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结构及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173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9
本技术揭示了涂层结构,包括阻燃涂层和绝缘涂层;所述阻燃涂层的一面涂覆于待涂覆面,所述阻燃涂层的另一面涂覆所述绝缘涂层,所述阻燃涂层的涂覆面积小于所述待涂覆面的表面积,所述绝缘涂层涂覆于所述阻燃涂层表面且涂覆于所述阻燃涂层未覆盖的所述待涂覆面,所述绝缘涂层形成位于所述阻燃涂层表面的薄层区域和位于所述待涂覆面的厚层区域。本技术实现了合理布置阻燃涂层的覆盖面积和绝缘涂层的覆盖面积,起到有效阻燃和绝缘作用,同时,达到良好散热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涂层结构及锂电池


技术介绍

1、电动汽车中核心部件为动力电池,其安全性也成为汽车行业和消费者的关注点。而动力电池安全性的焦点问题在于热量管理,过充、过热、短路、碰撞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成为导致燃烧的隐患。出于安全原因,电池外壳防护设计对材料的基本要求是耐热阻燃、绝缘性能。

2、现有锂电池外壳防护设计多采用外壳包覆pvc、pe蓝膜,能够帮助电池隔绝外界环境,起到绝缘、防水、美观等作用,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但由于pe蓝膜本身材料和结构特性,当电池内部发生异常反应时,可能会导致pe蓝膜发生热失控,从而加重事故的危害。由于pe蓝膜本身加工、制作和包覆都需要一定的工艺和材料成本,同时增加产线包膜设备投入,因此会增加电池产品的成本。从蓝膜包覆效果上看,包膜易出现不良问题,蓝膜会出现褶皱、气泡,影响产品外观,且重新包覆处理困难,影响产线直通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涂层结构及锂电池,从而实现对电池外壳设置阻燃涂层和绝缘涂层,合理布置阻燃涂层的覆盖面积和绝缘涂层的覆盖面积,起到有效阻燃和绝缘作用,同时,达到良好散热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2、涂层结构,包括阻燃涂层和绝缘涂层;所述阻燃涂层的一面涂覆于待涂覆面,所述阻燃涂层的另一面涂覆所述绝缘涂层,所述阻燃涂层的涂覆面积小于所述待涂覆面的表面积,所述绝缘涂层涂覆于所述阻燃涂层的表面且涂覆于所述阻燃涂层未覆盖的所述待涂覆面,所述绝缘涂层形成位于所述阻燃涂层的表面的薄层区域和位于所述待涂覆面的厚层区域。

3、具体的,所述涂层结构设置于电池外壳上,所述电池外壳的表面为待涂覆面。

4、具体的,所述阻燃涂层的涂覆面积不小于所述待涂覆面的表面积的三分之一。

5、具体的,所述阻燃涂层的涂覆厚度为0.05-2mm;所述绝缘涂层的厚层区域的涂覆厚度为0.06-3mm,所述绝缘涂层的薄层区域的涂覆厚度为0.01-1mm。

6、具体的,所述阻燃涂层包括若干区域涂块,各所述区域涂块相互间隔设置。

7、具体的,所述绝缘涂层覆盖于若干所述区域涂块上形成薄层区域;所述绝缘涂层覆盖于各个区域涂块之间的间隔空间内形成厚层区域。

8、具体的,所述绝缘涂层的表面为平面或非平面,所述绝缘涂层的厚层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阻燃涂层的厚度。

9、具体的,所述阻燃涂层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的一侧壁,若干区域涂块沿所述电池外壳的表面水平间隔布置,所述区域涂块的一端位于所述电池外壳的所述侧壁一侧,所述区域涂块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电池外壳的所述侧壁另一侧。

10、具体的,若干所述区域涂块以阵列分布于所述电池外壳的表面,所述电池外壳的表面沿同一水平方向和/或沿同一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所述区域涂块等距间隔设置。

11、锂电池,包括所述的涂层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涂层结构及锂电池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3、通过阻燃涂层与绝缘涂层形成涂层结构,阻燃涂层的涂覆面积小于电池外壳的表面积,实现阻燃涂层在发挥阻燃作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节约阻燃涂层的涂覆成本,降低整体电池外壳的重量;绝缘涂层与阻燃涂层相匹配进行涂覆,使得整体电池外壳具备绝缘功能,加强整体涂层结构的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阻燃涂层和绝缘涂层;所述阻燃涂层的一面涂覆于待涂覆面,所述阻燃涂层的另一面涂覆所述绝缘涂层,所述阻燃涂层的涂覆面积小于所述待涂覆面的表面积,所述绝缘涂层涂覆于所述阻燃涂层的表面且涂覆于所述阻燃涂层未覆盖的所述待涂覆面,所述绝缘涂层形成位于所述阻燃涂层的表面的薄层区域和位于所述待涂覆面的厚层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结构设置于电池外壳上,所述电池外壳的表面为待涂覆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涂层的涂覆面积不小于所述待涂覆面的表面积的三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涂层包括若干区域涂块,各所述区域涂块相互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涂层覆盖于若干所述区域涂块上形成薄层区域;所述绝缘涂层覆盖于各个区域涂块之间的间隔空间内形成厚层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涂层的表面为平面或非平面,所述绝缘涂层的厚层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阻燃涂层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涂层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绝缘涂层的薄层区域的厚度等于所述厚层区域与所述阻燃涂层的厚度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涂层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的一侧壁,若干区域涂块沿所述电池外壳的表面水平间隔布置,所述区域涂块的一端位于所述电池外壳的所述侧壁一侧,所述区域涂块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电池外壳的所述侧壁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区域涂块以阵列分布于所述电池外壳的表面,所述电池外壳的表面沿同一水平方向和/或沿同一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所述区域涂块等距间隔设置。

10.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涂层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阻燃涂层和绝缘涂层;所述阻燃涂层的一面涂覆于待涂覆面,所述阻燃涂层的另一面涂覆所述绝缘涂层,所述阻燃涂层的涂覆面积小于所述待涂覆面的表面积,所述绝缘涂层涂覆于所述阻燃涂层的表面且涂覆于所述阻燃涂层未覆盖的所述待涂覆面,所述绝缘涂层形成位于所述阻燃涂层的表面的薄层区域和位于所述待涂覆面的厚层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结构设置于电池外壳上,所述电池外壳的表面为待涂覆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涂层的涂覆面积不小于所述待涂覆面的表面积的三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涂层包括若干区域涂块,各所述区域涂块相互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涂层覆盖于若干所述区域涂块上形成薄层区域;所述绝缘涂层覆盖于各个区域涂块之间的间隔空间内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远远梁孟甜梁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