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系统乏汽处理,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卷烟工业是一个对能源和环境要求较高的行业,其中锅炉系统作为卷烟生产中的重要能源供应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锅炉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乏汽,通常被视为废水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不仅导致了能源的浪费,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
2、当前,针对卷烟工业中锅炉系统乏汽处理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3、能源浪费:传统的乏汽处理方式中,乏汽通常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中携带的热能和水汽资源未被有效利用,导致了能源的浪费。在卷烟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能来加热烟叶和干燥原材料,因此,未能有效回收乏汽中的热能资源意味着能源资源的浪费。
4、环境污染:乏汽中含有大量的水汽和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特别是对于位于城市周边的卷烟工厂,大量的废气排放可能会引起当地环境污染和空气质量问题。
5、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方案和装置设计,主要包括利用各种物理原理实现乏汽中水汽的回收利用,以及改进传统乏汽处理设备的结构和控制方法。例如,利用冷凝器和蒸发器将乏汽中的水汽冷凝和蒸发,再利用分离设备将液态水和蒸汽分离;利用分子筛或膜分离技术实现水汽的高效分离;利用液体-温度联合控制程序优化乏汽处理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6、然而,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蒸汽加热板换原理、闪蒸器以及中间媒体式换热器等装置虽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以期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包括:
4、立式拱顶容器,所述立式拱顶容器上部设有进水口,下部设有出水口;
5、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设置在立式拱顶容器内的上部,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6、填料单元,所述填料单元设置在所述喷淋系统下方;
7、乏汽入口管,所述乏汽入口管设置在填料单元下方。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喷淋板一级布水管、喷淋板二级布水管和喷淋管板,所述喷淋板一级布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与所述喷淋板一级布水管连接,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与所述喷淋管板连接,所述喷淋管板包括若干根喷淋管,每根喷淋管均与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连通;每根喷淋管下方设有若干喷孔。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淋板一级布水管和喷淋板二级布水管上下并排设置,且喷淋板一级布水管和喷淋板二级布水管通过若干输水管连通,所述喷淋板一级布水管的腔体体积大于喷淋板二级布水管的腔体体积;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的水流入量大于水流出量。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根喷淋管形成一个圆形,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布置在若干根喷淋管的轴对称线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根喷淋管等间距设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料单元包括格栅型填料支撑板和填料,所述格栅型填料支撑板固定在立式拱顶容器的内壁上,所述填料固定在格栅型填料支撑板上,所述填料为s波填料或斜交错填料。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乏汽入口管沿立式拱顶容器的圆形内壁切向布置,且入口尺寸减小。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式拱顶容器下部设有液位计。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出水口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的一侧连接有重力自流优先供给接口,另一侧连接有回水系统,且集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水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回用水泵接口、闸阀、过滤器、水泵、止回阀。
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8、本申请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具有提高乏汽处理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智能化控制等显著效果和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喷淋板一级布水管、喷淋板二级布水管和喷淋管板,所述喷淋板一级布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与所述喷淋板一级布水管连接,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与所述喷淋管板连接,所述喷淋管板包括若干根喷淋管,每根喷淋管均与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连通;每根喷淋管下方设有若干喷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板一级布水管和喷淋板二级布水管上下并排设置,且喷淋板一级布水管和喷淋板二级布水管通过若干输水管连通,所述喷淋板一级布水管的腔体体积大于喷淋板二级布水管的腔体体积;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的水流入量大于水流出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根喷淋管形成一个圆形,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布置在若干根喷淋管的轴对称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根喷淋管等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汽入口管沿立式拱顶容器的圆形内壁切向布置,且入口尺寸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拱顶容器下部设有液位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出水口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的一侧连接有重力自流优先供给接口,另一侧连接有回水系统,且集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回用水泵接口、闸阀、过滤器、水泵、止回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喷淋板一级布水管、喷淋板二级布水管和喷淋管板,所述喷淋板一级布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与所述喷淋板一级布水管连接,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与所述喷淋管板连接,所述喷淋管板包括若干根喷淋管,每根喷淋管均与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连通;每根喷淋管下方设有若干喷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板一级布水管和喷淋板二级布水管上下并排设置,且喷淋板一级布水管和喷淋板二级布水管通过若干输水管连通,所述喷淋板一级布水管的腔体体积大于喷淋板二级布水管的腔体体积;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的水流入量大于水流出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根喷淋管形成一个圆形,所述喷淋板二级布水管布置在若干根喷淋管的轴对称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武,张荣亚,陈利,王丁,谷瑞芳,刘民昌,马亚萍,暴霆杰,刘洋,闻静,倪嘉曦,王俊稀,曾正蓉,何玲英,杨小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