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尤其涉及一种带轴承座的轴承。
技术介绍
1、承底座是一种用于安装和支撑轴承本体的基础结构,通常由金属制成,轴承底座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平台,用于安装和支撑轴承。它的设计和制造确保轴承可以正确地定位和固定在底座上,从而保证轴承在运转时能够正常工作。
2、轴承底座通过其结构和形状,能够帮助分散来自轴上或外部加载到轴承上的力。它通过提供足够大的支撑面积,将载荷均匀地分散到底座上,减小了轴承所承受的压力和负荷,有助于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3、现有的部分轴承底座,只靠单一的固定架固定在轴承外圈,再通过固定架底部开设的螺纹槽使用螺栓与其他部件或设备进行连接,但单一的固定架只能局部支撑轴承外圈,可能无法提供均匀的支撑面,容易导致受力不均,增加了轴承的磨损和故障的风险,同时在承受大型载荷或振动时,在内圈转动时,可能会导致外圈晃动无法提供足够的稳定性,连接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带轴承座的轴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轴承座的轴承,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一侧设置有润滑孔,所述上固定环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上连接板,所述上固定环底部一侧设置有下固定环,所述下固定环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下连接板,两个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一侧开设的卡槽内壁均设置有固定件,所述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内壁一侧设置有轴承本体,所述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底板,两个所述底座底部一侧均设置有底板,两个所述底板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一侧开设的卡槽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栓。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固定环与轴承本体外圈均开设有润滑孔。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固定环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固定环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两个所述下连接板与上连接板一侧开设的卡槽内壁均转动连接有固定件。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内壁一侧均与轴承本体外边触接。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两侧开设的卡槽均转动连接有限位件,两个所述连接架通过限位件与轴承本体外圈开设的卡槽螺纹固定。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固定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底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1、本技术通过安装的固定机构不仅可以增加轴承本体的支撑面积,提高整体的稳定性。这有助于减少轴承本体在运行过程中的晃动或摆动,确保轴承本体能够稳定地承受工作载荷,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的固定设计还可以有效地保护轴承本体免受到外部的冲击、振动或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它们可以作为一种物理屏障,防止灰尘、液体、杂质等进入轴承本体内部,降低轴承本体受到污染或损坏的风险,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的设计使得轴承本体的维护和更换更加方便。在需要维护或更换轴承本体时还能通过拆卸固定件和连接板来轻松取出轴承本体,减少了操作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
12、通过润滑孔,可以直接将润滑剂引导到轴承本体内部,从而实现轴承本体的润滑。这种方式相对简便,无需拆卸轴承本体或使用其他复杂的润滑设备,可以快速、方便地进行润滑操作,轴承本体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摩擦等原因,润滑剂的消耗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润滑孔,可以随时向轴承本体注入新的润滑剂,补充消耗掉的润滑剂,以保持适当的润滑状态;
13、通过安装的安装机构不仅具有高度可靠性和强大的抗剪强度,确保连接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刚性,通过使用固定栓或螺栓连接,底板与其他设备或部件之间的连接还可以相对容易地拆卸和维护。这方便了日常维修、更换或调整工作,并且减少了维护过程中的时间和劳动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轴承座的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1),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上固定环(11),所述上固定环(11)一侧设置有润滑孔(12),所述上固定环(11)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上连接板(13),所述上固定环(11)底部一侧设置有下固定环(16),所述下固定环(16)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下连接板(14),两个所述上连接板(13)与下连接板(14)一侧开设的卡槽内壁均设置有固定件(15),所述上固定环(11)与下固定环(16)内壁一侧设置有轴承本体(17),所述上固定环(11)与下固定环(16)外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架(18),两个所述连接架(18)两侧开设的卡槽内壁均设置有限位件(19),所述下固定环(16)底部一侧设置有两个底座(110),两个所述底座(110)底部一侧设置有安装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承座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2)包括底板(21),两个所述底座(110)底部一侧均设置有底板(21),两个所述底板(21)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安装板(22),多个所述安装板(22)一侧开设的卡槽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栓(23)。
3.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承座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环(11)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承座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环(16)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14),两个所述下连接板(14)与上连接板(13)一侧开设的卡槽内壁均转动连接有固定件(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承座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环(11)与下固定环(16)内壁一侧均与轴承本体(17)外边触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承座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环(11)与下固定环(16)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8),两个所述连接架(18)两侧开设的卡槽均转动连接有限位件(19),两个所述连接架(18)通过限位件(19)与轴承本体(17)外圈开设的卡槽螺纹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承座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环(16)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底座(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轴承座的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1),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上固定环(11),所述上固定环(11)一侧设置有润滑孔(12),所述上固定环(11)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上连接板(13),所述上固定环(11)底部一侧设置有下固定环(16),所述下固定环(16)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下连接板(14),两个所述上连接板(13)与下连接板(14)一侧开设的卡槽内壁均设置有固定件(15),所述上固定环(11)与下固定环(16)内壁一侧设置有轴承本体(17),所述上固定环(11)与下固定环(16)外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架(18),两个所述连接架(18)两侧开设的卡槽内壁均设置有限位件(19),所述下固定环(16)底部一侧设置有两个底座(110),两个所述底座(110)底部一侧设置有安装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承座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2)包括底板(21),两个所述底座(110)底部一侧均设置有底板(21),两个所述底板(21)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安装板(22),多个所述安装板(22)一侧开设的卡槽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栓(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辉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