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钢圈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压铸件生产过程中,需要涉及到钢圈上料。目前,这一流程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即工作人员需要手动将钢圈逐一放置在专门为机器人设计的取料位上。一旦机器人识别到取料位上有钢圈,便会将其取走以便进行后续的压铸工序。
2、然而,如果工作人员在上料过程中稍有疏忽,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及时对钢圈进行补料,就可能导致机器人无法取料,从而使得整个上料工序被迫停滞,进而对整条生产线的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生产延误和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圈上料装置,能够通过在上料旋转台的多个工位上设置多组钢圈,并在上一工位的钢圈取料完毕后,旋转上料旋转台以带动下一工位移动至接料位实现钢圈不间断交替上料,从而确保机器人取料位始终处于不缺料状态,保证上料工序的连续性以及生产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圈上料装置,包括:
3、上料旋转台,设置有多个工位,且受控地转动以使所述工位旋转至接料位,所述工位上开设有接料孔;
4、多个固定架,与多个所述工位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架设置在对应的工位上且用于多个钢圈上料;
5、多组挡料机构,与多个所述固定架一一对应,所述挡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料旋转台上,一组所述挡料机构由至少两个所述挡料机构组成,至少两个所述挡料机构沿对应的固定架周边间隔分布且相互配合以对所述固定架内的钢圈进行阻挡限位;
6、移载机构,设置
7、可选地,所述挡料机构包括:
8、阻挡气缸,设置在对应的固定架旁;
9、挡料铲,设置在所述阻挡气缸上且与所述阻挡气缸活动端连接;
10、所述阻挡气缸和所述挡料铲配合以使所述挡料铲伸入所述固定架内对钢圈进行限位阻挡。
11、可选地,所述移载台还包括:
12、多个支撑台,沿所述移载台边缘周向间隔分布,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支撑槽,用于对接料的钢圈进行支撑限位;
13、气动夹爪,设置在所述移载台上且与钢圈凸出部位置对应,用于夹持钢圈凸出部以对钢圈进行位置纠偏。
14、可选地,所述上料旋转台由凸轮分割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
15、可选地,所述移载机构还包括:
16、横移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移载台沿水平方向移动至位于接料位的工位下方;
17、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载台下方,用于带动接料位下方的所述移载台升降以对所述固定架内的钢圈进行接料。
18、可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19、承载台,设置在所述横移组件上且可沿所述横移组件水平往复移动;
20、升降气缸,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下方,所述升降气缸活动端穿过所述承载台向上伸出与所述移载台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移载台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
21、可选地,所述横移组件包括:
22、两个直线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两侧;
23、两组移载滑块,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两侧且与两个所述直线导轨一一对应,所述移载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直线导轨上;
24、移载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承载台沿水平方向来回往复移动。
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上料旋转台的多个工位上设置多组钢圈,并在上一工位的钢圈取料完毕后,旋转上料旋转台以带动下一工位移动至接料位实现钢圈不间断交替上料,从而确保机器人取料位始终处于不缺料状态,保证上料工序的连续性以及生产效率。
2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台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旋转台由凸轮分割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机构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组件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台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旋转台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中永,刘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里盛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