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电吊舱与飞行器的连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电吊舱转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光电吊舱是无人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民用监控等领域。为了确保光电吊舱能够在复杂环境下稳定工作,其与飞行器之间的连接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2、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光电吊舱与飞行器的连接通常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通过多点固定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3、然而,螺栓紧固方式操作繁琐,不便于频繁拆装以更换或检修设备,从而造成对作业效率的影响。
4、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有光电吊舱与飞行器拆装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光电吊舱与飞行器拆装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电吊舱转接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光电吊舱转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光电吊舱转接结构,用于将光电吊舱连接于飞行器,所述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电吊舱,所述连接头的第二端设有两组转接块,两组所述转接块关于所述连接头的轴线中心对称;连接罩,所述连接罩连接所述飞行器,所述连接罩设有两组转接槽,两组所述转接槽在所述连接罩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转接槽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转接块用于与所述转接槽配合,使所述连接头连接于所述连接罩;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转轴、定位组件和两组限位块,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罩,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连接罩的轴线重合,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两组所述限位块对称设于所述转轴轴线的两侧,所述限位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电吊舱转接结构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提高作业效率;连接头和连接罩的设计使得光电吊舱可以方便地与飞行器对接,避免了传统螺栓紧固方式的繁琐操作;转接块和转接槽的配合设计不仅简化了安装过程,还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具体而言,当需要安装光电吊舱时,首先将连接头插入连接罩中,此时转接块会伸入转接槽之间的间隙,随着连接头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转接块会在间隙中转动,并逐渐进入转接槽,同时推动限位块从转接槽中移出;当转接块完全进入转接槽后,限位块会在定位组件的作用下保持在转接槽外部,并与连接罩相对限位,以防止转接块反向转动,从而实现牢固的锁定,增强了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当需要拆卸光电吊舱时,通过定位组件解除限位块的位置锁定,反向转动连接头,使限位块重新回到转接槽内,即可轻松拔出连接头,完成拆卸过程,整个连接和拆卸过程简单快捷,提高了作业效率,限位机构通过转轴、定位组件和限位块的协同作用,使转接块能转动至正确位置并实现限位,从而能降低意外脱落的风险。
5、可选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轴复位,以在所述转接块脱离所述转接槽后,使所述限位块复位至所述转接槽内。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电吊舱转接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快速拆装,提高作业效率,还能在拆卸后自动复位限位块,避免完全手动复位带来的不便。具体来说:连接头与连接罩的配合设计使得光电吊舱可以迅速安装到飞行器上,提高了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速度;限位机构的设计确保了连接后的稳定性,防止因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松动或脱落;复位组件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连接的可靠性和便捷性,在转接块退出转接槽的过程中,复位组件能自动将限位块恢复到初始位置,简化后续再次安装的操作流程。
7、可选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齿轮、齿条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转轴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罩的顶部,所述齿轮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所述齿条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罩的顶部,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齿条的端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罩,所述转接块脱离所述转接槽时,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带动所述齿条移动,使所述齿轮带动所述转轴转动复位至初始状态。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组件能够实现转轴的自动复位功能,当转接块脱离转接槽时,第一弹性件带动齿条移动,进而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作用使转轴转动复位至初始状态,转轴的转动会使限位块重新复位到转接槽内,便于下次快速安装和拆卸光电吊舱,简化拆装过程,提高作业效率,还有助于保障每次重新连接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可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连接板和第二弹性件,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限位块的端部,所述连接板在所述间隙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罩,所述限位块移出所述转接槽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受拉力,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在所述转接块移出所述转接槽时,带动所述限位块复位至所述转接槽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接块移出转接槽时,第二弹性件受到拉力并储存能量;当转接块完全脱离转接槽后,第二弹性件释放能量,带动连接板和限位块复位至转接槽中,从而辅助复位组件实现限位块的自动复位功能,提高光电吊舱与飞行器之间的拆装便利性和工作效率。
11、可选地,所述连接罩设有内周壁,所述转接槽和所述间隙均分布于所述内周壁的外侧,所述内周壁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块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组件能沿垂直于所述转轴轴线的方向伸缩,所述定位组件能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凹槽中,使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连接罩相对定位,限制所述转接块的反向转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罩设有内周壁,转接槽和间隙分布于内周壁的外侧,这种设计使得连接头与连接罩的配合更加紧密,增强了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通过定位组件穿设于定位孔与定位凹槽中,使限位块与连接罩相对定位,限制转接块的反向转动,不仅能提高连接后的稳定性,还有助于降低意外脱落的风险,提升安全性。
13、可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筒、伸缩杆和第三弹性件,所述固定筒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转轴,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滑动穿设于所述固定筒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筒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用于伸入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凹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随转轴的转动同时对准定位孔和定位凹槽时,伸缩杆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伸出,插入定位孔和定位凹槽中,实现限位块与连接罩的相对定位,降低限位块发生意外移动的风险,保障连接头与连接罩的稳定连接;第三弹性件提供的弹力使得伸缩杆始终保持向外顶出的状态,即使在振动或冲击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锁止效果,增强安全性能;当需要拆卸时,只需克服第三弹性件的弹力即可轻松拔出伸缩杆,方便快捷地完成拆装过程,减少了维护时间和成本。
15、可选地,所述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将光电吊舱(100)连接于飞行器,所述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还包括复位组件(34),所述复位组件(34)用于带动所述转轴(31)复位,以在所述转接块(11)脱离所述转接槽(21)后,使所述限位块(33)复位至所述转接槽(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34)包括齿轮(341)、齿条(342)和第一弹性件(343),所述转轴(31)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罩(2)的顶部,所述齿轮(341)套设于所述转轴(31)的外周,所述齿条(34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罩(2)的顶部,所述齿条(342)与所述齿轮(341)啮合,所述第一弹性件(343)的一端连接所述齿条(342)的端部,所述第一弹性件(34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罩(2),所述转接块(11)脱离所述转接槽(21)时,所述第一弹性件(343)能带动所述齿条(342)移动,使所述齿轮(341)带动所述转轴(31)转动复位至初始状态。
4.根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罩(2)设有内周壁(23),所述转接槽(21)和所述间隙(22)均分布于所述内周壁(23)的外侧,所述内周壁(23)设有定位孔(231),所述限位块(33)设有定位凹槽(331),所述定位组件(32)能沿垂直于所述转轴(31)轴线的方向伸缩,所述定位组件(32)能穿设于所述定位孔(231)与所述定位凹槽(331)中,使所述限位块(33)与所述连接罩(2)相对定位,限制所述转接块(11)的反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2)包括固定筒(321)、伸缩杆(322)和第三弹性件(323),所述固定筒(32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转轴(31),所述伸缩杆(322)的第一端滑动穿设于所述固定筒(321)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弹性件(323)设于所述固定筒(321)内,所述第三弹性件(323)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筒(321)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弹性件(3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322)的第一端,所述伸缩杆(322)的第二端用于伸入所述定位孔(231)和所述定位凹槽(3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推动组件(36),所述推动组件(36)用于推动所述伸缩杆(322)缩回所述固定筒(321)中,以解除所述限位块(33)与所述连接罩(2)之间的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36)包括驱动件(361)、连接轴(362)、第一锥齿轮(363)、第二锥齿轮(364)、丝杠件(365)、丝母(366)和导杆(367),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支撑板(39),所述支撑板(39)用于连接所述限位块(33)和所述转轴(31),所述支撑板(39)的轴线与所述转轴(31)的轴线重合,所述驱动件(361)连接所述支撑板(39),所述连接轴(362)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36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锥齿轮(363)套设于所述连接轴(362)的外周,所述第一锥齿轮(363)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64)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364)套设于所述丝杠件(365)的外周,所述丝杠件(365)与所述导杆(367)平行,所述连接轴(362)、所述丝杠件(365)和所述导杆(367)均架设于所述支撑板(39)下侧,所述丝母(366)螺接所述丝杠件(365),且所述丝母(366)滑动连接所述导杆(367),所述伸缩杆(322)的外周设有卡接件(38),所述丝母(366)用于推动所述卡接件(38),使所述伸缩杆(322)能退出所述定位凹槽(331)和所述定位孔(2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块(11)靠近所述连接头(1)的一侧设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用于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将光电吊舱(100)连接于飞行器,所述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还包括复位组件(34),所述复位组件(34)用于带动所述转轴(31)复位,以在所述转接块(11)脱离所述转接槽(21)后,使所述限位块(33)复位至所述转接槽(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34)包括齿轮(341)、齿条(342)和第一弹性件(343),所述转轴(31)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罩(2)的顶部,所述齿轮(341)套设于所述转轴(31)的外周,所述齿条(34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罩(2)的顶部,所述齿条(342)与所述齿轮(341)啮合,所述第一弹性件(343)的一端连接所述齿条(342)的端部,所述第一弹性件(34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罩(2),所述转接块(11)脱离所述转接槽(21)时,所述第一弹性件(343)能带动所述齿条(342)移动,使所述齿轮(341)带动所述转轴(31)转动复位至初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辅助组件(35),所述辅助组件(35)包括连接板(351)和第二弹性件(352),所述连接板(351)设于所述限位块(33)的端部,所述连接板(351)在所述间隙(22)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352)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351),所述第二弹性件(35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罩(2),所述限位块(33)移出所述转接槽(21)时,所述第二弹性件(352)受拉力,所述第二弹性件(352)用于在所述转接块(11)移出所述转接槽(21)时,带动所述限位块(33)复位至所述转接槽(2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罩(2)设有内周壁(23),所述转接槽(21)和所述间隙(22)均分布于所述内周壁(23)的外侧,所述内周壁(23)设有定位孔(231),所述限位块(33)设有定位凹槽(331),所述定位组件(32)能沿垂直于所述转轴(31)轴线的方向伸缩,所述定位组件(32)能穿设于所述定位孔(231)与所述定位凹槽(331)中,使所述限位块(33)与所述连接罩(2)相对定位,限制所述转接块(11)的反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吊舱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雷,刘占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澳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