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183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管壳以及第二管壳,第一管壳具有第一主导向部以及两支第一分支导向部,两支第一分支导向部约束的分支线束走向与第一主导向部约束的主线束走向所成的夹角均为锐角;第二管壳具有第二主导向部以及两支第二分支导向部;第二主导向部与第一主导向部卡接后构成主线束限位孔,两支第二分支导向部分别与两支第一分支导向部卡接后构成两个分支线束限位孔。本技术能够避免线束外皮磨损、摩擦受损而造成短路的问题,提升线束的耐久性及降低安全隐患;通过两个分支线束限位孔,可以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支线束的固定,方便分支线束的固定,提升整个装置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具体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配置该线束固定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及功能的增多,整车线束的用量也随之增加。目前线束固定大多采取扎带、线卡等方式,这种固定线束的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1)线卡扎带的固定方式,安装时很容易导致线卡和扎带的破坏,并且也有可能造成线束外绝缘层的刮蹭,安装不方便;(2)拆卸不方便,固定后难以拆卸,而且扎带、线卡等固定会对线束的外层绝缘皮造成一定损伤,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线束受损,造成接触不良或者短路等,也不利于后期的拆卸维修;(3)加之很多地方线束布置比较密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颠簸抖动时,线束也会随之抖动,致使线束与线束之间产生干涉,相互摩擦,严重影响了线束外皮的使用耐久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旨在解决目前的线束固定方式安装拆卸不方便,且容易损伤、耐久性差、存在短路或接触不良安全隐患的问题。

2、第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

3、第一管壳,具有第一主导向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的两支第一分支导向部,两支所述第一分支导向部约束的分支线束走向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约束的主线束走向所成的夹角a均为锐角;所述第一主导向部具有固定于固定件的固定结构;以及

4、第二管壳,具有第二主导向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主导向部的两支第二分支导向部;所述第二主导向部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通过第一卡接结构卡接后构成主线束限位孔,两支所述第二分支导向部分别与两支所述第一分支导向部通过第二卡接结构卡接后构成两个分支线束限位孔;其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分设于所述主线束走向的两侧。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主卡接结构,所述主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的第一卡接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导向部的第一卡接爪,所述第一卡接爪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口上。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口的内壁上设置有主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爪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卡接槽卡接的第一卡凸。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还包括辅卡接结构,所述辅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上的辅卡接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爪上的卡接筋,所述卡接筋插接于所述辅卡接槽内。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主导向部设置有外凸固定部,所述第一卡接口与所述固定结构均设置于所述外凸固定部上;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卡接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口内壁的第二卡凸,所述第二卡凸与所述主卡接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口相对的两个内壁上。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主导向部设置有可搭接于所述外凸固定部上的搭接部,所述第一卡接爪设置于所述搭接部上。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支导向部的第二卡接爪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支导向部的第二卡接口,所述第二卡接爪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口上。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分支导向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分支导向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贴合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还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抵接的限位部。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主导向部上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主导向部上的第二加强筋。

13、本技术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管壳对线束进行固定,安装时,先将第一管壳固定在固定件上,将线束沿第一管壳进行布置,然后将第二管壳卡接在第一管壳上,即可对线束进行固定,安装简单方便,且由于管壳对线束的保护,不容易造成线束的损坏;(2)拆卸时,也只需要将第二管壳从第一管壳上拆下,即可露出线束,拆卸方便,而且由于管壳的保护,不会触碰到线束,也避免了线束收到刮蹭破坏的问题;(3)采用两个管壳相互卡接形成主线束限位孔固定主线束,并通过分支线束限位孔固定分支线束,线束与主线束限位孔和分支线束限位孔均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对线束具有很好的保护,能够避免线束外皮磨损、摩擦受损而造成短路的问题,提升线束的耐久性及降低安全隐患;(4)通过两个分支线束限位孔,可以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支线束的固定,方便分支线束的固定,提升线束固定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及针对不同功能线束的适配性,满足对不同功能线束固定的需求,提升整个装置的适应性。

1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

15、本技术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了这种线束固定装置,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且能够提升固定线束的耐久性,进而提升整车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0)包括主卡接结构,所述主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7)的第一卡接口(10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导向部(1)的第一卡接爪(101),所述第一卡接爪(101)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口(10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口(104)的内壁上设置有主卡接槽(105),所述第一卡接爪(101)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卡接槽(105)卡接的第一卡凸(10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0)还包括辅卡接结构,所述辅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7)上的辅卡接槽(10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爪(101)上的卡接筋(108),所述卡接筋(108)插接于所述辅卡接槽(103)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7)设置有外凸固定部(72),所述第一卡接口(104)与所述固定结构均设置于所述外凸固定部(72)上;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卡接口(10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口(104)内壁的第二卡凸(107),所述第二卡凸(107)与所述主卡接槽(10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口(104)相对的两个内壁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导向部(1)设置有可搭接于所述外凸固定部(72)上的搭接部(11),所述第一卡接爪(101)设置于所述搭接部(1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9)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支导向部(6)的第二卡接爪(9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支导向部(2)的第二卡接口(92),所述第二卡接爪(91)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口(92)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分支导向部(6)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部(5),两个所述第二分支导向部(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所述第二连接部(3)贴合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5)上还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抵接的限位部(5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主导向部(7)上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连接部(3)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主导向部(1)上的第二加强筋(31)。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0)包括主卡接结构,所述主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7)的第一卡接口(10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导向部(1)的第一卡接爪(101),所述第一卡接爪(101)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口(10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口(104)的内壁上设置有主卡接槽(105),所述第一卡接爪(101)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卡接槽(105)卡接的第一卡凸(10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0)还包括辅卡接结构,所述辅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7)上的辅卡接槽(10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爪(101)上的卡接筋(108),所述卡接筋(108)插接于所述辅卡接槽(103)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7)设置有外凸固定部(72),所述第一卡接口(104)与所述固定结构均设置于所述外凸固定部(72)上;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卡接口(10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口(104)内壁的第二卡凸(107),所述第二卡凸(107)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嘉伟张洪宁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