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1853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调整结构,涉及升降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箱体,且各个第一箱体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丝杠副主轴,且丝杠副主轴的侧壁设置有丝杠副法兰螺母,所述丝杠副主轴的侧壁套设有升降板。该种升降调整结构,采用机械件,通过机械件之间啮合实现升降高度调整,结构安全可靠,故障率低,同时采用多个丝杠副主轴同步运转,承载能力更强,水平方向的稳定性更高,可靠性强,升降调整更加精确,能停止于设计范围内的任意高度,采用多部件同步执行,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执行部件采用机械件,零部件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结构,具体为一种升降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升降调整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剪叉式油缸升降装置,执行机构主要是控制油缸以及剪叉臂,工作时通过油缸的伸缩控制剪叉臂的升降,实现平台货物的升降调整;另一种为丝杠式升降装置,执行机构为单一丝杠系统,动作时依靠丝杠的啮合底部实现升降调整。

2、然而,现有的升降调整结构在使用时,剪叉式油缸升降装置升降依靠油缸的伸缩控制剪叉臂,无法精确实现任意升降高度的调整;单一丝杠式升降装置通过摇杆转动带动丝杠的啮合进行升降,精确度有所提高,但是单一丝杠承载能力有限,无法平稳地实现重物的举升。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升降调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调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箱体,且各个第一箱体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丝杠副主轴,且丝杠副主轴的侧壁设置有丝杠副法兰螺母,所述丝杠副主轴的侧壁套设有升降板,且各个丝杠副法兰螺母和升降板之间设置有补偿机构,各个所述丝杠副法兰螺母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升降板与丝杠副法兰螺母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且第一箱体内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啮合设置,且第一传动轴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3、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箱体,且各个第二箱体内通过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轴的端部固定,且各个第二箱体内通过第三传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啮合设置,且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箱体,所述第三箱体内通过第四传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蜗杆,且第四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传动轴的端部固定,所述第三箱体内通过第五传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蜗轮,且第三蜗轮与第三蜗杆啮合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六传动轴,且第六传动轴和第五传动轴之间设置有软连接机构。

4、优选的,所述补偿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丝杠副法兰螺母顶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套管,且各个套管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套管内滑动连接有滑动盘,且滑动盘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通孔,所述滑动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杆,且套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且各个套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

5、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丝杠副法兰螺母顶部的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刻度标识,且丝杠副法兰螺母的侧壁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第一指针,所述第一指针的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块,且l形块的侧壁固定插设有视觉传感器。

6、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丝杠副法兰螺母侧壁的l形板,所述第一指针通过第二转轴与l形板的侧壁转动连接,且第一指针的转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7、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一指针侧壁的滑槽,且滑槽内插设有推动销,所述推动销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

8、优选的,所述软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五传动轴端部的第一连接盘,且第一连接盘的端部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矩形槽,所述第六传动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盘,且第二连接盘的端部通过压力调节机构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矩形块,所述矩形块插设在矩形槽内,且矩形块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斜面。

9、优选的,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插设在第二连接盘端部的多个阵列设置的矩形杆,且矩形杆的一端与矩形块的侧壁固定,所述矩形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且第六传动轴的侧壁通过移动机构连接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圆盘的端部固定。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盘端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导杆,且移动环套设在t形导杆的侧壁,所述第二连接盘的端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移动环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开设有内六角,且第二连接盘的侧壁设置有指示机构。

11、优选的,所述指示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盘端部的刻度板,且刻度板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刻度标识,所述移动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指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机构等,当需要对货物进行升降时,先将货物放置在升降板上,接着,启动电机,电机的转动带动第六传动轴的转动,同时,通过软连接机构带动第五传动轴和第三蜗轮进行转动,当第三蜗轮进行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三蜗杆和第四传动轴进行转动,并带动两个第三传动轴和第二蜗杆进行转动,当两个第二蜗杆进行转动时,能够通过带动两个第二蜗轮和第二传动轴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四个第一蜗杆进行转动,当第一蜗杆进行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蜗轮和第一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四个丝杠副主轴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四个丝杠副法兰螺母和升降板进行升降,采用机械件,通过机械件之间啮合实现升降高度调整,结构安全可靠,故障率低,同时采用多个丝杠副主轴同步运转,承载能力更强,水平方向的稳定性更高,可靠性强,升降调整更加精确,能停止于设计范围内的任意高度,采用多部件同步执行,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执行部件采用机械件,零部件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高。

1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和检测机构等,当货物放置在升降板上时,在重力作用下能够通过固定盘和第一弹簧推动滑动盘沿着套管向下移动,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此时,升降板和丝杠副法兰螺母之间的距离变小,与此同时,当升降板向下移动时,能够通过连接板带动推动销沿着滑槽进行滑动,从而推动第一指针沿着第二转轴进行顺时针转动,并通过l形块带动视觉传感器进行同步转动,通过视觉传感器检测第一指针指示的弧形板上的第一刻度标识,即可确定第一弹簧的压缩量,进而确定货物的重量,能够在货物超载时,通过外部的报警器进行报警,更加安全可靠,在升降的过程中,当发生震动时,滑动盘能够在套管滑动,使得阻尼液沿着通孔流动,并且,第一弹簧发生形变,从而能够对升降板和货物起到缓震效果,更加稳定可靠,并且,在升降的过程中,当其中部分丝杠副法兰螺母的位移产生误差时,丝杠副法兰螺母和升降板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此时,滑动盘能够在套管内滑动,第一弹簧发生形变,从而能够对丝杠副主轴和丝杠副法兰螺母进行防护,避免其损坏,保证其使用效果和寿命,并且,通过视觉传感器检测第一指针指示的第一刻度标识变化的幅度,即可确定丝杠副法兰螺母位移误差的大小,当误差较大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修维护。

1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软连接机构等,在进行升降时,当第六传动轴进行转动时,带动第二连接盘进行转动,同时,通过多个矩形杆和矩形块带动第一连接盘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五传动轴进行转动,当升降板和货物在升降过程中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箱体(11),且各个第一箱体(11)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蜗轮(10),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丝杠副主轴(12),且丝杠副主轴(12)的侧壁设置有丝杠副法兰螺母(15),所述丝杠副主轴(12)的侧壁套设有升降板(16),且各个丝杠副法兰螺母(15)和升降板(16)之间设置有补偿机构,各个所述丝杠副法兰螺母(15)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升降板(16)与丝杠副法兰螺母(15)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且第一箱体(11)内通过第一传动轴(13)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14),所述第一蜗杆(14)与第一蜗轮(10)啮合设置,且第一传动轴(13)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顶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箱体(1701),且各个第二箱体(1701)内通过第二传动轴(1702)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1703),所述第二传动轴(170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轴(13)的端部固定,且各个第二箱体(1701)内通过第三传动轴(1704)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1712),所述第二蜗杆(1712)与第二蜗轮(1703)啮合设置,且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箱体(1705),所述第三箱体(1705)内通过第四传动轴(1706)转动连接有第三蜗杆(1707),且第四传动轴(1706)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传动轴(1704)的端部固定,所述第三箱体(1705)内通过第五传动轴(1708)转动连接有第三蜗轮(1709),且第三蜗轮(1709)与第三蜗杆(1707)啮合设置,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710),所述电机(17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六传动轴(1711),且第六传动轴(1711)和第五传动轴(1708)之间设置有软连接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丝杠副法兰螺母(15)顶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套管(201),且各个套管(201)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套管(20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盘(202),且滑动盘(20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通孔(203),所述滑动盘(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杆(204),且套杆(2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205),所述固定盘(205)与升降板(16)的底部固定,且各个套杆(204)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2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丝杠副法兰螺母(15)顶部的连接块(301),且连接块(3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02),所述弧形板(302)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刻度标识(306),且丝杠副法兰螺母(15)的侧壁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第一指针(303),所述第一指针(3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块(304),且L形块(304)的侧壁固定插设有视觉传感器(3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丝杠副法兰螺母(15)侧壁的L形板(401),所述第一指针(303)通过第二转轴(402)与L形板(401)的侧壁转动连接,且第一指针(303)的转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一指针(303)侧壁的滑槽(502),且滑槽(502)内插设有推动销(503),所述推动销(50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1),且连接板(501)与升降板(16)的底部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五传动轴(1708)端部的第一连接盘(601),且第一连接盘(601)的端部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矩形槽(602),所述第六传动轴(17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盘(603),且第二连接盘(603)的端部通过压力调节机构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矩形块(604),所述矩形块(604)插设在矩形槽(602)内,且矩形块(60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斜面(6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插设在第二连接盘(603)端部的多个阵列设置的矩形杆(702),且矩形杆(702)的一端与矩形块(604)的侧壁固定,所述矩形杆(7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703),且第六传动轴(1711)的侧壁通过移动机构连接有移动环(701),所述移动环(70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二弹簧(704),且第二弹簧(704)的另一端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箱体(11),且各个第一箱体(11)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蜗轮(10),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丝杠副主轴(12),且丝杠副主轴(12)的侧壁设置有丝杠副法兰螺母(15),所述丝杠副主轴(12)的侧壁套设有升降板(16),且各个丝杠副法兰螺母(15)和升降板(16)之间设置有补偿机构,各个所述丝杠副法兰螺母(15)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升降板(16)与丝杠副法兰螺母(15)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且第一箱体(11)内通过第一传动轴(13)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14),所述第一蜗杆(14)与第一蜗轮(10)啮合设置,且第一传动轴(13)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顶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箱体(1701),且各个第二箱体(1701)内通过第二传动轴(1702)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1703),所述第二传动轴(170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轴(13)的端部固定,且各个第二箱体(1701)内通过第三传动轴(1704)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1712),所述第二蜗杆(1712)与第二蜗轮(1703)啮合设置,且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箱体(1705),所述第三箱体(1705)内通过第四传动轴(1706)转动连接有第三蜗杆(1707),且第四传动轴(1706)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传动轴(1704)的端部固定,所述第三箱体(1705)内通过第五传动轴(1708)转动连接有第三蜗轮(1709),且第三蜗轮(1709)与第三蜗杆(1707)啮合设置,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710),所述电机(17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六传动轴(1711),且第六传动轴(1711)和第五传动轴(1708)之间设置有软连接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丝杠副法兰螺母(15)顶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套管(201),且各个套管(201)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套管(20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盘(202),且滑动盘(20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通孔(203),所述滑动盘(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杆(204),且套杆(2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205),所述固定盘(205)与升降板(16)的底部固定,且各个套杆(204)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2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丝杠副法兰螺母(15)顶部的连接块(301),且连接块(3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02),所述弧形板(302)的侧壁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冬生曲兴涛纪建奕尚珍昱梁梓杰纪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汽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