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路控制构件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光路控制构件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1094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5
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包括:第一基板,在第一基板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被定义;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在第二基板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被定义;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下;以及光转换单元,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其中:第二基板和第二电极包括穿过第二基板和第二电极的切割部,所述切割部包括:1‑1切割部和1‑2切割部,相互面对的同时设置在第二方向上;以及2‑1切割部和2‑2切割部,相互面对的同时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密封部被设置在1‑1切割部和1‑2切割部上,并且第二密封部被设置在2‑1切割部和2‑2切割部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实施例涉及一种光路控制构件及包括该光路控制构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遮光膜阻挡来自光源的光的透射,并贴附于显示面板的前表面,从而遮光膜在显示器播放画面时根据光的入射角度调整光的视角以在用户需要的视角下表现出清晰的图像质量,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是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车载导航装置、车辆触控等的显示装置。

2、另外,光遮挡膜可以用于车辆、建筑物等的窗户,以部分地遮挡外部光来防止眩光,或者防止从外部能够看到内部。

3、即,光遮挡膜可以是控制光的移动路径以阻挡特定方向的光并且透射特定方向的光的光路控制构件。因此,通过光遮挡膜控制光透射角,可以控制用户的视角。

4、同时,这样的遮光膜可以分为,无论周围环境或用户环境如何都能始终控制视角的遮光膜以及允许用户根据周围环境或用户环境打开/关闭视角控制的可切换遮光膜。

5、这样的可切换遮光膜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实现:在该方法中,通过在容纳部的内部填充光转换材料以及通过分散和聚集颗粒,来将容纳部转化为透光部和遮光部,该光转换材料包括当施加电压时可移动的颗粒以及用于分散该粒子的分散液。

6、也就是说,可切换遮光膜可以包括多个填充有分散液的容纳部,以便改变光路。

7、如上所述,具有粘性的分散液被填充在容纳部内。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在使用可切换遮光膜时分散液流出到外部,或者杂质渗入分散液中,从而使可切换遮光膜的驱动特性和可靠性恶化。

8、此外,当可切换遮光膜与显示面板等结合以作为显示装置使用时,可切换遮光膜的图案与显示面板的图案可能重叠,从而发生摩尔纹现象。因此,当用户使用该显示装置时,存在因摩尔纹而导致可视性劣化的问题。

9、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结构的光路控制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可视性和可靠性的光路控制构件以及包括该光路控制构件的显示装置。

3、技术方案

4、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包括: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被定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在所述第二基板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被定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下方;以及光转换单元,所述光转换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穿过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切割部,所述切割部包括:1-1切割部和1-2切割部,所述1-1切割部和所述1-2切割部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互面对;以及2-1切割部和2-2切割部,所述2-1切割部和所述2-2切割部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面对,在所述1-1切割部和所述1-2切割部上设置有第一密封部,在所述2-1切割部和所述2-2切割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密封部。

5、有益效果

6、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中,可以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穿过第二基板的整个或一部分的切割部、第二电极、缓冲层和光转换单元。

7、此外,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可以分别设置在切割部的内部。

8、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设置为密封用于容纳光转换材料的容纳部的入口和出口,并且沿着光转换单元的侧面区域,即第一方向上的侧面区域延伸。

9、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密封部防止容纳部内的光转换材料流出到光转换单元的外部,并且能够通过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防止杂质从外部渗入光转换单元,从而改善光路控制构件的可靠性。

10、此外,由于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被设置在形成于第二基板上的切割部内,所以与在光转换单元外部形成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相比,可以减小光路控制构件的尺寸,并且可以通过防止密封构件材料被外部环境变性,改善光路控制构件的密封性能。

11、此外,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中,第一连接电极可以设置在第一突起上,并且第二连接电极可以设置在形成于第二基板的第二突起上。

12、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表面可以不整体突出,并且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可以仅突出可以形成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电极的面积。

13、此外,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中,由于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因此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容易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等。

14、相应地,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面积可以减少。相应地,当光路控制构件耦接到显示面板并应用于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的其他部件可以设置在不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对应的区域中,从而减少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

15、也就是说,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减少了设置连接电极的边框区域的大小,从而减少了应用光路控制构件的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

16、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中,可以通过使容纳部相对于基板的第二方向以预定大小的倾斜角倾斜来设置容纳部。

17、因此,当光路控制构件和显示面板被结合以形成显示装置时,可以防止因光路控制构件的容纳部的图案与显示面板的像素图案重叠而引起的摩尔纹现象的发生。

18、相应地,当用户从外部观看显示装置时,可以防止由于光路控制构件的容纳部的图案与显示面板的像素的图案重叠而引起的摩尔纹现象。

19、此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可以防止当容纳部倾斜时光转换材料流出到光路控制构件的侧表面。

20、也就是说,由于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被设置在光路控制构件的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两端,以将光转换材料密封在容纳部内,因此可以使光转换材料流出到外部或外部杂质渗入光转换材料的情况降到最低。

21、此外,通过形成密封部和光转换材料混合的区域,可以通过锚定效应(anchoreffect)改善密封部的粘合性能。因此,可以改善密封部的粘附性以防止脱离,从而改善光路控制构件的可靠性和密封性能。

22、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可以通过连接第一基板的第一突起与第二基板的第二突起来设置。

23、因此,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被层叠时,可以减少对准误差。

24、因此,在制造光路控制构件的过程中可以防止缺陷,并且可以提高工序效率。

25、此外,粘合层与设置在作为第二连接区域的第三切割部内的电极连接部间隔开,并且绝缘层设置在电极连接部与粘合层之间,从而可以通过粘合层的介电常数防止电极连接部与第一电极电连接。

26、因此,可以自由选择粘合层的材料,并且可以防止由粘合层的介电常数造成的电短路,从而改善光路控制构件的驱动特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路控制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光转换单元之间的缓冲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光转换单元之间的粘合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所述容纳部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中的至少一个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所述多个容纳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密封部接触,并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容纳部在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突起上暴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所述电极连接部包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者的材料不同的材料。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光路控制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光转换单元之间的缓冲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光转换单元之间的粘合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所述容纳部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中的至少一个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所述多个容纳部中的至少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镇庆李棕湜金柄淑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