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尤其涉及一种多重密封的旋塞阀。
技术介绍
1、旋塞阀作为一类广泛应用于流体控制领域的阀门,其核心结构通过旋塞体与阀座的旋转配合实现流道的启闭控制。传统旋塞阀多采用圆锥形旋塞结构,依赖单一密封面与阀座的压紧配合实现密封。然而,在高温、高压或介质存在颗粒杂质的工况下,此类设计易因材料热变形、密封面磨损或介质渗透导致密封失效,进而引发泄漏问题。尤其对于长期处于频繁启闭或高压冲击的工况,传统旋塞阀的密封组件易发生塑性变形,导致密封预紧力下降,需频繁维护或更换密封件,显著增加使用成本。
2、现有技术中,部分改进方案尝试通过增设辅助密封圈或优化旋塞锥度以提升密封性能,但仍存在局限性:其一,单一密封结构难以应对动态工况下的多向应力,密封面易出现局部间隙;其二,缺乏对密封元件弹性补偿的设计,在温度波动或机械振动下易产生间隙;其三,阀杆与阀体间的填料密封常因压紧力不均匀导致介质渗漏。此外,常规金属密封材料在极端温度下的形变恢复能力不足,进一步限制了阀门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
3、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实现多重密封的卡套旋塞阀的技术效果。
2、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多重密封的旋塞阀,包括阀体、阀杆、旋塞体,其特征在于,旋塞体为上外径大于下外径的圆台结构,在阀体与旋塞体的顶部外侧壁之间设有卡套,卡套的内侧面与旋塞体表面抵触;
3、在阀体与旋
4、进一步的,还包括:
5、压紧弹性件,压紧弹性件轴向设置在阀体和旋塞阀顶部之间。
6、进一步的,还包括:
7、塑料垫片和记忆合金垫片,两者重叠设置在阀体与旋转塞顶面之间,且套设在阀杆外侧。
8、进一步的,在记忆合金垫片的内外的形变方向的一侧上均设有密封胶圈。
9、进一步的,还包括:
10、支架,固定连接在阀体顶部,且阀杆旋转连接在支架上。
11、进一步的,还包括:
12、填料腔,填料腔设置在阀体顶部,且围绕阀杆设置;
13、填料压套,填料压套套设在阀杆上,且密封在填料腔的顶部,且通过螺柱固定在阀体上。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实现自补偿密封,并且在振动时,也可以通过自补偿实现密封,使密封阀座的密封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减少更换成本。
16、2.本技术通过压紧弹性件,在卡套磨损产生间隙时,使旋塞体始终可以被作用抵触在卡套内表面上,可以有效的提高密封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重密封的旋塞阀,包括阀体(1)、阀杆(2)、旋塞体(3),其特征在于,旋塞体(3)为上外径大于下外径的圆台结构,在阀体(1)与旋塞体(3)的顶部外侧壁之间设有卡套(4),卡套(4)的内侧面与旋塞体(3)表面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密封的旋塞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密封的旋塞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重密封的旋塞阀,其特征在于,在记忆合金垫片(6)的内外的形变方向的一侧上均设有密封胶圈(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密封的旋塞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密封的旋塞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密封的旋塞阀,包括阀体(1)、阀杆(2)、旋塞体(3),其特征在于,旋塞体(3)为上外径大于下外径的圆台结构,在阀体(1)与旋塞体(3)的顶部外侧壁之间设有卡套(4),卡套(4)的内侧面与旋塞体(3)表面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密封的旋塞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琳,甘万武,陈明兴,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茂城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