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1359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6
本技术涉及上肢康复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基座,基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旋转臂,第一旋转臂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旋转臂,第二旋转臂远离第一旋转臂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承托板,承托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承托板的上端设置有握杆,握杆的一侧开设有多个T形槽,两个T形槽之间设置有训练机构,用于对患者的抓握动作进行训练,训练机构包括两个T形杆、弧形板和两个弹簧,两个T形杆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T形槽内;本技术在使用时,患者可以同时进行伸展动作和抓握动作的训练,并且在训练时可以加速手部的血液循环,使得大大提高了对患者上肢的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肢康复器械,具体为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


技术介绍

1、对于上肢偏瘫患者来说,康复训练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传统的医师辅助康复训练护理成本高,康复劳动强度大,并且极依赖于医师的经验与技术。上肢康复器可将康复训练医师从繁重的训练任务中解放出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训练。

2、目前患者在使用上肢康复器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将手臂搭在承托板上,然后通过绑带将患者的手臂固定在承托板上,这时医务人员会打开外部显示屏上的游戏任务,然后患者通过手臂的伸展来进行任务恢复训练,这样的康复训练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积极性。但是训练的过程中大部分为伸展动作,缺少相应的抓握动作训练,使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上肢训练效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3、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患者在使用上肢康复器进行康复训练时,训练的过程中大部分为伸展动作,缺少相应的抓握动作训练,使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上肢训练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包括

3、底座,其上端设置有基座,基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旋转臂,第一旋转臂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旋转臂;

4、承托板,转动设置在第二旋转臂远离第一旋转臂的一端,其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

5、握杆,设置在承托板的上端,其一侧开设有多个t形槽,两个t形槽之间设置有训练机构,用于对患者的抓握动作进行训练。

6、优选的,训练机构包括

7、t形杆,设置有两个,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t形槽内,其一侧贯穿出t形槽;

8、弧形板,设置在两个t形杆贯穿出t形槽的一端,用于患者进行抓握动作的训练;

9、弹簧,设置有两个,分别套设在对应的t形杆的外侧,其两端分别与弧形板和握杆连接。

10、优选的,承托板的上端开设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透气孔,用于对空腔内的热气进行排出,承托板的上端设置有海绵垫,且透气孔位于海绵垫的底端。

11、优选的,承托板的上端设置有多个绑带,用于对患者的手部进行绑住固定。

12、优选的,底座的上部位于基座的一侧设置有推手,底座的底端设置有四个对称分布的移动滚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技术公开的医疗上肢康复器,设置了电加热管、握杆、训练机构、透气孔和海绵垫,利用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患者可以进行手臂的伸展来完成任务恢复训练,而利用弧形板和弹簧可以对患者的手部进行抓握训练,并且电加热管工作通过透气孔可以将热气输送到海绵垫上,则此时可以促进患者手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使得可以进一步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训练机构(1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承托板(5)的上端开设有多个与空腔(6)连通的透气孔(11),用于对空腔(6)内的热气进行排出,承托板(5)的上端设置有海绵垫(12),且透气孔(11)位于海绵垫(12)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承托板(5)的上端设置有多个绑带(13),用于对患者的手部进行绑住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上部位于基座(2)的一侧设置有推手(14),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四个对称分布的移动滚轮(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训练机构(1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上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承托板(5)的上端开设有多个与空腔(6)连通的透气孔(11),用于对空腔(6)内的热气进行排出,承托板(5)的上端设置有海绵垫(12),且透气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