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101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4
本技术涉及水平转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及3D扫描设备,该配气台包括移动平台、气源组件和管路组件;移动平台包括撑托面,气源组件和管路组件设于撑托面上;气源组件包括气源,管路组件包括输气管和接头,输气管的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接头连接,接头用于与用气设备连接。本技术在移动平台上配置供气所用的气源组件和管路组件,使得配气台整体形成一个独立的可移动结构,在需要供气时,通过移动平台将配气台移动至所需位置,使用接头与用气设备快接。可以移动的供气方式满足不同用气点,其通用性更高,并且安装布置简单、成本更低;以及可实现快速供气,在完成供气后也可快速撤离,从而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平转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及3d扫描设备。


技术介绍

1、配气系统是各种总体试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场合包括用气要求,如需要使用氮气、氩气或氧气等多种气体。配气系统的配气过程一般为:气源从配气站引出,经各类管路敷设到达用气点。

2、上述配气方案中,若用气点距离配气站的距离较远时,管路设计部分会很冗长复杂,而且还涉及到墙体打孔等操作,不仅实用性较差,而且不美观;以及涉及频繁更换用气点或快速供气的场景下,上述配气方案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

2、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包括移动平台、气源组件和管路组件;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撑托面,所述气源组件和所述管路组件设于所述撑托面上;所述气源组件包括气源,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输气管和接头,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头连接,所述接头用于与用气设备连接。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多条方管,多条所述方管焊接成型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表面为所述撑托面;和/或所述移动平台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于所述撑托面的背侧。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源组件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撑托面上,并且与所述输气管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头包括对接公头和对接母头;所述对接公头的一端与所述输气管连接,所述对接母头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用气设备,所述对接公头的另一端和所述对接母头的另一端对接连通。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公头的另一端和所述对接母头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对接法兰,所述对接公头和所述对接母头通过所述对接法兰对接连通;或者所述对接公头的另一端设有插头,所述对接母头的另一端设有卡接头,所述对接公头和所述对接母头通过所述插头和所述卡接头卡接连通。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路组件包括主管路,所述主管路的末端连接多条分管路,每条所述分管路的输出口均设置所述接头。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管路上设有过滤结构;和/或所述分管路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包括蝶阀和/或调节阀。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在移动平台上配置供气所用的气源组件和管路组件,使得配气台整体形成一个独立的可移动结构,在需要供气时,通过移动平台将配气台移动至所需位置,使用接头与用气设备快接。本技术技术方案,可以移动的供气方式满足不同用气点,其通用性更高,并且安装布置简单、成本更低;以及可实现快速供气,在完成供气后也可快速撤离,从而节省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10)、气源组件(20)和管路组件(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10)包括多条方管(12),多条所述方管(12)焊接成型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表面为所述撑托面(11);和/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组件(20)还包括控制装置(22),所述控制装置(22)设于所述撑托面(11)上,并且与所述输气管(31)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311)上设有过滤结构(313);和/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管路(31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3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10)、气源组件(20)和管路组件(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10)包括多条方管(12),多条所述方管(12)焊接成型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表面为所述撑托面(11);和/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气路快速对接配气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高林苏镜元张若宇郑洪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益森风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