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机扑气机构及扑气封底工艺,属于玻璃机械。
技术介绍
1、制瓶机是用于制造玻璃瓶的机械装备,熔融状态下的玻璃料滴在初型模中吹制或者压制为瓶口朝下的雏形瓶坯,然后翻转到成型模中吹制为瓶口朝上的成型瓶,在初型模中吹制为吹吹法工艺,在初型模中压制为压吹法工艺。
2、对于吹吹法而言,在玻璃料滴滴入初型模之后,需要进行扑气操作,其目的在于加快料滴浸入口模的速度,以便形成口模。其具体流程时:漏斗首先移动至初型模上端口处,在漏斗的导向作用下,料滴滴入初型模内,然后扑气头在扑气臂的带动下转移至漏斗的上端口处,向初型模内进行扑气,使料滴进入口模中形成瓶口,然后扑气头和漏斗先后转移,漏斗转移之后扑气头再次转移至初型模的上端口处。随后位于初型模底部的倒吹气机构向初型模内进行倒吹气,使料滴充满初型模的内腔形成雏形瓶坯,此时位于初型模上端口处的扑气头同时作为封底机构,实现雏形瓶坯的封底。
3、扑气头在初始位置以及扑气位置之间运动时,是摆动以及升降同时进行的复合运动,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凸轮机构实现扑气头的复合动作,如申请号为:201620357567.9,申请日为2016年4月26日,专利名称为“伺服漏斗、扑气、正吹气的传动机构”的中国技术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及申请号为:202211078768.1,申请日为2022年9月5日,专利名称为“制瓶机扑气封底机构”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
4、然而包括上述技术方案在内的现有技术,普遍存在如下缺陷:由于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了机械凸轮实现升降和摆动的运动曲线,
5、(1)会造成整个制瓶工艺时间的增长。由上述可知,通过扑气头在实现扑气和封底间隔,漏斗要从初型模的上端口处转移,因此扑气头在进行封底时,相比较扑气时,还要在竖直方向上进一步下降,这种流程大大增加了凸轮结果的复杂程度。同时由于扑气臂要借助凸轮机构实现复合运动,因此扑气头在扑气完成之后,扑气臂首先要进行上升、摆动的复合运动,待漏斗转移至原点之后再做下降、摆动的复合运动进行封底,因此整个过程耗时较长,对于一些降温较快材质(如高硼硅)玻璃瓶的制作,容易因耗时较长而出现无法顺利制瓶的情况,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
6、(2)对于一些形状较为特殊的瓶身,通常规格的制瓶机难以实现,如葡萄酒瓶。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葡萄酒瓶的瓶底处会向上凸起,在瓶内形成一个尖端,形成“碹底”结构。碹底能够提高葡萄酒酒瓶结构的稳定性,加固瓶身,尤其是对于起泡酒来说,碹底有利于让二氧化碳带给酒瓶的压力分布得更为均匀,增强酒瓶的稳固性和抗压能力,同时碹底可以让这些沉淀物积聚在底部,倒酒时不易被倒出,减少沉淀物对葡萄酒观感和口感的影响。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通过制瓶机制造葡萄酒瓶时,在结构上要在扑气头的底部设置一个尖端,一般在封底时形成“碹底”结构。在工艺流程上,扑气臂在封底时,由于此时漏斗已经从初型模的上端口处转移走,因此扑气臂在完成上述的下降、摆动的复合运动,移动至初型模的上端口之后,还要进一步做竖向下降的动作,以弥补漏斗转以后的距离,因此会导致整个凸轮机构的结构过于复杂,并且经常因后段竖向垂直下降的行程不足而导致合格率下降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以及摆动驱动机构将扑气臂升降、摆动的复合运动分为独立的竖向升降以及水平摆动,消除了传统技术中扑气臂通过凸轮机构实现复合运动时限制的双电机扑气机构及扑气封底工艺。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电机扑气机构,包括活塞杆机构,在活塞杆机构上安装有扑气臂,在扑气臂的端部设置有扑气头,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箱体,在箱体上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以及摆动驱动机构,活塞杆机构设置在箱体内,升降驱动机构中的升降电机通过与活塞杆机构相连,并带动活塞杆机构轴向升降,摆动驱动机构中的摆动电机与活塞杆机构相连,并带动活塞杆机构转动。
3、优选的,活塞杆机构包括内轴以及轴套,内轴同心设置在轴套的内部,内轴与轴套轴向滑动设置,且内轴与轴套周向相对静止,升降电机与内轴相连,摆动电机与轴套相连,内轴穿出箱体并与扑气臂相连。
4、优选的,内轴为花键轴,轴套为花键筒,花键轴与花键筒通过花键相连。
5、优选的,在轴套的上端周圈开设轮齿,形成从动带轮,安装在升降电机电机轴处的主动带轮通过同步带与从动带轮相连。
6、优选的,在箱体的下部设置有与活塞杆机构平行的导向轴,在导向轴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摆臂,在活塞杆机构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摆臂,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同时与扑气臂转动连接。
7、优选的,设置在扑气臂端部的扑气头为浮动扑气头,扑气臂内的气源入口与浮动扑气头内的扑气通道连通。
8、优选的,浮动扑气头包括闷头,在闷头的中心孔内设置有阀体,阀体上部设置有活塞,阀体的底部设置有模头,模头的上部卡在闷头的下端口处,扑气通道轴向开设在闷头内,扑气通道向下延伸至阀体与闷头之间的间隙处。
9、优选的,在闷头的中心孔内设置有衬套,在阀体的外部还套装有弹簧,弹簧位于衬套和活塞之间。
10、一种扑气封底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1、步骤1,扑气臂移动至扑气位置;
12、摆动电机工作,通过活塞杆机构带动扑气臂摆动,升降电机与摆动电机同时工作,或晚于摆动电机工作,使扑气头到达初型模正上方,并与位于初型模上端口处的漏斗贴合;
13、步骤2,扑气;
14、扑气气源经过扑气头进入初型模内,推动玻璃料滴浸入初型模底部的口模内;
15、步骤3,扑气头竖直上升;
16、仅升降电机工作,通过活塞杆机构带动扑气头竖向上升,预留出漏斗的转移空间,漏斗自初型模的上端口处转移;
17、步骤4,扑气头竖直下降;
18、仅升降电机工作,通过活塞杆机构带动扑气头竖向下降,扑气头与初型模的上端口贴合,到达封底工艺位置;
19、步骤5,封底;
20、利用初型模底部的倒吹气机构对料滴进行倒吹气,料滴在初型模内形成雏形瓶坯。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22、在本双电机扑气机构中,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以及摆动驱动机构将扑气臂升降、摆动的复合运动分为独立的竖向升降以及水平摆动,消除了传统技术中扑气臂通过凸轮机构实现复合运动时的限制。
23、在利用本双电机扑气机构实现扑气封底工艺时,由于竖向升降以及水平摆动相对独立,因此在进行吹吹法工艺制瓶时,可以仅通过扑气臂的升降辅助漏斗的转移,以及漏斗转移后到达封底工艺位置,提高了整个工艺的效率,降低了机械机构的复杂性。
24、在利用本双电机扑气机构实现扑气封底工艺时,由于扑气臂可以单独升降,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制造碹底结构的玻璃瓶时,因扑气头行程受限而导致的成品率较低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电机扑气机构,包括活塞杆机构,在活塞杆机构上安装有扑气臂(1),在扑气臂(1)的端部设置有扑气头,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箱体(14),在箱体(14)上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以及摆动驱动机构,活塞杆机构设置在箱体(14)内,升降驱动机构中的升降电机(7)通过与活塞杆机构相连,并带动活塞杆机构轴向升降,摆动驱动机构中的摆动电机(8)与活塞杆机构相连,并带动活塞杆机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扑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活塞杆机构包括内轴以及轴套,内轴同心设置在轴套的内部,内轴与轴套轴向滑动设置,且内轴与轴套周向相对静止,升降电机(7)与内轴相连,摆动电机(8)与轴套相连,内轴穿出箱体(14)并与扑气臂(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扑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内轴为花键轴(15),轴套为花键筒(4),花键轴(15)与花键筒(4)通过花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电机扑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轴套的上端周圈开设轮齿,形成从动带轮(6),安装在升降电机(7)电机轴处的主动带轮(13)通过同步带(18)与从动带轮(6)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电机扑气机构,包括活塞杆机构,在活塞杆机构上安装有扑气臂(1),在扑气臂(1)的端部设置有扑气头,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箱体(14),在箱体(14)上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以及摆动驱动机构,活塞杆机构设置在箱体(14)内,升降驱动机构中的升降电机(7)通过与活塞杆机构相连,并带动活塞杆机构轴向升降,摆动驱动机构中的摆动电机(8)与活塞杆机构相连,并带动活塞杆机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扑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活塞杆机构包括内轴以及轴套,内轴同心设置在轴套的内部,内轴与轴套轴向滑动设置,且内轴与轴套周向相对静止,升降电机(7)与内轴相连,摆动电机(8)与轴套相连,内轴穿出箱体(14)并与扑气臂(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扑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内轴为花键轴(15),轴套为花键筒(4),花键轴(15)与花键筒(4)通过花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电机扑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轴套的上端周圈开设轮齿,形成从动带轮(6),安装在升降电机(7)电机轴处的主动带轮(13)通过同步带(18)与从动带轮(6)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扑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4)的下部设置有与活塞杆机构平行的导向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光泽,马强,马军,杨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嘉丰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