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废垃圾,如混凝土碎块、砖瓦碎片、木材废料等。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往往采用人工搬运或简易机械运输,其中在低楼层处可通过输送机来进行,高楼层则只能通过工人配合推车和施工电梯进行往返运输,可人工运输的方式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易造成环境污染等,故而现如今人们多会通过垂直铺设的管道直接将固废垃圾倾倒至地面布置的固废斗内。
2、可由于废物垃圾中存在大量的固体废物,其下落时产生的冲击力易于损坏输送装置,由于无法调整固体废物下落的速度,以至于其落于地面处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损坏设备和地面,在施工区域产生大量的扬尘,且下落产生的冲击还会导致震动的产生,影响管道铺设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以解决当前输送装置无法调整固体废物下落的速度,落于地面产生的冲击力会损坏设备和地面,并在施工区域产生大量的扬尘,影响管道铺设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包括布置于楼体一侧用于引导固废垃圾垂直下降的缓降输送机机构以及安装于缓降输送机机构上方的驱动机构;
3、所述缓降输送机机构包括延伸管以及输送管,所述延伸管与所述输送
4、所述螺旋引导机构包括插联轴、驱动轴管和从动轴管,所述驱动轴管和从动轴管分别插接连接于所述插联轴的顶端和底端,且所述驱动轴管的顶端延伸出所述延伸管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从动轴管的底端转动安装于所述输送管内,所述驱动轴管和所述从动轴管上均构造有螺旋卸料叶片。
5、本技术通过驱动机构和缓降输送机机构的配合设置,当其设于楼体一侧时,通过向缓降输送机机构内送入固体废料,废料通过延伸管和输送管下降,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通过插联轴连接的驱动轴管和从动轴管转动,以带动两个螺旋卸料叶片于延伸管和输送管内自转,从而降低固废垃圾的下落速度,从而缓降至地面,以避免快速下落损坏设备和地面的问题,并降低扬尘和震动的产生,进而提高管道铺设的稳定性,消除了安全隐患。
6、优选地,所述进料口处构造有送料斗,且所述送料斗的一侧可拆卸式安装有通过楼体上窗口延伸至室内的进料槽。
7、优选地,所述出料口处构造有出料斗,且所述出料斗的一侧构造有用于暂存固废垃圾的排料槽。
8、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链轮b;
9、所述电动机的一侧可拆卸式安装有支座,且所述支座构造于所述送料斗的一侧,所述电动机的电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链轮a;
10、所述链轮b安装于所述插联轴延伸出延伸管的一端,且所述链轮b和所述链轮a之间安装有链条。
11、优选地,所述驱动轴管的外缘面底端和所述从动轴管的外缘面顶端均开设有贯穿槽,且所述贯穿槽内安装有插销,所述插联轴的外缘面两侧均开设有供对应所述插销穿设的插孔。
12、优选地,所述延伸管的外缘面两端和所述输送管的外缘面两端均构造有法兰盘,且所述延伸管和所述输送管通过相邻的两个所述法兰盘可拆卸式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延伸管和所述输送管的外缘面顶端均对称构造有两个支撑架,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楼体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通过驱动机构和缓降输送机机构的配合设置,当其设于楼体一侧时,通过向缓降输送机机构内送入固体废料,废料通过延伸管和输送管下降,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通过插联轴连接的驱动轴管和从动轴管转动,以带动两个螺旋卸料叶片于延伸管和输送管内自转,从而降低固废垃圾的下落速度,从而缓降至地面,以避免快速下落损坏设备和地面的问题,并降低扬尘和震动的产生,进而提高管道铺设的稳定性,消除了安全隐患。
16、2、本技术还通过缓降输送机机构的设置,当需要对不同高度的楼房进行固废垃圾下楼时,可通过增加延伸管和螺旋引导机构的数量,从而调整该装置的高度,以根据楼层来匹配进料槽的数量,通过多层同步清理固废垃圾,并不断输送下落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固废垃圾的清理效率,实用性较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楼体(1)一侧用于引导固废垃圾垂直下降的缓降输送机机构(3)以及安装于缓降输送机机构(3)上方的驱动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处构造有送料斗(303),且所述送料斗(303)的一侧可拆卸式安装有通过楼体(1)上窗口延伸至室内的进料槽(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处构造有出料斗(305),且所述出料斗(305)的一侧构造有用于暂存固废垃圾的排料槽(3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管(402)的外缘面底端和所述从动轴管(403)的外缘面顶端均开设有贯穿槽,且所述贯穿槽内安装有插销(405),所述插联轴(401)的外缘面两侧均开设有供对应所述插销(405)穿设的插孔(4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301)的外缘面两端和所述输送管(302)的外缘面两端均构造有法兰盘(307),且所述延伸管(301)和所述输送管(302)通过相邻的两个所述法兰盘(307)可拆卸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301)和所述输送管(302)的外缘面顶端均对称构造有两个支撑架(308),且所述支撑架(308)与所述楼体(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楼体(1)一侧用于引导固废垃圾垂直下降的缓降输送机机构(3)以及安装于缓降输送机机构(3)上方的驱动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处构造有送料斗(303),且所述送料斗(303)的一侧可拆卸式安装有通过楼体(1)上窗口延伸至室内的进料槽(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处构造有出料斗(305),且所述出料斗(305)的一侧构造有用于暂存固废垃圾的排料槽(3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处理垂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晓辉,岳伟,项彬,魏惠晓,郭思凡,赵海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