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192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属于港口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四个角分别通过立柱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分别包括侧连接杆和伸缩机构,两侧连接杆之间通过多个伸缩机构连接,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伸缩外筒和第二伸缩内杆,第一伸缩外筒导向通孔的两端分别插有第一伸缩内杆,第一伸缩内杆的外端与对应的侧连接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侧连接杆分别与一伸缩杆的内杆连接,两伸缩杆的外筒固定在固定套筒内;所述的侧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铰接座,立柱的下端与下框架上的铰接座铰接,立柱的上端与上框架上的铰接座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在狭窄空间中有效展开施救工作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港口救援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


技术介绍

1、在港口码头的前沿岸边,日常的作业活动显得尤为繁忙且复杂。这里,货物装卸、船舶停靠、人员流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高度动态且充满挑战的工作环境。然而,正是这样的环境,给作业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当作业人员沿着岸边进行各项任务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任何一点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在处理重型货物、操作机械或是与船舶进行直接接触时,稍有不慎就可能跌落至海水中,引发溺水事故。

3、但即便在事故发生之后,救援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难。这是因为当船舶成功靠岸后,其侧壁与岸壁之间会形成一个相对狭窄的间隙。这个间隙不仅限制了人员的活动空间,更对救援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传统的救援设备,如普通吊笼,由于体积较大,往往无法在这样的狭窄空间中有效展开施救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达到适合在狭窄空间中有效展开施救工作的目的。

2、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立柱,所述的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四个角分别通过立柱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分别包括侧连接杆和伸缩机构,两侧连接杆之间通过多个伸缩机构连接,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伸缩外筒和第二伸缩内杆,第一伸缩外筒上设有一沿轴心线布置的导向通孔,第一伸缩外筒导向通孔的两端分别插有第一伸缩内杆,第一伸缩内杆的外端与对应的侧连接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侧连接杆分别与一伸缩杆的内杆连接,两伸缩杆的外筒固定在固定套筒内;所述的侧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铰接座,立柱的下端与下框架上的铰接座铰接,立柱的上端与上框架上的铰接座铰接。

3、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侧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的内杆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框架和下框架每侧的两立柱之间安装有侧护架,侧护架包括横架杆和竖架杆,横架杆与两立柱垂直固定连接,横架杆上垂直固定有多个竖架杆,竖架杆的下端与铰接座铰接。

5、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框架和下框架每端的两立柱之间安装有活动横撑,活动横撑包括第二伸缩外筒和第二伸缩内杆,第二伸缩外筒上设有一沿轴心线布置的导向通孔,第二伸缩外筒导向通孔的两端分别插有第二伸缩内杆,第二伸缩内杆的外端垂直固定安装有两定位销轴,上框架和下框架每端的两立柱上分别安装有l型限位杆,l型限位杆的水平杆与立柱垂直固定连接,第二伸缩内杆的外端放置在l型限位杆的水平杆上,l型限位杆的水平杆放置在两定位销轴的空隙中。

6、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框架的下端的四个角位置分别安装有万向轮。

7、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框架的下端的四个角位置分别安装有吊耳,上框架的两侧连接杆上分别安装有多个安全带挂钩。

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9、1、本技术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上分别设有伸缩杆,从而能够单独调节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宽度,从而能够适合不同尺寸的空隙;

10、2、本技术的下框架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从而能够方便转运本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立柱(12),所述的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四个角分别通过立柱(12)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分别包括侧连接杆(3)和伸缩机构(10),两侧连接杆(3)之间通过多个伸缩机构(10)连接,伸缩机构(10)包括第一伸缩外筒(101)和第二伸缩内杆(112),第一伸缩外筒(101)上设有一沿轴心线布置的导向通孔,第一伸缩外筒(101)导向通孔的两端分别插有第一伸缩内杆(102),第一伸缩内杆(102)的外端与对应的侧连接杆(3)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侧连接杆(3)分别与一伸缩杆(4)的内杆连接,两伸缩杆(4)的外筒固定在固定套筒(6)内;所述的侧连接杆(3)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铰接座(2),立柱(12)的下端与下框架上的铰接座(2)铰接,立柱(12)的上端与上框架上的铰接座(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4)的内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架和下框架每侧的两立柱(12)之间安装有侧护架(7),侧护架(7)包括横架杆(701)和竖架杆(702),横架杆(701)与两立柱(12)垂直固定连接,横架杆(701)上垂直固定有多个竖架杆(702),竖架杆(702)的下端与铰接座(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架和下框架每端的两立柱(12)之间安装有活动横撑(11),活动横撑(11)包括第二伸缩外筒(111)和第二伸缩内杆(112),第二伸缩外筒(111)上设有一沿轴心线布置的导向通孔,第二伸缩外筒(111)导向通孔的两端分别插有第二伸缩内杆(112),第二伸缩内杆(112)的外端垂直固定安装有两定位销轴(113),上框架和下框架每端的两立柱(12)上分别安装有L型限位杆(5),L型限位杆(5)的水平杆与立柱(12)垂直固定连接,第二伸缩内杆(112)的外端放置在L型限位杆(5)的水平杆上,L型限位杆(5)的水平杆放置在两定位销轴(113)的空隙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框架的下端的四个角位置分别安装有万向轮(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架的下端的四个角位置分别安装有吊耳(9),上框架的两侧连接杆(3)上分别安装有多个安全带挂钩(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立柱(12),所述的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四个角分别通过立柱(12)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分别包括侧连接杆(3)和伸缩机构(10),两侧连接杆(3)之间通过多个伸缩机构(10)连接,伸缩机构(10)包括第一伸缩外筒(101)和第二伸缩内杆(112),第一伸缩外筒(101)上设有一沿轴心线布置的导向通孔,第一伸缩外筒(101)导向通孔的两端分别插有第一伸缩内杆(102),第一伸缩内杆(102)的外端与对应的侧连接杆(3)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侧连接杆(3)分别与一伸缩杆(4)的内杆连接,两伸缩杆(4)的外筒固定在固定套筒(6)内;所述的侧连接杆(3)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铰接座(2),立柱(12)的下端与下框架上的铰接座(2)铰接,立柱(12)的上端与上框架上的铰接座(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4)的内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岸间人员溺水救援专用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架和下框架每侧的两立柱(12)之间安装有侧护架(7),侧护架(7)包括横架杆(701)和竖架杆(702),横架杆(7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伟刘昌胜陆向剑秦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港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第三港务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