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176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子材料技术领域,以分子量30000~50000的苯氧基树脂、含氟聚酰亚胺、溴化环氧树脂和三元乙丙橡胶形成树脂体系,同时在树脂体系中加入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作为填料,再加入交联固化剂、促进剂后,制成胶水;然后与玻璃纤维布经过含浸得到半固化片,半固化片和铜箔堆叠后经压合、裁剪,制得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满足高CTI、耐热性优良、高导热和低介电等要求,且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基板在整个电子封装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基板主要起到为芯片及元器件提供机械支撑保护、散热及绝缘等重要作用,其性能的好坏影响着ic制造水平的高低。

2、环氧树脂/玻纤布复合基板因其成本低、加工性优良、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粘结性,在封装载板基板材料中应用广泛。但是,环氧树脂和玻纤布的导热性均较差,同时其还存在耐热性不足、介电性能较差等缺点。

3、如何研发出一种兼具高cti、高导热、低介质损耗、高强度的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hdi制程用类载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以分子量30000~50000的苯氧基树脂、含氟聚酰亚胺、溴化环氧树脂和三元乙丙橡胶形成树脂体系,同时在树脂体系中加入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作为填料,再加入交联固化剂、促进剂后,制成胶水;然后与玻璃纤维布经过含浸得到半固化片,半固化片和铜箔堆叠后经压合,制得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

4、所述交联固化剂采用多聚甲醛与双环戊二烯树脂按照1:0.5~0.8混合而成;

5、所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盐酸多巴胺350~400份,葡聚糖48~70份,纳米氧化锌55~83份,碳纳米管100~110份。

6、更进一步的,所述胶水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分子量30000~50000的苯氧基树脂500~625份,含氟聚酰亚胺45~85份,溴化环氧树脂102~165份,三元乙丙橡胶50~70份,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165~178份,交联固化剂8~13份,促进剂5~10份,溶剂800~980份。

7、更进一步的,所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和葡聚糖混合,50~80℃球磨1~2h,同时抽真空去除杂质气体;将球磨产物放入300~400份去离子水,加压至1~1.5mpa,保持1~2min后恢复至常压,之后降压至0.3~0.5mpa,保持5~8min后恢复至常压,再通过微波辅助加热升温至65~84℃,加入tris-hcl和盐酸多巴胺,用naoh调节ph值为8.3~9.1;55~65℃下加热搅拌4~8h,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

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1:制备胶水;

10、(1)制备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

11、将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和葡聚糖混合,50~80℃球磨1~2h,同时抽真空去除杂质气体;将球磨产物放入300~400份去离子水,加压至1~1.5mpa,保持1~2min后恢复至常压,之后降压至0.3~0.5mpa,保持5~8min后恢复至常压,再通过微波辅助加热升温至65~84℃,加入400份tris-hcl和盐酸多巴胺,用naoh调节ph值为8.3~9.1;55~65℃下加热搅拌4~8h,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

12、(2)将溶剂打入反应釜内,启动搅拌;

13、(3)树脂入槽:将分子量30000~50000的苯氧基树脂、含氟聚酰亚胺、溴化环氧树脂和三元乙丙橡胶打入反应釜中;

14、(4)交联反应:将交联固化剂、促进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控制在55~60℃,持续高速搅拌反应1.5~2h,之后升温至60~65℃,持续高速搅拌反应1~1.5h,使其与上述树脂充分产生交联反应;

15、步骤2:含浸;

16、将玻璃纤维布浸入到配好的胶水中,然后进行烘干,将多余的溶剂挥发掉以及进行树脂与交联固化剂的进一步反应,得到合适参数的半固化片;

17、步骤3:半固化片的表面预处理;

18、将半固化片放入碱处理液超声波处理1~2h,温度为25~30℃,常压,水洗之后烘干;

19、步骤4:堆叠;

20、将多张半固化片堆叠,单面或者双面覆铜箔,组合后送入热压机;

21、步骤5:压合;

22、使用热压机进行压合,利用高温使半固化片中的树脂熔融,并于高压下将汽泡赶出,使树脂逐步硬化并与铜箔粘黏。

23、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6:裁剪。

24、更进一步的,步骤2具体为:将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驾于含浸机布架上,通过张力控制其前进,将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通过具有胶水的含浸槽,浸透胶水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进入烘箱中,控制烘箱温度为180~200℃,烘干后得到半固化片。

25、更进一步的,热压机的压合温度为210~230℃,压力为2.3~3.5mpa。

26、更进一步的,步骤6具体为:将压合好的基板裁掉边料,然后通过外观、厚度等检验合格后,得到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

27、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5)停机测s/g:抽取适量胶液,测试胶水的s/g是否在230~270s,若在则胶水质量合格。

2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

29、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首先将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和葡聚糖混合球磨,通过先加压后减压促进材料的进一步融合,再与tris-hcl缓冲液和盐酸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多巴胺在碱性环境下自聚合并修饰纳米粒子,纳米粒子表面的聚多巴胺与树脂体系之间,以及树脂体系之间发生共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状交联结构;促进剂、改进型交联固化剂与树脂体系、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反应,改进型交联固化剂与聚多巴胺的活性功能团发生反应,同时引入双环戊二烯结构,进一步促进树脂体系与聚多巴胺的交联反应,固化后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三维网状结构的强度和填料分布的均匀性,提高耐热、导热等性能。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满足高cti(600v)、耐热性优良、高导热(导热系数可达到3.06w/m.k)和低介电(介电常数dk最小为3.0,介质损耗df最小为0.002)等要求,且强度高(剥离强度最大为3.24n/mm,弯曲强度最大为315.8mp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其特征在于,以分子量30000~50000的苯氧基树脂、含氟聚酰亚胺、溴化环氧树脂和三元乙丙橡胶形成树脂体系,同时在树脂体系中加入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作为填料,再加入交联固化剂、促进剂后,制成胶水;然后与玻璃纤维布经过含浸得到半固化片,半固化片和铜箔堆叠后进行压合,制得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分子量30000~50000的苯氧基树脂500~625份,含氟聚酰亚胺45~85份,溴化环氧树脂102~165份,三元乙丙橡胶50~70份,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165~178份,交联固化剂8~13份,促进剂5~10份,溶剂800~9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和葡聚糖混合,50~80℃球磨1~2h,同时抽真空去除杂质气体;将球磨产物放入300~400份去离子水,加压至1~1.5MPa,保持1~2min后恢复至常压,之后降压至0.3~0.5MPa,保持5~8min后恢复至常压,再通过微波辅助加热升温至65~84℃,加入Tris-HCl和盐酸多巴胺,用NaOH调节pH值为8.3~9.1;55~65℃下加热搅拌4~8h,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6:裁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将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驾于含浸机布架上,通过张力控制其前进,将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通过具有胶水的含浸槽,浸透胶水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进入烘箱中,控制烘箱温度为180~200℃,烘干后得到半固化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压机的压合温度为210~230℃,压力为2.3~3.5Mp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具体为:将压合好的基板裁掉边料,然后通过外观、厚度等检验合格后,得到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停机测S/G:抽取适量胶液,测试胶水的S/G是否在230~270S,若在则胶水质量合格。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其特征在于,以分子量30000~50000的苯氧基树脂、含氟聚酰亚胺、溴化环氧树脂和三元乙丙橡胶形成树脂体系,同时在树脂体系中加入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作为填料,再加入交联固化剂、促进剂后,制成胶水;然后与玻璃纤维布经过含浸得到半固化片,半固化片和铜箔堆叠后进行压合,制得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分子量30000~50000的苯氧基树脂500~625份,含氟聚酰亚胺45~85份,溴化环氧树脂102~165份,三元乙丙橡胶50~70份,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165~178份,交联固化剂8~13份,促进剂5~10份,溶剂800~9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cti高导热环氧玻纤布基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和葡聚糖混合,50~80℃球磨1~2h,同时抽真空去除杂质气体;将球磨产物放入300~400份去离子水,加压至1~1.5mpa,保持1~2min后恢复至常压,之后降压至0.3~0.5mpa,保持5~8min后恢复至常压,再通过微波辅助加热升温至65~84℃,加入tris-hcl和盐酸多巴胺,用naoh调节ph值为8.3~9.1;55~65℃下加热搅拌4~8h,经离心洗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露胡俊青李洪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德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