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门控制装置及前操柴油电控舷外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1932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0
本技术属于油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门控制装置及前操柴油电控舷外机,本油门控制装置包括:油门拉手、连杆组件和油门传感器;其中所述油门拉手与机械油门相连,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油门拉手相连,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油门传感器相连,所述油门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油门拉手适于推动连杆组件及油门传感器动作,以使所述油门传感器向控制器输出对应的电子油门信号;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杆组件将油门拉手与油门传感器连接,实现输出电子油门信号,并且机械油门与电子油门互相验证,也能够提升油门控制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同时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能够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门控制,具体涉及一种油门控制装置及前操柴油电控舷外机


技术介绍

1、传统舷外机采用机械油门,在油门手柄推动时,油门把手通过拉线拉动机械油门,进而控制舷外机。

2、而随着设备升级,舷外机需要使用电子油门,目前常规改造方式直接在舷外机上另外增设一套电子油门设备,成本增加且造成资源浪费。

3、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油门控制装置及前操柴油电控舷外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门控制装置及前操柴油电控舷外机。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门控制装置,其包括:油门拉手、连杆组件和油门传感器;其中所述油门拉手与机械油门相连,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油门拉手相连,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油门传感器相连,所述油门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油门拉手适于推动连杆组件及油门传感器动作,以使所述油门传感器向控制器输出对应的电子油门信号。

3、具体地,所述油门拉手、连杆组件、油门传感器安装在壳体内。

4、具体地,所述油门拉手的一端与壳体铰接,所述油门拉手的另一端与机械油门铰接,且所述油门拉手的中部位置与连杆组件铰接。

5、具体地,所述油门拉手与壳体铰接处至油门拉手与连杆组件铰接处的距离为25-35cm。

6、具体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两根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油门拉手铰接,另一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油门传感器的转动采集点限位连接,且两所述连接杆之间相铰接。

<p>7、具体地,设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油门拉手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油门传感器的转动采集点限位连接。

8、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杆的长度。

9、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为140-150cm,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长度为30-40cm;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宽度及第二连接杆的宽度为5-15cm。

10、具体地,所述油门拉手通过控制手柄推动。

11、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前操柴油电控舷外机,其包括:如上述的油门控制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油门控制装置与控制器电性相连;所述油门控制装置适于向控制器输出对应的电子油门信号。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杆组件将油门拉手与油门传感器连接,实现输出电子油门信号,并且机械油门与电子油门互相验证,也能够提升油门控制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同时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能够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13、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1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前操柴油电控舷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嘉端邵旸钱超王熙涵何凯路一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