后转至s2步骤;

12、s2、待完成准备工序后将收卷筒表面电线的一端取下然后牵引出放置在斜面内弧座的内侧,随后用手拧动螺纹杆在滑动套和矩滑杆的限位下带动若干个l型板一起下降最终使若干个滚压轮将电线的顶部完全压住贴合,随后转动螺纹柱在限位杆的限位下推动环形压板下降,使环形压板压动第二齿盘使其与第一齿盘啮合,同时第一锥杆利用同步杆将第二锥杆一起下压插入地面从而将稳定底板、转动柱和承重转板同时进行限位固定,此时启动电机利用第一转动杆带动多角杆和收卷筒旋转将放线,并且若干个滚压轮在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的传动下带动滚压轮同步且同向的旋转,滚压轮旋转将电线推动前移,在导向斜管的导向下电线不会弯曲以竖直的方式移动最终从电网顶部穿过,完成搭接,待完成搭接后转至s3步骤;

13、s3、完成搭线工序后,将导向斜管旋转取下,然后旋转螺纹柱不再对第二齿盘按压,此时第一锥杆和第二锥杆在弹簧的弹力下上升复位,稳定底板、转动柱和承重转板都恢复了转动功能,随后进行移动。

14、有益效果

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限位移动机构和导向穿线机构进行组合式使用,这两个机构能够在进行电线搭接时直接调节稳定底板的位置,使导向斜管能够靠近高空电线的位置,然后再利用滚压轮的传动,使电缆线能够以直行的方式进行移动,最终快速喷出穿过已搭接完成的电线束,过程方便快速,有效节省了人力。

17、(2)该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斜面内弧座大风左端安装有螺纹套,并在螺纹套内侧利用螺纹管安装有导向斜管,搭配滚压轮进行使用,这些结构的设置能够将弯曲的电缆线压直并进行直线移动,从而方便电线进行跨越,提高了搭线的效率。

18、(3)该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稳定底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锥杆,并利用螺纹柱和环形压板进行压制,搭配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使用,这些结构的设置能够在进行搭线时保证了稳定底板、转动柱和承重转板整体的稳定性,避免设备发生晃动,有效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包括用于移动的限位移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移动机构(1)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抬升的导向穿线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移动机构(1)包括稳定底板(101),所述稳定底板(101)的顶部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02),且转动柱(102)的顶端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承重转板(103),所述承重转板(103)顶部的后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支撑壁板(104),所述支撑壁板(104)的后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105),所述电机(10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06),且第一转动杆(106)的前端贯穿支撑壁板(104)并延伸至支撑壁板(104)的前部,所述第一转动杆(106)延伸至支撑壁板(104)前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角杆(107),所述多角杆(107)的表面套设有收卷筒(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转板(103)顶部的前侧通过开设开口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08),所述螺纹柱(108)的底端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环形压板(109),且转动柱(102)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另一侧的矩形导向槽(110),所述环形压板(109)内侧的两边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1),且限位杆(111)穿过矩形导向槽(110),所述转动柱(1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底板(101)顶部的前侧通过开设开口滑动安装有第一锥杆(113),所述第一锥杆(1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盘(112)和环形压板(109)相配合使用的第二齿盘(114),所述第一锥杆(113)的表面且位于第二齿盘(114)和稳定底板(101)之间套设有弹簧(115),所述第一锥杆(113)的表面且位于稳定底板(10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同步杆(116),且同步杆(1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杆(1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底板(101)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轮胎(118),所述承重转板(103)顶部后侧的左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弯型板(11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穿线机构(2)包括斜面内弧座(201),且斜面内弧座(201)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承重转板(103)顶部的左侧,所述斜面内弧座(201)的左端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螺纹套(202),且螺纹套(20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203),所述螺纹管(20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斜管(2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内弧座(201)的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滑动套(205),且滑动套(205)两个为一组设置有若干组,所述滑动套(205)的内侧滑动安装有矩滑杆(206),同组所述矩滑杆(2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207),所述L型板(207)表面的两侧均通过开设开口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08),若干个所述第二转动杆(208)之间的前部均通过第二皮带轮(211)和第二皮带(21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208)表面的后部固定连接有滚压轮(2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右侧所述第二转动杆(208)的后端通过轴承件与弯型板(119)转动连接,最右侧所述第二转动杆(208)通过第一皮带轮(209)和第一皮带(210)与第一转动杆(106)传动连接,所述斜面内弧座(201)的表面且位于最右侧L型板(20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联动板(213),且联动板(213)的顶部通过开设开口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14),且螺纹杆(214)的顶端通过轴承件与L型板(207)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矩滑杆(206)的底端之间通过同步连板(216)固定连接。

9.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包括用于移动的限位移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移动机构(1)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抬升的导向穿线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移动机构(1)包括稳定底板(101),所述稳定底板(101)的顶部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02),且转动柱(102)的顶端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承重转板(103),所述承重转板(103)顶部的后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支撑壁板(104),所述支撑壁板(104)的后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105),所述电机(10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06),且第一转动杆(106)的前端贯穿支撑壁板(104)并延伸至支撑壁板(104)的前部,所述第一转动杆(106)延伸至支撑壁板(104)前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角杆(107),所述多角杆(107)的表面套设有收卷筒(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转板(103)顶部的前侧通过开设开口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08),所述螺纹柱(108)的底端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环形压板(109),且转动柱(102)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另一侧的矩形导向槽(110),所述环形压板(109)内侧的两边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1),且限位杆(111)穿过矩形导向槽(110),所述转动柱(1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网铺设用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底板(101)顶部的前侧通过开设开口滑动安装有第一锥杆(113),所述第一锥杆(1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盘(112)和环形压板(109)相配合使用的第二齿盘(114),所述第一锥杆(113)的表面且位于第二齿盘(114)和稳定底板(101)之间套设有弹簧(115),所述第一锥杆(113)的表面且位于稳定底板(10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同步杆(116),且同步杆(1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杆(1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黄琬祎吴优沈立航蒋晶晶杨帆李芳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孝感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