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底托汇流排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池箱是由若干单体电池、箱体、电池管理系统及相关安装结构件等组成的成组电池,具备符合标准的电池箱结构、电池箱监控设备、电池箱接插件、电池箱环控设备等,现有电池箱体通常集成有冷却散热结构,电池箱内部通常为多个模组组成。
2、传统的软包动力电池汇流排,通常采用平板形,轮廓尺寸会随着模组不同存在差别,组装时,一般先固定在塑胶支架上,以塑胶支架做支撑和绝缘,并将电芯极耳折弯贴合到汇流排上,方可实现激光焊接和后面的采集线焊接,焊接的方向垂直于汇流排表面即平行于电芯长度方向。
3、传统软包模组电芯极耳与极耳连接,采用平板型汇流排,汇流排需要复杂的塑胶支架做焊接支撑和绝缘隔离,该支架为必要零件,现有技术中焊接时安装支架较为复杂,且电芯极耳需要折弯90度与汇流排贴合方可焊接,激光焊接方向与电芯极耳伸出方向平行,无法直接垂直于电芯极耳面焊接。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底托汇流排模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底托汇流排模组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带底托汇流排模组结构,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芯,多个所述单体电芯水平放置形成电池模组,多个所述单体电芯的两端均设有极耳,所述极耳的一侧均设有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的横截面均呈回字形状,所述汇流排一段设
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池模组一端顶部设有采集线,所述采集线与所述单体电芯贴合。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汇流排设置在每两个相邻单体电芯之间。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采集线的一端均与所述汇流排上设置的底托连接。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汇流排之间的间距均一致,所述底托均位于汇流排上与采集线相邻的一侧。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汇流排内侧设有回形排,所述回形排之间的间距一致。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0、本技术中汇流排不需要复杂的塑胶支架做焊接支撑和绝缘隔离,该支架不是必要零件,焊接时安装较为简便,且电芯极耳不需要折弯90度与汇流排贴合焊接,激光焊接方向与电芯极耳伸出方向平行,可以直接垂直于电芯极耳面焊接,同时采集线也能便捷的与汇流排上的底托进行焊接,较为便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底托汇流排模组结构,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芯,多个所述单体电芯水平放置形成电池模组,多个所述单体电芯的两端均设有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的一侧均设有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的横截面均呈回字形状,所述汇流排一段设有底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底托汇流排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一端顶部设有采集线,所述采集线与所述单体电芯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底托汇流排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设置在每两个相邻单体电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底托汇流排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线的一端均与所述汇流排上设置的底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底托汇流排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之间的间距均一致,所述底托均位于汇流排上与采集线相邻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底托汇流排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内侧设有回形排,所述回形排之间的间距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底托汇流排模组结构,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芯,多个所述单体电芯水平放置形成电池模组,多个所述单体电芯的两端均设有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的一侧均设有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的横截面均呈回字形状,所述汇流排一段设有底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底托汇流排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一端顶部设有采集线,所述采集线与所述单体电芯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底托汇流排模组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敏,刘承波,胡清峰,廖昌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