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车载氢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188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0
本技术公开一种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车载氢系统和车辆,涉及储氢技术领域。所述防护蒙板包括:蒙皮底板和蒙皮侧板,蒙皮底板的上方构成用于安置储气瓶的安置空间,蒙皮底板的一侧边为外侧边;蒙皮侧板的下边沿连接蒙皮底板的外侧边,蒙皮侧板与蒙皮底板为一体的弯折成型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护蒙板结构简单,便于拆卸,质量较轻,还利于节省车载氢系统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氢,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车载氢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当前燃料电池的车辆轻卡和中卡所使用的储氢系统防护装置在构造上相对复杂,其设计通常涉及到底板、前护板、后护板以及侧护板等多个部件的组合与拼接。这种多部件的组装方式不仅导致其结构复杂、连接点多,不利于拆装。还增加储氢系统防护装置的重量,使得整个车载氢系统重量变大,不利于车辆轻量化发展。更为关键的是,储氢系统防护装置在连接处的外形设计上普遍采用了直角结构。这种直角结构致使储氢系统防护装置在车辆中占据较大的空间,不利于车辆的空间布局。

2、因此,车载氢系统的防护结构具有一定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所述防护蒙板结构简单,便于拆卸,质量较轻,还利于节省车载氢系统的占用空间。

2、本技术第二方面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氢系统。

3、本技术第三方面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包括蒙皮底板和蒙皮侧板,所述蒙皮底板的上方构成用于安置储气瓶的安置空间,所述蒙皮底板的一侧边为外侧边;所述蒙皮侧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蒙皮底板的所述外侧边,所述蒙皮侧板与所述蒙皮底板为一体的弯折成型件。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蒙皮底板上方构成的安置空间为储气瓶提供稳定且安全的存放环境,而蒙皮底板的外侧边与蒙皮侧板的下边沿紧密连接,形成半包围结构,有助于增强防护蒙板的抗冲击能力,提高对储气瓶的保护。通过蒙皮侧板与蒙皮底板形成的一体的弯折成型件不仅能够减少转角处的空间占用,提高空间利用率,还能够提高结构稳定性。除此之外,还能够降低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风阻,提高防护蒙板的可靠性。

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所述蒙皮侧板与所述蒙皮底板之间为弧形过渡连接。

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所述蒙皮侧板的上端,形成向上逐渐朝向所述安置空间延伸的弯曲段。

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还包括:蒙皮端板,所述蒙皮端板位于所述蒙皮底板于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所述蒙皮端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蒙皮底板且侧边沿连接所述蒙皮侧板;所述蒙皮端板、所述蒙皮侧板与所述蒙皮底板为一体的弯折成型件。

9、所述蒙皮端板的一侧边为与所述蒙皮侧板相连的弯折边,所述蒙皮端板的另一侧边与所述蒙皮底板焊接连接。

10、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所述防护蒙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避让的调节口,所述调节口贯通设置在所述蒙皮侧板上。

11、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所述蒙皮侧板和/或所述蒙皮底板上设有加强筋。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为至少一根,至少一根所述加强筋从所述蒙皮侧板延伸至所述蒙皮底板上。

13、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所述防护蒙板为铝合金板,所述防护蒙板的表面设有防护膜层。

14、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载氢系统,包括: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以及储气瓶,所述储气瓶位于所述安置空间内。通过设置防护蒙板,能够提高车载氢系统的可靠性。

15、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纵梁以及车载氢系统;车载氢系统为上述实施例的车载氢系统,所述车载氢系统安装在所述车体纵梁的水平一侧。通过设置可靠的车载氢系统,能够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侧板与所述蒙皮底板之间为弧形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侧板的上端,形成向上逐渐朝向所述安置空间延伸的弯曲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蒙皮端板,所述蒙皮端板位于所述蒙皮底板于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所述蒙皮端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蒙皮底板且侧边沿连接所述蒙皮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蒙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避让的调节口,所述调节口贯通设置在所述蒙皮侧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侧板和/或所述蒙皮底板上设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至少一根,至少一根所述加强筋从所述蒙皮侧板延伸至所述蒙皮底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蒙板为铝合金板,所述防护蒙板的表面设有防护膜层。

9.一种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侧板与所述蒙皮底板之间为弧形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侧板的上端,形成向上逐渐朝向所述安置空间延伸的弯曲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蒙皮端板,所述蒙皮端板位于所述蒙皮底板于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所述蒙皮端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蒙皮底板且侧边沿连接所述蒙皮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氢系统的防护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继伟阎文豪郭凤刚温大力刘亮红朱文杰李冯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