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菌,具体涉及杀菌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可诱发多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常用的抗菌材料涉及ag2o、cuo、cu2o、zno、tio2、cao、mgo等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现有技术中往往将具有抗菌活性的组分负载到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材料表面,提高抗菌活性组分的分散与抗菌性能。
2、cn115254139a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改性的ag/al2o3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过渡金属改性的ag/al2o3催化剂由质量含量为1%~15%的过渡金属组分、质量含量为1%~15%的活性组分ag和γ晶相纳米al2o3载体组成。该专利制备得到的fe改性ag/al2o3催化剂对大肠杆菌的灭活率可达到100%,但其ag的负载量高达8wt%。
3、cn103524118a公开了一种银基η-al2o3介孔纤维抗菌粉体及抗菌陶瓷,采用h-al2o3(peg)介孔纤维作为抗菌剂载体,其银基h-al2o3(peg)抗菌粉体有效利用了h-al2o3(peg)介孔纤维的良好吸附性能,载银h-al2o3(peg)抗菌粉体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
4、cn103918711a公开一种埃洛石负载纳米银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酸处理的埃洛石在真空下和硝酸银乙醇溶液混合,再联通大气,在大气压力下让硝酸银充分进入埃洛石管内,得到一种埃洛石负载纳米银抗菌材料。该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让硝酸银能进入到管道中,再利用高温在真空下将硝酸
5、现有技术中,为获得较高的抗菌活性,通常选用银材料作为抗菌活性组分,但银材料的成本较高。为此,提供一种负载型的高效、低成本抗菌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以拟薄水铝石作为al2o3载体的原料,以ag和/或cu作为抗菌活性组分,制备得到的抗菌材料在较低负载量下即可实现高抗菌活性。
2、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4、焙烧拟薄水铝石,制备得到al2o3载体;将所述al2o3载体浸渍于抗菌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溶液中,干燥得到抗菌材料前驱体;热处理所述抗菌材料前驱体,制备得到所述抗菌材料;
5、所述抗菌活性组分包括ag和/或cu。
6、本专利技术以拟薄水铝石作为al2o3载体的原料,由拟薄水铝石制备得到的al2o3载体具有高表面积和不同羟基官能团(al-oh),有利于活性位点的锚定和分散,以ag和/或cu作为抗菌活性组分,当抗菌活性组分同时包括ag和cu时,ag和cu之间存在电子转移,影响了ag和cu的价态、氧化还原性能及活性氧物种产生。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抗菌材料在较低负载量下即可实现高抗菌活性。
7、本专利技术中,拟薄水铝石的焙烧温度影响al2o3载体的比表面积、羟基官能团种类与数量,若温度过高,则比表面积和羟基官能团数量减少,不利于活性组分的锚定和分散,若温度过低,则拟薄水铝石不能变为al2o3,不利于提高抗菌活性。
8、优选地,所述焙烧拟薄水铝石的温度为250℃-900℃,例如可以是250℃、300℃、400℃、500℃、600℃、700℃、800℃或900℃,包括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9、优选地,所述焙烧拟薄水铝石的时间为2h-6h,例如可以是2h、3h、4h、5h或6h,包括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0、优选地,所述al2o3载体的粒径为20nm-10μm,例如可以是20nm、40nm、60nm、80nm、100nm、200nm、400nm、600nm、800nm、1μm、2μm、4μm、6μm、8μm或10μm,比表面积为150m2/g-350m2/g,例如可以是150m2/g、170m2/g、190m2/g、210m2/g、230m2/g、250m2/g、300m2/g或350m2/g,孔径为6nm-18nm,例如可以是6nm、8nm、10nm、12nm、14nm、16nm或18nm,上述al2o3载体的粒径、比表面积或孔径包括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1、优选地,所述抗菌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溶液中,抗菌活性组分的质量与al2o3载体的质量比为(0.01-0.2):1,例如可以是0.01:1、0.03:1、0.05:1、0.07:1、0.09:1、0.11:1、0.13:1、0.15:1、0.17:1、0.19:1或0.2:1,包括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2、本专利技术中,热处理所述抗菌材料前驱体的温度影响活性组分的赋存状态,若热处理的温度过高,则活性组分粒径变大,若热处理的温度过低,则抗菌材料稳定性差。
13、优选地,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300℃-600℃,例如可以是300℃、350℃、400℃、450℃、500℃、550℃或600℃,包括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4、优选地,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2h-6h,例如可以是2h、2.5h、3h、3.5h、4h、4.5h、5h、5.5h或6h,包括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5、优选地,所述热处理包括第一热处理和第二热处理,所述第一热处理的温度为300℃-400℃,例如可以是300℃、320℃、340℃、360℃、380℃或400℃,包括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时间为2h-6h,例如可以是2h、2.5h、3h、3.5h、4h、4.5h、5h或6h,包括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第二热处理的温度为400℃-600℃,例如可以是400℃、450℃、500℃、550℃或600℃,包括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时间为2h-6h,例如可以是2h、2.5h、3h、3.5h、4h、4.5h、5h或6h,包括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中,第一热处理和第二热处理的两段热处理工艺相比于一段热处理工艺,更有利于活性组分均匀分散。
17、优选地,所述抗菌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溶液中,抗菌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包括硝酸银、乙酸银、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或乙酸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的组合包括硝酸银和乙酸银的组合、硝酸银和硝酸铜的组合、硫酸铜和氯化铜的组合或乙酸铜和乙酸银的组合。
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材料,所述抗菌材料通过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拟薄水铝石的温度为250℃-9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2O3载体的粒径为20nm-10μm,比表面积为150m2/g-350m2/g,孔径为6nm-18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溶液中,抗菌活性组分的质量与Al2O3载体的质量比为(0.01-0.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300℃-6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包括第一热处理和第二热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溶液中,抗菌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包括硝酸银、乙酸银、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或乙酸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8.一种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材料通过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拟薄水铝石的温度为250℃-9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2o3载体的粒径为20nm-10μm,比表面积为150m2/g-350m2/g,孔径为6nm-18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溶液中,抗菌活性组分的质量与al2o3载体的质量比为(0.01-0.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300℃-6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泓,王莲,彭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