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音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和耳机套件。
技术介绍
1、无线耳机摆脱了耳机线的束缚,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对于大部分无线耳机来说,通常会配备耳机充电盒来进行充电。
2、相关技术中,大部分的耳机充电盒的高度都比较高,例如公开号为cn115460501a的专利文本所公开的耳机充电盒,在竖直方向所占的空间较大。另外,大部分的耳机充电盒也不具备显示功能,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耳机充电盒,能够降低其在竖直方向所占的空间,同样也具备显示功能。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耳机充电盒的耳机套件。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包括:下壳组件,设有容纳腔;上盖组件,与所述下壳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上盖组件上设置有显示屏;无线充电线圈、电池和主板,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电池和所述主板均横向摆放,且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电池和所述主板沿竖直方向排布,所述电池、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以及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本技术的耳机充电盒中,上盖组件与下壳组件转动连接,通过翻转上盖组件,可以实现下壳组件的打开或关闭,其中,无线充电线圈、电池和主板均横向摆放于下壳组件的容纳腔内,且无线充电线圈、电池和主板三者沿竖直方向排布,如此,可以节省该三者在竖直方向所占的空间,从而将整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电池的下方,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电池的上方。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电池和所述主板层叠设置。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电池和所述主板中,相邻的两者中设置有散热间隙。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耳机充电盒还包括柔性导线,所述柔性导线的一端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柔性导线的另一端从所述上盖组件的铰接端穿入所述上盖组件内并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耳机充电盒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
11、其中,所述下壳组件的侧部设有避让口,所述接口组件与所述避让口相对设置,或者所述接口组件的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避让口。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口组件包括承载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的接口本体,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主板的下方,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接口本体电性连接的弹片,所述弹片抵持于所述主板的下侧并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
13、其中,所述接口本体与所述避让口相对设置,或者所述接口本体的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避让口。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载板与所述电池沿横向排布。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壳组件包括下壳、以及盖设于所述下壳顶部的开口的耳机支撑件,所述耳机支撑件与所述下壳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耳机支撑件背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耳机槽;
16、所述耳机槽包括耳机主体容纳区和耳挂容纳区,所述耳挂容纳区设置在所述耳机主体容纳区的周围。
17、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耳机套件,包括:如上所述的耳机充电盒;耳机,所述耳机能够收纳在所述耳机充电盒内。
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耳机套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技术的耳机套件中,耳机能够收纳在耳机充电盒内。对于耳机充电盒而言,上盖组件与下壳组件转动连接,通过翻转上盖组件,可以实现下壳组件的打开或关闭,其中,无线充电线圈、电池和主板均横向摆放于下壳组件的容纳腔内,且无线充电线圈、电池和主板三者沿竖直方向排布,如此,可以节省该三者在竖直方向所占的空间,从而将整个耳机充电盒的竖向尺寸做到更小。其中,电池和无线充电线圈均与主板电性连接,无线充电线圈在外界的无线充电器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电池的充电。另外,上盖组件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也与主板电性连接,主板可以将电池的电量分配给显示屏,以使显示屏正常工作,为耳机充电盒提供显示效果。
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电池的下方,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电池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电池和所述主板层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电池和所述主板中,相邻的两者中设置有散热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导线,所述柔性导线的一端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柔性导线的另一端从所述上盖组件的铰接端穿入所述上盖组件内并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组件包括承载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的接口本体,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主板的下方,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接口本体电性连接的弹片,所述弹片抵持于所述主板的下侧并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
8.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组件包括下壳、以及盖设于所述下壳顶部的开口的耳机支撑件,所述耳机支撑件与所述下壳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耳机支撑件背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耳机槽;
10.一种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电池的下方,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电池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电池和所述主板层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电池和所述主板中,相邻的两者中设置有散热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导线,所述柔性导线的一端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柔性导线的另一端从所述上盖组件的铰接端穿入所述上盖组件内并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久高,吴雨静,邵伟,师瑞文,张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