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1148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包括:采集数据中心的温度数据以及各能耗设备的性能参数和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能耗数据;根据所述实际能耗数据计算得到数据中心的实际能效;基于所述温度数据确定数据中心在不同制冷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时间,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性能参数计算数据中心的基准冷却能耗,根据所述基准冷却能耗计算得到基准能效;将所述实际能效与所述基准能效进行比值,得到相对能效因子,利用所述相对能效因子完成能效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相对能效因子能够准确反映数据中心能耗设施的实际能效水平,从而提升数据中心能效评估的准确性,增强数据中心的可持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中心能效评价,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数据中心数量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问题愈发严重,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性能对于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增强全球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2、能源使用效率(pue)通常被用作评估数据中心能源性能的关键指标,目前仅使用pue无法有效评价不同气候条件下数据中心优劣或制冷技术先进与否的问题,从而无法准确反映数据中心能耗设施的实际能效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数据中心能耗设施的实际能效水平。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包括:

3、采集数据中心的温度数据以及各能耗设备的性能参数和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能耗数据;

4、根据所述实际能耗数据计算得到数据中心的实际能效;

5、基于所述温度数据确定数据中心在不同制冷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时间,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性能参数计算数据中心的基准冷却能耗,根据所述基准冷却能耗计算得到基准能效;

6、将所述实际能效与所述基准能效进行比值,得到相对能效因子,利用所述相对能效因子完成能效评价。

7、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数据包括环境湿球温度、数据中心的室内温度需求、换热温差额定值和换热温差最小值;其中,所述换热温差最小值小于所述换热温差额定值。

<p>8、进一步的,所述能耗设备包括it设备、制冷系统设备和非it设备,所述实际能耗数据包括it设备能耗、实际冷却能耗和非it设备能耗。

9、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能耗数据计算得到数据中心的实际能效,包括:

10、计算所述it设备能耗、所述实际冷却能耗和所述非it设备能耗与所述it设备能耗的比值,得到数据中心的实际能效。

11、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运行模式包括自然冷却模式、混合冷却模式和强制冷却模式,则,所述基于所述温度数据确定数据中心在不同制冷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时间,包括:

12、当所述环境湿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内温度需求与所述换热温差额定值的差值时,数据中心的制冷运行模式为自然冷却模式,并获取所述自然冷却模式的第一运行时间;

13、当所述环境湿球温度大于所述室内温度需求与所述换热温差额定值的差值,且小于所述室内温度需求与所述换热温差最小值的差值时,数据中心的制冷运行模式为混合冷却模式,并获取所述混合冷却模式的第二运行时间;

14、当所述环境湿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室内温度需求与所述换热温差最小值的差值时,数据中心的制冷运行模式为强制冷却模式,并获取所述强制冷却模式的第三运行时间。

15、进一步的,所述性能参数包括冷却塔功率、水冷机组最小功率和水冷机组最大功率,则,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性能参数计算数据中心的基准冷却能耗,包括:

16、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性能参数计算数据中心的基准冷却能耗,具体公式为:

17、

18、其中,eb表示基准冷却能耗,p1表示冷却塔功率,p21表示水冷机组最小功率,p22表示水冷机组最大功率,t1表示第一运行时间,t2表示第二运行时间,t3表示第三运行时间。

19、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基准冷却能耗计算得到基准能效,包括:

20、计算所述it设备能耗、所述基准冷却能耗和所述非it设备能耗与所述it设备能耗的比值,得到数据中心的基准能效。

2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能效评价装置,包括:

22、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数据中心的温度数据以及各能耗设备的性能参数和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能耗数据;

23、实际能效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能耗数据计算得到数据中心的实际能效;

24、基准能效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温度数据确定数据中心在不同制冷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时间,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性能参数计算数据中心的基准冷却能耗,根据所述基准冷却能耗计算得到基准能效;

25、能效评价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能效与所述基准能效进行比值,得到相对能效因子,利用所述相对能效因子完成能效评价。

2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27、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28、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

29、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

30、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集数据中心的温度数据以及各能耗设备的性能参数和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能耗数据;根据所述实际能耗数据计算得到数据中心的实际能效;基于所述温度数据确定数据中心在不同制冷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时间,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性能参数计算数据中心的基准冷却能耗,根据所述基准冷却能耗计算得到基准能效;将所述实际能效与所述基准能效进行比值,得到相对能效因子,利用所述相对能效因子完成能效评价;本专利技术的相对能效因子能够准确反映数据中心能耗设施的实际能效水平,从而提升数据中心能效评估的准确性,增强数据中心的可持续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数据包括环境湿球温度、数据中心的室内温度需求、换热温差额定值和换热温差最小值;其中,所述换热温差最小值小于所述换热温差额定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耗设备包括IT设备、制冷系统设备和非IT设备,所述实际能耗数据包括IT设备能耗、实际冷却能耗和非IT设备能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能耗数据计算得到数据中心的实际能效,包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运行模式包括自然冷却模式、混合冷却模式和强制冷却模式,则,所述基于所述温度数据确定数据中心在不同制冷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时间,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包括冷却塔功率、水冷机组最小功率和水冷机组最大功率,则,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性能参数计算数据中心的基准冷却能耗,包括: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准冷却能耗计算得到基准能效,包括:

8.一种数据中心能效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数据包括环境湿球温度、数据中心的室内温度需求、换热温差额定值和换热温差最小值;其中,所述换热温差最小值小于所述换热温差额定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耗设备包括it设备、制冷系统设备和非it设备,所述实际能耗数据包括it设备能耗、实际冷却能耗和非it设备能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能耗数据计算得到数据中心的实际能效,包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运行模式包括自然冷却模式、混合冷却模式和强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翔张利军高美金俞楚天徐晨博孙轶恺顾晨临杨嘉睿庄峥宇李圆张浩吕国钧赵梓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