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开口针制作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明学专利>正文

一种开口针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1889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口针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细微304不锈钢丝采用传统钎焊方法存在焊接强度低以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包括:不锈钢丝的摆板、不锈钢丝的切割、开口针的焊接和开口针的清洁处理四个步骤;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通过本工艺制作的开口针具有焊接质量高、弹性更好、经久耐用和物美价廉的优点,能同时对多个产品的进行焊接,减少了单次焊接的时间,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焊接质量的一致性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好;统一焊接不锈钢丝,也能够减少设备的频繁启停,降低能源消耗;通过亚克力模板统一集中摆放不锈钢丝,也便于对不锈钢丝进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开口针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串珠针,一种用于手工制作串珠饰品的开口针,通过直径为0.25mm的304不锈钢丝焊接而成。

2、但现有细微304不锈钢丝的焊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3、(1)采用锡焊焊接工艺进行焊接,但该方式的焊接强度不够,容易开焊,不能满足产品使用要求;

4、(2)采用铜基钎焊料钎焊工艺,主要是先加热钢丝,然后将焊料接触到钢丝加热部分继续加热至焊料熔化后,熔化的焊料填充钢丝间缝隙及焊料包裹住钢丝焊接端,进行焊接,该操作步骤繁琐,且生产效率低,若焊料型号及成分选择不正确,则会导致焊接强度不够,容易开焊,不能满足产品使用要求。

5、同时,采用传统焊接工艺也存在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口针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细微304不锈钢丝采用传统钎焊方法存在焊接强度低以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开口针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不锈钢丝的摆板;将多组不锈钢丝摆放至亚克力模具的模板上,且沿所述模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每组不锈钢丝均包括多对不锈钢丝,且每对所述不锈钢丝均水平分布;在多组不锈钢丝的上部设置一层粘带,通过所述粘带将多组不锈钢丝整体粘接在一起;将带有粘带的多组不锈钢丝整体摆放至亚克力模具的转移板上;

5、步骤二、不锈钢丝的切割;当不锈钢丝摆满所述转移板后,通过裁剪刀切割相邻每组不锈钢丝之间的胶带,从而将多组不锈钢丝一一分开;

6、步骤三、开口针的焊接;采用夹持工具夹住一组不锈钢丝,并将该组不锈钢丝的一端浸入通过设定温度融化的铜基银钎焊料中进行浸焊,浸入特定时间后取出,采用同样的工艺对该组不锈钢丝的另一端进行焊接;重复该组不锈钢丝的焊接步骤,依次完成其他组的不锈钢丝焊接;

7、步骤四、开口针的清洁处理;将焊接后的每组开口针上的粘带撕掉,并采用不锈钢焊斑清洗液对每个开口针清洗处理;然后用加有研磨液和抛光液的研磨料进行研磨抛光处理一小时,使得开口针的焊点抛光研磨至光亮并成银色后,清洗干净。

8、可选地,多组不锈钢丝包括5-15组;

9、每组不锈钢丝包括5对或6对不锈钢丝。

10、可选地,所述亚克力模具包括所述模板、所述转移板、底板以及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上靠板、下靠板,所述转移板用于放置经所述粘带粘接后的多组不锈钢丝;

11、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放置模板的第一放置槽,所述模板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依次间隔排布的第二放置槽,多个第二放置槽用于一一对应放置多对不锈钢丝,所述上靠板、所述下靠板沿底板的宽度方向放置,多组不锈钢丝位于所述上靠板、所述下靠板之间的位置;每对所述不锈钢丝均水平且一一对应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槽内。

12、可选地,所述转移板为透明亚克力板。

13、可选地,所述上靠板、下靠板上分别卡接有第一弹力皮筋、第二弹力皮筋;

14、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上下两组卡槽,两组卡槽分别位于上靠板、下靠板的位置,所述第一弹力皮筋的两端分别绕接上靠板的一对卡槽,所述第二弹力皮筋的两端分别绕接下靠板的一对卡槽。

15、可选地,步骤一中,具体分为以下步骤:

16、1)将所述模板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放置槽内;

17、2)将多对不锈钢丝一一对应放置于所述模板上的第二放置槽;

18、3)将放置在底板上部的上靠板下移、放置在底板下部的下靠板上移,通过上靠板和下靠板将多组不锈钢丝的上端和下端靠齐;

19、4)将粘带沿模板的长度方向粘接在多组不锈钢丝的上部,此时多组不锈钢丝会整体粘接在粘带上;

20、5)撕掉粘接在模板上的粘带,再将多组不锈钢丝整体转移至所述转移板上。

21、可选地,所述不锈钢丝的直径为0.25mm;

22、所述底板的尺寸为:长度180mm-200mm,宽度150mm-200mm;

23、所述模板的尺寸为:长度150mm-180mm,宽度40mm;

24、相邻每组不锈钢丝之间的距离为4-6mm;

25、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宽度为0.5mm,第二放置槽的深度为0.15-0.25mm,相邻所述第二放置槽之间的距离为1.25-2mm。

26、可选地,步骤三中,所述铜基银钎焊料的融化采用220v高频感应加热机加热石墨坩埚,达到设定温度来熔化铜基银钎焊料后,再进行开口针的焊接;

27、所述设定温度为800-1000℃,所述特定时间为3-5秒,不锈钢丝的浸入深度为5-10mm。

28、可选地,步骤四中,经研磨抛光处理后的开口针再用银保护液浸泡3-5分钟进行防氧化处理,防氧化处理完成后清洗干净,最后用吹风机吹干水渍。

29、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1、本申请基于对现有技术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开口针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不锈钢丝的摆板、不锈钢丝的切割、开口针的焊接和开口针的清洁处理四个步骤;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工艺制作的开口针具有焊接质量高、弹性更好、经久耐用和物美价廉的优点,能同时对多个产品的进行焊接,减少了单次焊接的时间,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避免了频繁更换焊接对象和重复设置焊接参数的步骤,省时省力;焊接质量的一致性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好;统一焊接不锈钢丝,也能够减少设备的频繁启停,降低能源消耗;通过亚克力模板统一集中摆放不锈钢丝,也便于对不锈钢丝进行管理;

31、2、本申请经研磨抛光处理后的开口针再采用银保护液浸泡3-5分钟进行防氧化处理,防氧化处理完成后清洗干净,最后用吹风机吹干水渍;

32、3、本申请上靠板、下靠板上分别卡接有第一弹力皮筋、第二弹力皮筋,且底板上设置的上下两组卡槽均包括左、右对称的多对卡槽,能够调节上靠板、下靠板的位置,从而适用于不同长度的不锈钢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组不锈钢丝包括5-15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克力模具包括所述模板、所述转移板、底板以及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上靠板、下靠板,所述转移板用于放置经所述粘带粘接后的多组不锈钢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板为透明亚克力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靠板、下靠板上分别卡接有第一弹力皮筋、第二弹力皮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具体分为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丝的直径为0.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铜基银钎焊料的融化采用220V高频感应加热机加热石墨坩埚,达到所述设定温度来熔化铜基银钎焊料后,再进行开口针的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经研磨抛光处理后的开口针再用银保护液浸泡3-5分钟进行防氧化处理,防氧化处理完成后清洗干净,最后用吹风机吹干水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组不锈钢丝包括5-15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克力模具包括所述模板、所述转移板、底板以及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上靠板、下靠板,所述转移板用于放置经所述粘带粘接后的多组不锈钢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板为透明亚克力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靠板、下靠板上分别卡接有第一弹力皮筋、第二弹力皮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明学
申请(专利权)人:毕明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