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101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包括固定框架的顶端设置有床体板块,床体板块的内侧设置有条形单元,条形单元和床体板块之间连接有竖条杆,条形单元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柔性层和行程层,其中:柔性层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固定端,以及中部柔性材料设置的弹性部;行程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侧安装有用于往复移动的凸起块,凸起块用于间歇性向上推动弹性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柔性层和行程层,通过行程层的前后移动即可顶起柔性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可让使用者在床榻上能够形成横向的按摩,且横向的左右移动能够让容易受到压迫的躯干可以产生移动,增加血液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


技术介绍

1、护理床一般都是动力床,分为电动或手动护理床,是根据病人的卧床生活习性和治疗需要,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和操作按钮,使用绝缘安全的床,有的还会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有按摩功能等,其护理改进方向通常为便携式使用以及多功能,例如专利号为cn109512598b和cn107374852b的现有技术即公开了类似的技术。

2、然而现有技术虽然均具有针对翻身和支撑类的护理,却对需要长期躺在床上的患者未形成动力辅助,尤其是面对下肢瘫痪或腿部骨折带有并发症的患者时,长期卧榻于床上不仅容易出现褥疮,长时间未动作的肢体也会出现肌肉退化和僵硬的现象,导致患者的健康受到影响;

3、与此同时,在面对不同患者进行使用时,常规的护理床也无法形成相应的护理方案,依旧需要患者自身根据按钮对护理床进行控制,尤其是面对床板倾斜角度,还有在常规按摩护理的情形下,均无法实现对患者特殊性处理,智能化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旨在解决上述无法形成规律性的按摩和防止褥疮发生,以及不能够对不同患者形成单独护理方案的问题。

2、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包括护理床和支撑机构,所述护理床和支撑机构之间安装有承载框架,所述护理床包括固定框架、床头板、床尾板和扶手,所述固定框架的顶端设置有床体板块,所述床体板块的内侧设置有条形单元,且条形单元为等距离排列设置,所述条形单元和床体板块之间连接有竖条杆,所述条形单元包括柔性层和位于柔性层下方的行程层,其中:

3、所述柔性层两端包括有用于安装的固定端,以及中部柔性材料设置的弹性部;

4、所述行程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侧安装有用于往复移动的凸起块,凸起块用于间歇性向上推动弹性部。

5、优选的,所述柔性层和行程层经两端上下贯穿安装至竖条杆表面,所述竖条杆和床体板块固定连接;所述凸起块的顶端中部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弹性部的底端中侧设置有阻隔条,且阻隔条的位置与电动伸缩杆对应设置。

6、优选的,所述凸起块和滑动槽之间通过滚珠丝杠左右移动,所述柔性层和行程层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弹性部由橡胶或钢丝网材料制成,且阻隔条为内凹状与弹性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底部和行程层两端套接。

7、优选的,所述行程层的底端还设置有透气层,所述滑动槽的底端安装有透气格网,所述透气层的顶表面贯穿有风孔,所述风孔的边缘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用于连接透气格网,所述透气层的两端均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连接至气泵设备。

8、优选的,所述气泵设备嵌入式安装于床体板块的内侧,所述气泵设备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固定框架的垂直投影处留有开槽,多个所述透气层通过通风管与气泵设备连接,所述气泵设备内部包含有制热模块、风泵单元和管道滤网。

9、优选的,所述护理床包含有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包含有mcu微控芯片、时钟芯片和储存模块,所述承载框架的顶端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护理床的床尾板处还设置有摄像单元。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由两个以上的床体板块拼接而成,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摄像单元、凸起块和气泵设备电性连接。

11、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这种电动康复护理床的系统,护理床包含可移动的支撑机构、固定框架、床体板块、床头板和床尾板,用于分别搭载摄像单元、主控单元、气泵设备和条形单元,其中:

12、主控单元,包含mcu微控芯片、时钟芯片、无线连接模块和储存模块,mcu微控芯片包含有用于控制的触控屏;时钟芯片用于分别控制气泵设备和条形单元的启停时序;储存模块用于保存不同控制顺序的护理方案;

13、气泵设备,包含制热模块、风泵单元和管道滤网,在制热模块包含有温感单元,用于主控单元根据温度控制制热模块;风泵单元为微型隔膜式气泵、蠕动式气泵和线性活塞式气泵中的一种,为上下对称状在条形单元上下连接;

14、条形单元,包含柔性层、行程层和透气层,行程层包含有凸起块,柔性层用于配合行程层的凸起块形成间歇性向上顶起的动作;透气层用于通过气泵设备向上增加空气流通;

15、摄像单元,安装于床尾板处,用于对护理床上的护理对象面部拍摄并进行面部识别,并将数据传输至储存模块中,根据储存模块记录的方案将护理方案调出使用。

16、优选地,所述摄像单元还包含有麦克风,用于配合面部识别对护理对象的面部情绪和声音记录,并定位于不同护理方案的动作;所述主控单元包含有lda算法,lda算法基于贝叶斯算法收集并归纳护理方案的动作,实现对不同护理动作的组合。

17、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柔性层和行程层,通过行程层的前后移动即可顶起柔性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可让使用者在床榻上能够形成横向的按摩,且横向的左右移动能够让容易受到压迫的躯干可以产生移动,增加血液循环,在移动到一定的位置后固定,也能够让皮肤表面改变所受到的剪切力的区域。

19、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设计有透气层,使整体的床体板块可通过透气层向上形成气流,并通过控制温度实现对不同情况的使用需求,让被褥始终处于干燥状态,同时能够保障在寒冷天气时患者依旧能够可以在较为温热环境内卧榻。

20、本专利技术还基于上述结构,设计了相应的系统模块,由于上述的结构可以使得床板自身能够改变为不同的形状,即在凸起块移动至一定位置后固定即可让床板改变形状,因此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改变其护理方案和床板形状,以快速应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使用,从而提供更好的舒适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包括护理床(1)和支撑机构(101),所述护理床(1)和支撑机构(101)之间安装有承载框架(102),所述护理床(1)包括固定框架(103)、床头板、床尾板和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03)的顶端设置有床体板块(2),所述床体板块(2)的内侧设置有条形单元(3),且条形单元(3)为等距离排列设置,所述条形单元(3)和床体板块(2)之间连接有竖条杆(201),所述条形单元(3)包括柔性层(301)和位于柔性层(301)下方的行程层(302),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301)和行程层(302)经两端上下贯穿安装至竖条杆(201)表面,所述竖条杆(201)和床体板块(2)固定连接;所述凸起块(306)的顶端中部包括电动伸缩杆(307),所述弹性部(304)的底端中侧设置有阻隔条(308),且阻隔条(308)的位置与电动伸缩杆(307)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块(306)和滑动槽(305)之间通过滚珠丝杠(309)左右移动,所述柔性层(301)和行程层(30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弹性部(304)由橡胶或钢丝网材料制成,且阻隔条(308)为内凹状与弹性部(30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303)底部和行程层(302)两端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层(302)的底端还设置有透气层(4),所述滑动槽(305)的底端安装有透气格网(310),所述透气层(4)的顶表面贯穿有风孔(401),所述风孔(401)的边缘设置有插槽(402),所述插槽(402)用于连接透气格网(310),所述透气层(4)的两端均设置有通风管(403),所述通风管(403)连接至气泵设备(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设备(5)嵌入式安装于床体板块(2)的内侧,所述气泵设备(5)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固定框架(103)的垂直投影处留有开槽,多个所述透气层(4)通过通风管(403)与气泵设备(5)连接,所述气泵设备(5)内部包含有制热模块、风泵单元和管道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1)包含有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包含有MCU微控芯片、时钟芯片和储存模块,所述承载框架(102)的顶端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护理床(1)的床尾板处还设置有摄像单元(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03)由两个以上的床体板块(2)拼接而成,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压力传感器(6)、摄像单元(7)、凸起块(306)和气泵设备(5)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护理床(1)包含可移动的支撑机构(101)、固定框架(103)、床体板块(2)、床头板和床尾板,用于分别搭载摄像单元(7)、主控单元、气泵设备(5)和条形单元(3),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单元(7)还包含有麦克风,用于配合面部识别对护理对象的面部情绪和声音记录,并定位于不同护理方案的动作;所述主控单元包含有LDA算法,LDA算法基于贝叶斯算法收集并归纳护理方案的动作,实现对不同护理动作的组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包括护理床(1)和支撑机构(101),所述护理床(1)和支撑机构(101)之间安装有承载框架(102),所述护理床(1)包括固定框架(103)、床头板、床尾板和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03)的顶端设置有床体板块(2),所述床体板块(2)的内侧设置有条形单元(3),且条形单元(3)为等距离排列设置,所述条形单元(3)和床体板块(2)之间连接有竖条杆(201),所述条形单元(3)包括柔性层(301)和位于柔性层(301)下方的行程层(302),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301)和行程层(302)经两端上下贯穿安装至竖条杆(201)表面,所述竖条杆(201)和床体板块(2)固定连接;所述凸起块(306)的顶端中部包括电动伸缩杆(307),所述弹性部(304)的底端中侧设置有阻隔条(308),且阻隔条(308)的位置与电动伸缩杆(307)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块(306)和滑动槽(305)之间通过滚珠丝杠(309)左右移动,所述柔性层(301)和行程层(30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弹性部(304)由橡胶或钢丝网材料制成,且阻隔条(308)为内凹状与弹性部(30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303)底部和行程层(302)两端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层(302)的底端还设置有透气层(4),所述滑动槽(305)的底端安装有透气格网(310),所述透气层(4)的顶表面贯穿有风孔(401),所述风孔(401)的边缘设置有插槽(402),所述插槽(402)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雨春孙静波周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