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远程通信,特别涉及一种通讯电路、中转设备和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百米左右的长距离多机通讯应用场合中,综合可靠性和成本考虑,通常使用rs485有线通讯技术。理论上rs485通讯可达1200米,而实际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其传输距离有衰减到110~140米的可能,且存在数据丢包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讯电路、中转设备和通信系统,旨在降低长距离通讯数据掉包的概率,保证通讯的可靠传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包括:
3、控制电路;
4、第一通信电路,串联于所述控制电路与主控设备之间;
5、第二通信电路,串联于所述控制电路与被控设备之间;
6、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或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输出的通信请求信号时,向所述第一通信电路与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分别输出对应的使能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通信电路与所述第二通信电路之间建立对应的收发通道,以传输所述主控设备和所述被控设备之间的数据信号。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请求信号包括发送请求信号,所述使能信号包括接收使能信号与发送使能信号;
8、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具有第一收发端、第一接线端与第一使能端,所述第一收发端及所述第一使能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用于通过第一通信线与所述主控设备连接;
9、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具有第二收发端、第二接线端与第二使能端,所
10、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控设备输出的发送请求信号时,向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输出接收使能信号,并保持输出至所述第一通信电路的发送使能信号,以建立所述主控设备向所述被控设备的发送通道;以及,
11、在接收到所述被控设备输出的发送请求信号时,向所述第一通信电路输出接收使能信号,并保持输出至所述第二通信电路的发送使能信号,以建立所述被控设备向所述主控设备的发送通道。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或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
13、收发电路,具有第三接线端、第三收发端及第三使能端,所述第三接线端用于与主控设备或被控设备电连接;
14、隔离电路,分别与所述收发电路的第三收发端、第三使能端及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对所述收发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光电隔离;
15、所述收发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使能信号,向所述控制电路传输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或将所述控制电路输出的数据信号传输。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使能信号包括接收使能信号与发送使能信号,所述收发电路包括:
17、半双工芯片,具有第一差分信号脚、第二差分信号脚、发送脚、第一使能脚、第二使能脚、接收脚、电源脚及接地脚,所述发送脚、第一使能脚、第二使能脚及接收脚分别与所述隔离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脚用于接入第一电源,所述接地脚接地;其中,
18、所述第三收发端包括所述发送脚及所述接收脚,所述第三使能端包括所述第一使能脚及所述第二使能脚;
19、所述半双工芯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发送使能信号时,将所述发送脚与所述接线端接通,以及,在接收到所述接收使能信号时,将所述接收脚与所述接线端接通。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电路还包括:
21、第一电容,其第一端用于接入所述第一电源,其第二端接地;
22、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用于与所述主控设备或所述被控设备电连接;
23、第三电阻、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24、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并联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
25、第六电阻、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差分信号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差分信号脚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用于接入第一电源。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或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还包括:
27、浪涌抑制电路,与所述收发电路电连接,用于对所述收发电路接入的浪涌进行泄放。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浪涌抑制电路包括:
29、第一静电管,并联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30、第二静电管、第三静电管,所述第二静电管串联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第三静电管串联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地之间。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电路具体包括多个光电隔离芯片,多个所述光电隔离芯片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发送脚、所述第一使能脚、所述第二使能脚及所述接收脚一一对应电连接,多个所述光电隔离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3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中转设备,所述中转设备集成有上述的通讯电路。
3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主控设备、至少一个被控设备及上述的中转设备;
34、所述中转设备串联于所述主控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被控设备之间。
35、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控制电路、第一通信电路及第二通信电路组成一个通信电路,串联于主控设备与被控设备之间,对所述主控设备和所述被控设备之间的数据信号进行中转传输,控制电路实时接收主控设备或被控设备输出的通信请求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通信电路与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建立对应的接收或发送通道,以使控制电路能够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中转传输,减少主控设备与空调器、风机等被控设备通信时,由于环境恶劣,产生的长距离传输数据发生丢包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请求信号包括发送请求信号,所述使能信号包括接收使能信号与发送使能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或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信号包括接收使能信号与发送使能信号,所述收发电路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电路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或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抑制电路包括: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具体包括多个光电隔离芯片,多个所述光电隔离芯片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发送脚、所述第一使能脚、所述第二使能脚及所述接收脚一一对应电连接,多个所述光电隔离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9.一种中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设备集成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通讯电路
1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设备、至少一个被控设备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转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请求信号包括发送请求信号,所述使能信号包括接收使能信号与发送使能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或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信号包括接收使能信号与发送使能信号,所述收发电路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电路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或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坚,马争先,许纹倚,梁栢枢,李炼辉,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